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堯的力量_未來星空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未來星空記 > 第227章 堯的力量

第227章 堯的力量(2 / 2)

推荐阅读:

青林拿起一根小木棍,在地上畫了一個簡單的太陽係模型:“因為大地是斜著轉的,夏天的時候,我們這邊離日近,影子就短;冬天離日遠,影子就長。”

堯盯著地上的模型看了很久,忽然一拍大腿:“原來如此!怪不得羲和說,觀測十年才能校準一次曆法,因為每年都差一點!”他抬頭看向青林,眼神裡充滿了興奮,“你這個說法,能讓曆法更準嗎?”

“能。”青林肯定地說,“隻要算出大地繞日的周期,再結合月亮的周期,就能製定出更精確的曆法。”

接下來的幾天,青林成了堯的“天文顧問”。他憑著記憶中的天文知識,指導觀測人員調整木杆的角度,計算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堯每天都來觀測台,親自記錄數據,有時甚至會通宵守在那裡,眼睛裡布滿血絲,卻依然神采奕奕。

半個月後,新的曆法初步成型。當青林根據計算,準確預測出一次日食時,整個部落聯盟都沸騰了。人們圍著青林和堯歡呼,把他們當成了能與上天溝通的神人。

“這不是神力,是道理。”堯站在高台上,對眾人說道,“天上的日月星辰,和地上的河流山川一樣,都有自己的道理。我們隻要找到這個道理,就能預知它們的變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青林看著堯的背影,忽然明白了“敬鬼神而遠之”這句話的由來。堯不是不相信神靈,而是更相信規律。他把神秘的天象轉化為可觀測、可計算的自然現象,這種理性精神,或許才是中華文明最珍貴的基因。

除了天文曆法,青林還見識了堯在其他方麵的創舉。他看到堯建立了“謗木”製度——在部落聯盟的中心立起一根木柱,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麵刻下對首領的意見,哪怕是批評和指責。

“如果首領做得不好,百姓卻不敢說,那這個首領遲早要把大家帶向滅亡。”堯對青林解釋道,“讓他們說出來,我才能知道自己哪裡錯了。”

他還看到堯推行“五刑”,但很少真正使用。更多的時候,是通過調解和教化來解決部落之間的矛盾。有一次,兩個部落因為爭奪水源差點打起來,堯親自跑去調解,他沒有評判誰對誰錯,而是帶著兩個部落的首領一起勘察水源,最後想出了一個輪流取水的方案,讓雙方都滿意。

“刑罰是用來懲惡的,但最好的辦法是讓大家都知道什麼是善。”堯說,“就像種樹,光想著除蟲不行,還得施肥澆水,讓樹自己長得結實。”

青林漸漸明白,堯的“德治”不是空洞的道德口號,而是一套完整的治理體係。它包括尊重規律的科學精神,注重共識的決策機製,暢通民意的反饋渠道,以及以教化為主的矛盾解決方式。這套體係雖然簡陋,卻蘊含著現代治理的核心智慧。

三個月後,治水方案的執行情況彙報上來。河道勘察已經完成,繪製出了詳細的河道圖;新的居住地也選好了,正在組織遷移;糧倉裡儲存的糧食足夠應對半年的災荒。

“很好。”堯看著麵前的木簡地圖,對眾人說道,“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疏通河道。但這不是一個部落能完成的事,需要大家合力。”他指著地圖上的一條大河,“這條河是洪水的主要通道,我們要在它的下遊挖一條支流,把洪水引到大海裡去。”

有人提出疑問:“挖支流需要很多人,而且不知道要挖多久,部落裡的農活怎麼辦?”

堯早有準備:“我已經算過了,每個部落出十分之一的人,輪流去挖河,既不耽誤農活,又能保證工程不停。糧食由糧倉統一供應,不會讓大家餓著肚子乾活。”

青林看著地圖上那條用朱砂標出的支流路線,忽然覺得有些眼熟。他想了想,猛地意識到,這條路線和後世的某條人工運河驚人地相似。難道說,中國古代的水利工程,早在堯時代就已經有了如此長遠的規劃?

工程開始後,青林跟著堯去工地巡查。他看到成千上萬的人在河道兩岸忙碌,有人用石斧砍伐樹木,有人用耒耜挖掘泥土,還有人用獨木舟運送工具。雖然沒有現代機械,但人們分工明確,配合默契,進度竟然比青林預想的快得多。

“你看,”堯指著正在夯土的人們,“他們不是在為我乾活,是在為自己乾活。這條河通了,他們的田地就不會被淹,子孫後代都能受益。”

青林忽然想起了自己時代的一個爭論:文明的本質是什麼?是技術的進步,還是製度的完善?看著眼前這一切,他似乎有了答案。堯時代的技術或許落後,但這裡已經形成了一套能夠凝聚人心、調動資源、解決問題的製度,而這,正是文明的核心。

日子一天天過去,青林漸漸適應了這裡的生活。他不再想念實驗室的儀器,反而對每天的觀測、討論、巡查充滿了興趣。他甚至開始學著用石刀在木簡上刻字,雖然刻得歪歪扭扭,卻樂在其中。

這天,堯把青林叫到觀測台,指著夜空說:“你說天之外還有世界,那裡的人,是不是也像我們一樣,在努力生活?”

青林看著堯的側臉,在星光下,老者的皺紋裡仿佛藏著千年的智慧。他忽然明白,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技術如何進步,人類麵臨的問題其實從未改變:如何與自然相處,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為未來打算。

“應該是的。”青林輕聲說,“無論在哪裡,人們都在尋找更好的生活。”

堯笑了,他轉過身,遞給青林一塊龜甲,上麵刻著新的曆法數據:“你看,我們的曆法又準了一些。等這條河挖通了,我們還要觀測星辰,製定更準的曆法;還要教大家種植新的莊稼,讓糧食更多;還要把各個部落的語言、習俗整理出來,讓大家更好地相處。”

青林接過龜甲,冰涼的觸感從指尖傳來。他忽然意識到,自己見證的不僅僅是一個遠古時代,更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堯所做的一切,看似瑣碎,卻在為一個龐大的文明奠定基礎:他製定的曆法,成為了農耕文明的時間坐標;他建立的議事製度,孕育了“民為邦本”的政治理念;他倡導的教化,塑造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

就在這時,天空中忽然閃過一道藍光,與青林來時看到的一模一樣。他的身體開始變得透明,像是被無形的力量拉扯著向上飄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來,你要回去了。”堯平靜地看著他,眼神裡沒有驚訝,隻有一種了然的溫和,“也好,你的世界,或許也需要你去做些什麼。”

青林想說些什麼,卻發不出聲音。他看著堯,看著遠處燈火通明的治水工地,看著夯土台上整齊的房屋,眼眶忽然濕潤了。

“記住,”堯的聲音仿佛從很遠的地方傳來,“無論在哪裡,治理的根本,是人心;文明的根基,是傳承。”

藍光越來越亮,青林的意識漸漸模糊。最後一刻,他看到堯轉身走向觀測台,拿起木杆,繼續觀測著星空,仿佛要把整個宇宙的規律都刻進自己的眼睛裡。

當青林再次睜開眼時,實驗室的燈光正刺得他睜不開眼。同事們圍在他身邊,臉上滿是焦急:“青林,你終於醒了!剛才能量過載,你突然暈倒了,嚇死我們了!”

青林猛地坐起身,看了看自己的手,指甲縫裡的機油還在,身上穿著熟悉的白大褂。一切仿佛隻是一場夢。

“導航係統怎麼樣了?”他下意識地問道。

“已經修複了,”同事遞過來一份報告,“不過很奇怪,係統裡多了一段陌生的代碼,像是某種校準程序,讓導航精度提高了好幾個數量級。”

青林接過報告,目光落在那段代碼上。他愣住了,那段代碼的邏輯結構,竟然和堯時代觀測台的木杆排列方式驚人地相似。

他走到窗邊,看著外麵車水馬龍的城市,腦海裡卻浮現出堯的身影。

那個身披葛衣的老者,那個在夯土台上討論治水方案的首領,那個仰望星空的探索者。

青林忽然明白了,自己帶回的不僅僅是一段代碼,更是一種智慧。

堯的貢獻,從來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奇跡,而是樸實無華潤物細無聲的付出。

喜歡未來星空記請大家收藏:()未來星空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