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長江,水勢漸緩,江麵卻比往日更加繁忙。北岸,北凜軍隊頻繁調動,戰雲密布;南岸,胤朝水師嚴陣以待,烽燧相望。兩岸之間的江麵上,卻有一支特殊的船隊日夜穿梭——那是冒險南渡的江北百姓。
“今日又有三百餘人渡江而來。”秦蒼將名冊呈給雲薇,“多是老弱婦孺,安置壓力很大。”
雲薇翻閱名冊,目光停留在幾個熟悉的名字上:“連關中李氏都有人南渡了?”
“是李璟的幼子李逸,帶著家眷和數十卷藏書南來。”秦蒼道,“據說與家族決裂,臨走前放話‘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清虛子撚須感歎:“連最保守的關中士族都開始南遷,可見江北民心已亂。”
雲薇卻無喜色:“這正是我最擔心的。北凜不會坐視人口流失,必有激烈反應。”
果然,三日後,江北傳來噩耗:北凜下令封鎖江麵,凡試圖南渡者,格殺勿論!江邊一連三日懸掛示眾人頭,慘不忍睹。
更令人發指的是,偽帝雲錚竟發布檄文,斥南渡百姓為“叛國逆賊”,要求江南“歸還逃民”。
朝堂上群情激憤。
“欺人太甚!請殿下立即發兵北伐!”
“偽帝竟助紂為虐,必須予以嚴懲!”
在眾人的激憤中,雲薇異常冷靜:“傳令水師,加強江麵巡邏,但不可主動挑釁。同時,在沿江設立接應點,幫助百姓夜間渡江。”
蕭徹不解:“殿下,此時正是北伐良機。江北民心可用,我軍士氣正盛...”
“正因為民心可用,才不能輕啟戰端。”雲薇走到地圖前,“你們看,北凜在江北的布防。”
地圖上,北凜軍隊主要集結在幾個重要城池,廣大的鄉村地區防守空虛。
“拓跋宏很聰明,他知道守不住整個江北,所以重點防守戰略要地。”雲薇分析道,“若我們此時北伐,就要攻堅城,打硬仗,正中他的下懷。”
她手指劃過江北廣闊的鄉村:“但若我們換個思路——不急著攻城略地,而是幫助江北百姓自保呢?”
眾人愕然。
三日後,一支特殊的船隊趁著夜色悄然北渡。船上沒有士兵,隻有農具、糧種和數百名精通農事的江南老農。
與此同時,江北各處的鄉野間開始流傳一本小冊子,名為《保鄉安民策》。書中詳細教導百姓如何組建鄉勇,如何利用地形防禦,如何在戰亂中保全生產。
“這是殿下的親筆。”帶隊的江南老農將一本小冊子交給江北的多老,“殿下說,城池可以丟,但土地和百姓不能丟。”
多老顫抖著接過冊子,老淚縱橫:“殿下...殿下還惦記著我們這些草民...”
很快,江北鄉村如星火燎原,自發組建起無數鄉勇團。他們不主動攻擊北凜軍隊,但誓死保衛家園。北凜小股部隊下鄉征糧時,常常遭遇頑強抵抗,損失慘重。
拓跋宏很快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天朝會,他怒斥群臣:“江南的滲透已經到了如此地步,你們竟毫無察覺!”
宰相韓德讓出列:“陛下,堵不如疏。既然百姓思念故國,不如順勢而為,允許江南在江北設立救濟點,以安民心。”
大將軍耶律斜軫立即反對:“此議荒謬!這不是承認我們對江北失去控製嗎?”
朝堂上爭論不休之際,一封密信送到拓跋宏手中。看完密信,他臉色陰晴不定,最終道:“準韓相所奏。但有個條件——江南必須在洛陽設立使館,雲薇要派使者常駐偽朝廷!”
消息傳到金陵,眾臣嘩然。
“這是陷阱!目的是要我們承認偽帝政權!”
“但若拒絕,江北百姓將繼續受苦...”
在眾人爭論時,雲薇卻笑了:“好個拓跋宏,果然厲害。這一招以退為進,將難題拋給了我們。”
她沉思片刻,做出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準奏。但我們要派兩個使者——一個明使駐洛陽,一個暗使巡江北。”
明使人選是清虛子,以其威望足以震懾偽帝;暗使人選更是出人意料——竟是剛剛南渡的李逸!
“李公子熟悉江北情況,又是士族出身,便於聯絡各方勢力。”雲薇對李逸道,“你的任務不是策反,而是幫助——幫助江北百姓在亂世中活下去。”
李逸深深一躬:“逸必不辱命!”
使團出發那日,雲薇親自送到江邊。她對清虛子低聲道:“先生此去,安全第一。若事不可為,立即撤回。”
清虛子微笑:“殿下放心,老朽自有分寸。”
使團北上,果然在江北引起轟動。偽帝雲錚在洛陽以最高禮節迎接清虛子,試圖借其威望鞏固自身地位。而李逸則悄然潛入鄉間,將江南的糧種農具分發各處。
然而和平的假象沒有持續多久。一個月後,江北突然爆發大規模瘟疫!
疫情最先在洛陽出現,迅速蔓延至周邊州縣。北凜朝廷驚慌失措,竟下令封鎖疫區,任百姓自生自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殿下,江北每日死者數以千計,慘不忍睹!”探子泣不成聲,“偽朝廷已準備遷都避疫!”
雲薇立即召集禦醫:“立即配製防疫藥劑,準備救援物資!”
蕭徹勸阻:“殿下,瘟疫非同小可,若傳入江南...”
“若見死不救,我們與北凜何異?”雲薇斬釘截鐵,“立即組織醫療隊北上,我親自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