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三遍時,青林被一陣奇怪的嗡鳴聲吵醒。
草廬中央的石台上,那隻木鵲正展開雙翅懸浮在空中,羽翼振動的頻率恰好與窗外啟明星的閃爍同步。姬班蹲在旁邊調試著什麼,手裡的竹尺在木鵲背上輕輕敲擊,發出的聲音像是某種摩爾斯電碼。
“它在跟星星說話呢。”姬班頭也不抬,往木鵲嘴裡塞了片梧桐葉。葉片接觸到內部的機械結構,立刻化作一道綠光射向夜空,“昨夜你睡著時,它帶回了些東西。”他掀開牆角的木箱,裡麵堆滿了巴掌大的竹片,每片都刻著不同的星圖。
青林拿起一片竹片對著晨光細看。竹纖維在顯微鏡模式下呈現出規則的量子點排列,像是天然形成的存儲介質。他把光譜儀貼上去,屏幕上瞬間湧出海量數據——那是獵戶座星雲的詳細圖譜,包含著人類需要發射五十顆衛星才能收集到的信息。
“這些是‘天信’。”姬班嚼著塊麥餅,指節敲了敲木箱,“每月初三,北鬥會把這些圖投到泰山的崖壁上。我照著刻下來,就能知道下個月的風向。”他突然指著青林的手腕,“你那鐲子倒是精巧,上麵的紋路像極了銀河。”
青林下意識捂住手表——那是塊太陽能運動表,此刻表盤上的星圖正與竹片上的圖案產生共振。他突然明白為什麼昨夜木人會需要“芯片”,這些先秦的造物根本不是簡單的機械,而是能與宇宙產生交互的終端。
早飯後,姬班帶著他去了城外的作坊。那是間半埋在地下的石室,入口用整塊巨石封堵,石縫裡嵌著的桃木片在陽光下泛著金屬光澤。姬班按動石壁上的凸起,巨石竟緩緩滑開,露出裡麵琳琅滿目的發明:會沿著河道自動測量水深的木船,能根據土壤濕度播種的耬車,還有架翅膀展開足有三丈寬的木鳶,翅膀上的羽毛是用某種半透明的材料製成,陽光透過時能在地麵投射出星軌圖。
“這鳶能飛七日七夜。”姬班撫摸著木鳶的尾翼,那裡刻著行細密的小字,“去年我派它去東海,帶回了蓬萊山的霧氣。”他掀開旁邊的陶罐,裡麵的白霧接觸到空氣立刻化作無數細小的光點,在空中組成鯨魚的形狀——青林認出那是座頭鯨的聲波可視化圖像,而這些光點的排列方式,與現代聲呐係統的頻譜圖完全一致。
石室內壁上滿是鑿痕,組成一幅巨大的星圖。姬班用沾了朱砂的手指點著獵戶座的位置:“這裡藏著個大秘密。我算過,再過三千年,會有顆星子撞到那裡,到時候天會裂道縫。”他畫的裂縫位置,恰好是現代天文學預測的仙女座星係與銀河係碰撞的路徑。
青林突然想起背包裡的應急衛星電話。他悄悄開機,信號格竟奇跡般地滿了——石室頂部的岩層裡,鑲嵌著無數細小的水晶,組成了天然的信號增強器。通訊記錄裡突然多出一條未讀信息,發送者顯示為未知,內容卻是行熟悉的二進製代碼,翻譯成漢字正是《魯班經》裡那句“木裡藏天地,榫中鎖陰陽”。
“你在看什麼?”姬班突然湊過來,鼻尖幾乎碰到屏幕。青林慌忙關機,卻被他按住手腕:“彆藏了,我知道你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你身上帶著‘未來’的氣息,就像這木鳶帶著風的氣息。”他轉身從石櫃裡取出個巴掌大的木盒,“這個給你,或許用得上。”
木盒是用七片不同的木料拚成的,沒有任何榫卯卻嚴絲合縫。青林接過時,盒底突然彈出根細針,刺破他的指尖取了滴血。盒子瞬間亮起紅光,內部的隔層自動展開,露出塊刻著他dna序列的玉片——那玉片的材質,與他實驗室裡用於存儲量子數據的超導晶體完全相同。
“三千年後,若你見到有人能劈開雷擊木,就把這盒子給他。”姬班的眼神突然變得清明,絲毫不見平日的隨性,“告訴那人,‘心’不是木頭做的,是星辰做的。”
雷擊木心
第七天夜裡,青林被雷聲驚醒。
姬班正站在石室中央,手裡舉著柄青銅斧,對著塊半人高的木頭。那木頭通體焦黑,正是他說的雷擊木,表麵的裂紋在閃電映照下像極了大腦皮層的褶皺。石室外狂風大作,雨點打在木鳶翅膀上,發出密集的劈啪聲,像是在倒計時。
“時辰到了。”姬班的聲音蓋過雷聲,“北鬥的第七顆星正好在頭頂,這時候劈開會有奇跡。”他把斧頭塞給青林,“你來劈,你的‘天鐵’能引雷電入木。”
青林握住斧柄的刹那,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光譜儀顯示,雷擊木內部的水分在雷電作用下變成了等離子態,而那些裂紋的走向,與人類大腦的神經網絡完全吻合。他突然明白姬班要做什麼——他不是要做木人的心臟,是要做一台木質計算機。
第一斧下去,木頭發出刺耳的嗡鳴。裂痕裡滲出銀白色的液體,落地後立刻化作無數細小的齒輪,在地麵上組成完整的太陽係模型。姬班抓起一把齒輪往木人胸腔裡塞,那些齒輪竟自己找到了對應的卡槽,開始緩緩轉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劈深點!”姬班大喊著,往木頭上潑了瓢酒。酒精遇到高溫瞬間汽化,在空氣中形成一道藍色的火焰,照亮了木頭內部的結構——那裡藏著塊天然形成的電路板,每道紋路都是導體,每處結節都是電容。
青林的第二斧劈開了核心。
一塊拳頭大的晶體從木頭裡滾出來,在雷光中發出七彩的光芒。晶體內部,無數光點沿著特定的軌跡流動,像是在運算著什麼。青林認出那是量子計算機的核心結構,而那些光點的運動規律,與他實驗室裡模擬的宇宙弦振動完全一致。
“這就是‘心’。”姬班撿起晶體,小心翼翼地放進木人胸腔。就在晶體嵌入的瞬間,木人突然睜開眼睛——那是兩顆打磨過的黑曜石,瞳孔裡映出的不是石室,而是百億光年外的星雲。
木人抬起手臂,指尖在石台上劃出一道弧線。那些散落的竹片突然騰空而起,在半空中組成完整的星圖,每個星官旁邊都浮現出一行小字:“角宿為軸,亢宿為齒,氐宿為輪,房宿為弦……”青林瞳孔驟縮,那些文字描述的,正是現代航天器的驅動原理。
“它在寫說明書。”姬班笑得像個孩子,“三千年後,你們會看懂的。”他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咳出的血滴在木人腳上,立刻被吸收進去。木人的動作突然變得流暢,竟邁開步子走到青林麵前,彎腰行了個禮。
青林這才注意到姬班的臉色。他的嘴唇泛著青黑,手腕上的血管在皮膚下清晰可見,像是有無數細小的齒輪在滾動。光譜儀顯示,他體內的能量正在被木人吸收——原來他不是在製造木人,是在把自己的意識注入其中。
“我快不行了。”姬班靠在石壁上,呼吸越來越微弱,“當年在昆侖山,我被雷電擊中,一半的身子已經變成木頭了。這木人,是我留給世界的眼睛。”他指著木人胸前的晶體,“它能記住所有事,包括你的時代,包括三千年後的星圖。”
石室外的雷聲漸漸平息。木鳶突然展開翅膀,從窗口飛了出去,在夜空中盤旋一周,化作一顆明亮的星。青林抬頭望去,那顆星的位置,正是他所在時代的科學院坐標。
“你的時代,是不是有很多會飛的鐵鳥?”姬班突然笑了,“告訴它們,彆飛得太高,小心撞到‘天梁’。”他指的是星圖上的某片星雲,青林認出那是小行星帶,人類的探測器曾多次在那裡失蹤。
木人突然開口,聲音像是無數齒輪在轉動:“時空錨點將在一刻鐘後關閉。攜帶核心晶體,返回坐標3074。”它的聲音裡,既有姬班的語調,又有機械的冰冷,像是兩個時代的混合體。
青林這才明白,木人不僅是計算機,還是時空穿梭的導航儀。
榫卯宇宙
回到實驗室的瞬間,青林手裡的晶體發出一聲輕響。
全息投影自動亮起,顯示出三千年後的地球。畫麵裡,一群穿著古裝的人圍著台巨大的木質機器,那機器的核心,正是他帶回來的晶體。而站在機器前的,是個與姬班長得一模一樣的年輕人,手裡拿著那個dna玉盒。
“公元2024年,青林教授帶回的雷擊木核心,證實了先秦時期就存在量子計算技術。”投影裡傳來解說聲,“根據木人存儲的信息,魯班不僅是工匠,更是首位宇宙物理學家。他的‘天工尺’實際上是星軌測量儀,‘墨鬥線’是二進製代碼,而那些看似簡單的發明,都是解讀宇宙的鑰匙……”
青林走到窗前,晨光正好落在實驗室的模型架上。那上麵擺著他按姬班圖紙做的木鳶模型,此刻正自己轉動著翅膀,羽翼上的木紋在陽光下組成一行字:“宇宙是最大的榫卯,萬物都是它的構件。”
通訊器突然響起,是博物館的同事:“青教授,滕州出土的青銅匣子裡發現了新東西!裡麵有塊玉片,刻著你的dna序列,還有行字——‘三千年後,記得給木人換心’。”
青林低頭看了看手心。那裡還留著劈開雷擊木時被劃傷的疤痕,疤痕的形狀,與他剛進實驗室時看到的趙州橋鬥拱,與姬班草廬石台上的星圖,與宇宙弦的振動軌跡,完全一致。
他打開電腦,新建了一個文檔,標題是《論木質計算機與量子力學的共性》。窗外的陽光穿過玻璃,在鍵盤上投下光斑,那些光斑的排列方式,像極了姬班石室內的齒輪,像極了唐詩裡的星子,像極了所有未被破譯的古老密碼。
或許所謂的科技,從來都不是發明,隻是發現。
就像魯班發現星辰藏在木頭裡,李白發現宇宙藏在酒杯裡,而我們,不過是在時光的榫卯裡,尋找那些早就存在的智慧。
喜歡未來星空記請大家收藏:()未來星空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