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八陣圖之赤焰信號_未來星空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未來星空記 > 第41章 八陣圖之赤焰信號

第41章 八陣圖之赤焰信號(1 / 1)

青林的視網膜上跳動著最後一組數據時,整座量子對撞實驗室突然陷入黑暗。

應急燈亮起的刹那,他看見全息投影裡的洛希極限模型正在崩塌。那些模擬黑洞引力場的紅色光線,詭異地扭曲成八卦形狀,中央懸浮的虛擬行星碎成六十四塊,每塊碎片上都浮現出相同的篆字——“亮”。

“第73次弦理論驗證失敗。”ai的電子音帶著電流雜音,“檢測到未知波段乾擾,源頭……源頭是您辦公桌上的那卷《出師表》拓本。”

青林扯掉腦機接口線,快步走到紫檀木案前。泛黃的宣紙在應急燈光下泛著冷光,拓本邊緣的火漆封印突然裂開,一縷赤紅色的煙霧從中升起,在空氣中凝結成七枚旋轉的星符。他瞳孔驟縮——那星符的排列方式,與三天前射電望遠鏡捕捉到的獵戶座脈衝信號完全吻合。

案頭的青銅爵突然自行傾斜,裡麵的茶水沿著杯壁流下,在桌麵上畫出道奇異的弧線。青林伸手觸摸水漬,指尖傳來輕微的刺痛,像是有電流穿過。他這才注意到,整卷拓本的纖維在顯微鏡模式下呈現出規律的導電紋路,宛如一張二維電路板。

“教授,地下三層的古籍庫出事了!”對講機裡傳來實習生小張的尖叫,“您收藏的那套《諸葛氏集》,書頁自己翻起來了,還在地上拚出了……拚出了火箭推進器的圖紙!”

青林衝進電梯時,腕表上的原子鐘突然倒轉。數字跳動到建安十二年的瞬間,電梯廂體劇烈震顫,轎廂壁上的不鏽鋼板開始融化,露出裡麵嵌套的青銅構件——那些構件咬合的精度達到納米級,在應急燈光下泛著與星符相同的赤紅色光澤。

電梯門打開的刹那,他聞到了硝煙味。

草廬星圖

建興五年的祁山腳下,暮色正漫過中軍帳的旌旗。青林低頭看了看自己的防輻射服,在一群穿皮弁幘的士兵裡像塊移動的金屬板。帳外傳來木牛轉動的軲轆聲,二十頭造型奇特的機械獸正沿著山道運送糧草,牛鼻裡噴出的白汽在暮色裡凝成細小的冰晶。

“先生這身衣甲倒像是西域的镔鐵所製。”一個羽扇綸巾的中年人從帳內走出,袖口的皂色鑲邊在夕陽下泛著微光。他身後的案幾上擺著隻銅製鶴形燈,鶴喙銜著的燈芯明明滅滅,卻始終照亮攤開的輿圖——那輿圖上標注的山川河流,竟與衛星遙感繪製的地形完全吻合。

青林悄悄啟動眼鏡上的光譜分析功能。中年人腰間懸掛的玉佩在掃描下顯露出驚人的結構:內部的裂紋組成完整的二進製代碼,而玉佩的材質是罕見的天然超導材料,能持續接收某種特定頻率的宇宙射線。

“在下青林,自東土而來。”他模仿著古裝劇裡的台詞,目光卻離不開案幾上的物件:一隻會自動計時的漏刻,滴水的頻率精準對應著地球自轉的角速度;一架銅製渾天儀,裡麵的北鬥七星模型竟是微型陀螺儀,無論如何轉動都保持指向正北。

中年人突然笑了,羽扇輕叩案幾:“東土距此萬裡之遙,先生的口音卻像成都府的學子。”他拿起漏刻底部的銅球,在掌中摩挲著,“此物名為‘知時珠’,去年在五丈原夜觀星象時所得,裡麵的星砂能隨鬥轉自行滾動。”

青林的眼鏡突然發出蜂鳴。掃描顯示銅球內部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其衰變周期被精確控製在24小時,而所謂的“星砂”,其實是嵌在球體中心的微型原子鐘——這比人類發明的第一台原子鐘早了一千七百年。

帳外突然傳來一陣齒輪轉動的哢嗒聲。兩頭木牛在無人牽引的情況下自動停下,牛背上的糧箱彈出暗格,露出裡麵盛放的硫磺與硝石。中年人起身走到帳口,望著西沉的落日:“再過三刻,木門道的魏軍會襲擾糧道。這些木牛腹中的機關,能讓硝石遇水自燃。”

青林注意到木牛蹄部的紋路。那些看似隨意的刻痕其實是精密的防滑齒,齒距恰好等於山道石階的寬度,而牛腹的夾層裡,藏著用竹纖維製成的導水管,水流速度被控製在每刻鐘三寸——這已經達到現代流體力學的計算精度。

夜幕降臨時,中年人邀他入帳夜談。中軍帳的穹頂用竹篾編織成二十八宿的形狀,每顆“星”都是盞琉璃燈,能根據真實星象自動明暗。帳角懸掛的銅鈴無風自鳴,鈴聲的頻率在青林聽來異常熟悉——那是nasa用於深空探測的通訊頻率,此刻正播放著一組重複的脈衝信號。

“此乃‘天耳鈴’。”中年人指著銅鈴,羽扇輕揮間,鈴聲突然變調,“上月在陳倉道發現的古物,搖動時能聽見雲中傳來的異響。我將其懸於帳中,敵軍動向百裡外便能百裡。”

青林突然明白那不是異響。他調出眼鏡裡存儲的宇宙背景輻射圖譜,與鈴聲的聲波圖譜重疊——兩者的峰值完全吻合。這隻銅鈴竟是天然的射電望遠鏡,能將宇宙微波轉化為可聽聲波,而中年人所謂的“敵軍動向”,其實是在解讀星體引力透鏡效應產生的信號畸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案幾上的燭火突然搖曳。中年人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用玉簪挑開綁繩:“這是昨夜新作的《後出師表》,還請先生品鑒。”竹簡上的墨字在燭光下泛著奇異的光澤,青林放大焦距後發現,每個字的筆畫間隙都刻著細密的星圖坐標,組合起來正是銀河係的螺旋臂結構。

“丞相的墨裡摻了星塵。”帳外傳來副將的聲音,他捧著硯台走進來,硯石上的凹槽組成北鬥七星的形狀,“每次寫表章都要取子午時的露水調墨,說這樣能讓文字傳到天上。”

青林的眼鏡突然自動關機。他這才意識到,整個中軍帳就是台巨大的量子計算機:竹篾穹頂是信號接收陣列,銅鈴是聲波轉換器,就連案幾上的燭火,都是通過燃燒產生的等離子體傳遞數據——而那個被副將稱為“丞相”的中年人,正用最原始的材料,進行著超越時代的宇宙觀測。

連弩密碼

第七日的寅時,青林被連弩的破空聲驚醒。

中軍帳外的校場上,三十名士兵正演練諸葛連弩。那些黑色的弩箭在空中劃出整齊的弧線,落地時竟組成完整的八卦陣形。中年人站在觀禮台上,手裡拿著尺規測量著箭簇的落點,每道刻度都精確到毫米級。

“此弩能十矢俱發,卻需特定的箭簇才能命中。”他遞給青林一支弩箭,箭杆上的尾羽呈現出奇異的螺旋狀,“這些雕翎采自滇池的玄鳥,翅骨裡的紋路能讓箭矢自動修正軌跡。”

青林在箭杆上發現了細密的刻痕。用眼鏡掃描後顯示,這些刻痕是流體力學計算的最優解,能減少73的空氣阻力,而尾羽的螺旋角度,與現代導彈的穩定翼設計完全一致。他突然想起《魏氏春秋》裡的記載:“亮作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從前隻當是武器改良,此刻才明白那是空氣動力學的早期應用。

觀禮台的石柱突然發出嗡鳴。青林觸摸柱體時感到輕微的震動,順著震動頻率追溯,發現地下埋著青銅管道,連接著十裡外的渭河——這是套完整的聲呐係統,能通過水流振動探測敵軍船隻的數量與方位。

“先生可知為何連弩要設計成十矢?”中年人突然發問,他指著初升的朝陽,陽光穿過弩機的望山,在地麵投射出十個光斑,“北鬥有七星,南鬥有六星,取其交彙之數,箭矢便能如星軌般精準。”

青林調出星圖軟件。當北鬥第六星與南鬥第四星連成直線時,其延長線恰好指向連弩的最優射程——這不是玄學,是通過星體位置進行的彈道計算。而所謂的“望山”,其實是內置了瞄準鏡功能的彈道計算器,上麵的刻度對應著不同風速下的修正值。

午時的日晷指向正南時,中年人帶著他去看新造的“流馬”。這些木製運輸工具沒有車輪,而是以四足行走,每步的距離都嚴格保持三尺七寸。青林掀開流馬的腹腔,裡麵的齒輪組讓他倒吸冷氣——那些齒輪的模數、壓力角、齒頂高係數,完全符合現代機械設計標準,而核心的差速器結構,與汽車變速箱的原理毫無二致。

“流馬的足掌用的是蜀地的陰沉木。”中年人指著足端的防滑墊,“此木入水不腐,且能感知地麵的坡度。遇陡坡時,四足會自動調整步長,就像猿猴攀山。”

青林的光譜分析顯示,陰沉木中含有天然的壓電晶體,能將壓力轉化為電信號——這比人類發明的壓力傳感器早了一千八百年。而流馬體內的竹製彈簧,其彈性係數經過精確計算,能抵消70的運輸顛簸,這與現代物流車輛的減震設計理念完全相同。

暮色降臨時,他們登上祁山的觀星台。台上的青銅儀盤刻滿了天乾地支,轉動時發出輕微的哢嗒聲。中年人轉動儀盤,將“鬥”宿對準北方:“今夜三更,將有隕石墜於上方穀。”他用朱筆在儀盤邊緣標注的位置,與青林眼鏡裡顯示的小行星撞擊預測坐標完全重合。

“儀盤上的刻度是根據《周髀算經》改良的。”他解釋道,指尖劃過“虛”宿的位置,“每個刻度對應二十八分之一周天,轉動時內部的銅珠會碰撞發聲,不同的聲響代表不同的星象異動。”

青林突然注意到儀盤底部的銘文。那些看似裝飾性的紋路其實是星圖坐標,組合起來正是獵戶座星雲的三維模型。而所謂的“銅珠碰撞”,其實是通過聲波編碼傳遞的星體數據——這與現代射電望遠鏡的數據分析方式異曲同工。

觀星台的風突然變大。中年人將一件披風披在青林肩上,披風的襯裡繡著奇怪的圖案:三十六個不同的齒輪組合,每個組合旁邊都標注著一句詩。青林認出其中一句“誌決身殲軍務勞”,對應的齒輪組恰好是連弩的傳動結構,而“鞠躬儘瘁,死而後已”八個字,被刻在最核心的差速器齒輪上。

喜歡未來星空記請大家收藏:()未來星空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他們罵我退圈,我反手造個動物園 過路神豪隻想吃瓜 星際小可憐,惡毒閨蜜是真千金? 破繭,桑榆非晚 天外神石 瀕死時綁定老祖宗賬號 為了部落 重生賭愛 流氓天尊勇哥 魔獸世界:赤色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