雲薇沉思良久,忽然問道:“拓跋弘此人,品性如何?”
蕭徹略感意外,仍回答道:“治軍嚴謹,不濫殺降卒,在北凜將領中算是難得的正派人物。據說他曾反對玄冥的諸多暴政,因此在朝中受到排擠。”
雲薇眼中閃過一抹亮光:“既然如此,或許不必刀兵相見。”
三日後,拓跋弘大軍抵達雲夢澤北三十裡處安營紮寨。出乎他意料的是,抵抗軍並未據險固守,而是派來使者,邀他陣前一敘。
“公主殿下想與將軍談談。”使者不卑不亢,“談天下大勢,談黎民蒼生。”
拓跋弘的副將們紛紛勸阻:“將軍,此必是緩兵之計,不可中計!”
但拓跋弘沉思片刻,竟同意了:“久聞雲薇公主之名,見見也無妨。”
次日清晨,兩軍陣前,雲薇僅帶蕭徹一人,與拓跋弘會麵。
“公主好膽色。”拓跋弘由衷讚歎,“就不怕我趁機擒殺你?”
雲薇坦然道:“若將軍是這等小人,也不會應約前來。”
兩人在陣前長談兩個時辰。雲薇沒有談論軍事,而是講述這一路南下的見聞——那些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的百姓,那些因北凜橫征暴斂而荒蕪的田地,那些在夾縫中艱難求生的普通人。
“將軍是明白人。”最後,雲薇直視拓跋弘,“應該看得出來,北凜的統治已經失去民心。縱使今日你踏平雲夢澤,明日還會有千萬個雲夢澤崛起。”
拓跋弘沉默良久:“公主想讓我投降?”
“不。”雲薇搖頭,“我想請將軍做一個選擇——是繼續為那個視百姓如草芥的朝廷賣命,還是為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尋一條生路。”
她取出一封信:“這是我寫給北凜朝廷的議和書。隻要他們退出中原,我們可以保證北凜族人安全返回故土,兩國以古長城為界,和平共處。”
拓跋弘震驚地看著她:“公主願意和談?”
“戰火綿延,受苦的是百姓。”雲薇語氣誠懇,“若能以和談止戰,何必讓更多人流血犧牲?”
拓跋弘接過議和書,深深看了雲薇一眼:“我會將公主的意思轉達朝廷。在收到回複前,我軍會在此駐紮,絕不前進半步。”
正如拓跋弘所承諾的,北凜大軍在雲夢澤外按兵不動。這個消息很快傳開,在各地引起了巨大反響。
“公主,各地義軍首領紛紛來信,質疑我們為何要與北凜和談。”秦蒼憂心忡忡,“很多人認為這是示弱的表現。”
蕭徹也道:“朝中主戰派勢力很大,恐怕不會接受和談。”
雲薇平靜地繡著一麵旗幟,上麵是胤朝的青龍圖騰:“我從未指望北凜朝廷會接受和談。”
“那為何還要......”
“為了人心。”雲薇抬起頭,“我要讓天下人看到,我們追求的是和平,是百姓的福祉。若北凜拒絕和談,那麼繼續戰爭的責任就在他們身上。”
果然,半個月後,拓跋弘派人送回消息:北凜朝廷拒絕和談,主戰派完全掌控朝政,皇帝已下旨增兵十萬,誓要剿滅抵抗勢力。
消息傳出,原本還在觀望的各方勢力紛紛倒向抵抗軍。連一些北凜治下的城池都發生了起義,守軍倒戈。
“現在,全軍上下都明白了公主的深意。”秦蒼心悅誠服,“這一著,讓我們在道義上占據了絕對主動。”
盛夏來臨前,抵抗軍已控製江南大片區域。在各方推舉下,雲薇在金陵臨時即位,稱監國公主,建立流亡政府。
登基大典簡單而莊重。沒有豪華的儀仗,沒有繁瑣的禮節,雲薇穿著一身素淨的禮服,在萬眾矚目下立下誓言:
“吾雲薇在此立誓,必竭儘全力,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待天下安定之日,便是還政於民之時。”
她的聲音通過特殊裝置傳遍全城,無數百姓跪地哭泣,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是夜,雲薇獨自站在城樓上,望著星空。蕭徹悄然來到她身邊:“在想什麼?”
“在想,權力的重量。”雲薇輕聲道,“今日我站在這裡,一言可決千萬人生死。這份權力,實在太重了。”
蕭徹握住她的手:“但你會用它來做正確的事。”
遠處,金陵城的萬家燈火如星河落地。在這片星光中,一個新的時代正在徐徐開啟。
而雲薇知道,她肩上的擔子,才剛剛開始。
喜歡亡國公主靠考古直播續命請大家收藏:()亡國公主靠考古直播續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