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靴底在第七片龜裂的龜甲上打滑時,戰術頭盔的警報係統發出了刺耳的尖嘯。
能量讀數跌破臨界值,防護服的外置裝甲滲出淡藍色的冷卻液——這意味著他的時空躍遷艙已突破安全閾值,正墜入未知坐標。
122小時前,他在成都武侯祠的西晉石碑下發現了一塊刻有八陣圖的玉版,玉版的碳十四測年顯示為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卻在紋路深處發現了一組不屬於任何已知文明的拓撲代碼。
當他用神經接駁器同步代碼時,強光吞噬了視野,再睜眼時,手裡隻剩下半塊斷裂的玉版,版身的紋路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組。
“推演八卦,以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以斷天下之疑。”
低沉的男聲從迷霧中傳來,字句間帶著某種韻律,像水流過卵石,在青林的聽覺神經上激起共振。他摸向耳後的神經接駁器,卻發現那片皮膚光滑一片——防護服的內置係統已完全失效。
撥開及膝的蘆葦,青林看見一個身著葛巾布袍的男子坐在石案前,指尖懸在沙盤上方,案上的四十九枚黑石按九宮方位排列,石間的紋路在暮色中泛著熒藍的光,與玉版上的拓撲代碼有著相同的分形結構。
男子轉過身,羽扇輕搖,帽簷下露出一雙深邃的眼睛。
他的瞳孔在暮色中呈現出奇異的雙瞳效應,左眼映著沙盤的陣圖,右眼竟倒映著獵戶座的星圖。“客從何來?”他的聲音不高,卻讓周圍的蘆葦突然停止晃動,仿佛被無形的力場定格。
青林喉頭發緊。他接受過應對時空異常的緊急培訓,卻從未想過會直麵諸葛亮。史料記載他“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此刻看來,文字遠不及親眼所見的震撼——尤其是對方凝視他的目光,仿佛能穿透防護服,直抵他藏在胸腔裡的量子核心。
“晚輩青林,自……未來而來。”他艱難地吐出幾個字,注意到對方的羽扇扇骨上刻著細密的刻度,扇麵的絲線在光線下流轉著虹彩,那是隻有經過納米級編織才能形成的光學效應。
諸葛亮微微一笑,羽扇指向沙盤:“未來?是《出師表》裡‘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未來,還是更遙遠的星河?”他指尖輕叩沙盤邊緣,四十九枚黑石突然同時亮起,在沙麵上投射出三維星圖,“客請看,這八陣圖的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與北鬥七星的軌跡若合符節。所謂陣法,不過是將天上的星鬥搬到地上罷了。”
青林的便攜式分析儀突然發出蜂鳴。檢測顯示,黑石的成分是一種罕見的超導體,能在常溫下產生強磁場,而石間的紋路構成了複雜的量子糾纏回路——這哪裡是古代陣法,分明是一台簡易的時空錨定裝置。他突然明白,陳壽在《三國誌》裡記載的“八陣圖推演兵法,得其要旨”,絕非誇張之詞。
“先生可知,這陣法能改變空間結構?”青林冒險開啟了防護服的外部投影,將八陣圖的拓撲結構與量子矩陣的模擬圖重疊。圖中,四十九枚黑石對應著四十九個量子節點,節點間的連線隨陣法變動而伸縮,形成不斷變化的時空褶皺。
諸葛亮的目光在投影上停留片刻,羽扇輕揮:“空間本就是活的。”他伸手撥動沙盤西南角的黑石,原本直行的連線突然彎曲,像被無形的手捏住的麵條,“譬如這‘死門’,看似無路可走,實則是將空間折疊,一步跨出,便在十裡之外。當年陸遜困於此地,不是找不到出口,是出口一直在動。”
青林的脊背泛起寒意。對方描述的分明是蟲洞原理——通過改變空間曲率實現瞬間轉移。而八陣圖的“八門”,實則是八個不同的時空坐標。他低頭看向手中的半塊玉版,斷裂處的紋路正在重組,與沙盤上的陣圖形成互補,像一把鑰匙找到了鎖孔。
接下來的七日,青林跟著諸葛亮推演八陣圖。他發現這位蜀漢丞相的智慧遠超史料記載。諸葛亮教他“天覆陣”時,會用“月暈而風,礎潤而雨”解釋陣法與氣象的關聯,這與現代混沌理論中的蝴蝶效應不謀而合;講解“地載陣”的防禦原理時,他畫出的受力分析圖竟與拓撲學中的莫比烏斯環完全一致;甚至連陣中士兵的作息時間,都嚴格遵循著月球的公轉周期,以最大限度利用地磁場的能量。
“陣法的核心不是形,是勢。”諸葛亮在月光下調整最後一枚黑石,沙盤上的星圖突然與夜空的星辰完全重合,“就像水流向低處,風往高處走,萬物都有其自然之勢。八陣圖不過是順其勢而導之,讓敵軍的力撞向自己,讓我軍的力如滾石下山。”
青林突然注意到,諸葛亮調整黑石的指尖始終戴著一枚玉戒,戒麵的紋路與他手中的玉版完全相同。當月光穿過戒麵時,沙盤中的陣圖會泛起漣漪,像水麵倒映著另一個世界。“這枚戒指……”他忍不住開口。
“先帝白帝城托孤時所贈。”諸葛亮撫摸著戒麵,眼神變得悠遠,“據說來自西域的大月氏,原是塊隕石,能映出‘過去未來’。某觀其紋路,方悟八陣之理。”他將戒指摘下遞給青林,“客且細看,戒麵的紋路是不是與你那玉版很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青林接過戒指,發現戒麵的納米結構能折射出紅外光譜,而光譜的頻率恰與他時空躍遷艙的能量頻率一致。更驚人的是,戒麵映出的“未來”裡,有火星殖民地的穹頂城市,有穿梭於星際的飛船,還有一個與他長得一模一樣的人,正在解析一塊刻有八陣圖的石碑。
“某知客終要回去。”諸葛亮收回戒指,重新戴上時,戒麵與玉版同時亮起,“這八陣圖不僅是兵法,更是坐標。當玉版與戒指的紋路完全吻合,念出‘鞠躬儘瘁,死而後已’八個字,便是回家的路。”
第七日傍晚,天空突然出現奇異的天象——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西南,與八陣圖的“景門”完全對應。諸葛亮站在沙盤前,羽扇指向天際:“時候到了。客請看,那鬥柄的角度是37度,對應你玉版上第三道紋路;魁星與杓星的連線長度,恰是你防護服上量子徽章的波長。”
青林的通訊器突然彈出完整的躍遷程序,啟動密碼正是“鞠躬儘瘁,死而後已”八個字的聲波頻率。他終於明白,八陣圖是一個跨越千年的時空信標,而諸葛亮,是那個設置信標的“觀察者”。
“先生為何要幫我?”青林握緊手中的玉版,斷裂處已與沙盤陣圖完全嵌合。
諸葛亮望向成都的方向,那裡的燈火在暮色中若隱若現:“某推演過無數次,知漢祚難興,知鞠躬儘瘁終是徒勞。”他的聲音帶著一絲釋然,“但有些東西比成敗更重要。就像這八陣圖,陣會散,石會爛,可‘順勢而為’的道理,能傳千古。客回去後,若見後世子孫,便告訴他們——所謂智慧,不是逆天改命,是識時務,知進退,守本心。”
能量場包裹青林時,他最後看到的是諸葛亮調整陣法的身影。四十九枚黑石在暮色中排列成螺旋狀,像銀河係的旋臂,又像dna的雙螺旋。而那位站在陣中的蜀漢丞相,羽扇輕搖,衣袂翻飛,竟與他在戒麵中看到的未來影像重疊——在火星殖民地的穹頂下,一個白發老者正在給孩子們講解八陣圖的原理,老者的胸前,彆著一枚與諸葛亮同款的玉戒。
再次睜眼,青林躺在成都武侯祠的修複艙裡。同事們圍在旁邊,手裡舉著那半塊玉版的三維掃描圖:“你總算醒了!玉版在你昏迷時與西晉石碑產生共振,我們發現了這個!”
屏幕上,石碑背麵的刻痕在玉版的激活下顯形,組成了完整的八陣圖星圖,而星圖的坐標終點,正是2247年的火星殖民地。
更驚人的是,石碑的基座裡藏著一個微型芯片,芯片的存儲介質竟是與諸葛亮玉戒相同的隕石材質,裡麵存著八陣圖的完整推演過程,最後一行寫著:“建興十二年,與青林論道於魚腹浦,知宇宙如陣,萬物如棋,唯心不變者,可破萬局。”
三個月後,青林主導的“八陣計劃”獲得了星際聯盟的批準。該計劃利用八陣圖的空間折疊原理,在地球與火星之間建立了穩定的蟲洞通道。
啟動儀式上,青林展示了諸葛亮的玉戒複製品,當全息投影將八陣圖與火星基地的防禦係統重疊時,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青林站在台上,望著屏幕上諸葛亮的畫像,突然理解了那句“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的真正含義。那不是悲壯的誓言,而是對智慧的終極注解——所謂永恒,不是肉體的長生,是思想的共振。
就像八陣圖的紋路,能在千年後激活星際通道;就像那位蜀漢丞相的智慧,能在星海之外,為人類指引方向。
他抬手,對著星空一望。
遠處的發射台上,第一艘搭載八陣圖導航係統的飛船正在升空,船身的舷窗排列成四十九枚黑石的形狀,在陽光下泛著熒藍的光,像極了當年魚腹浦沙盤中,那片能折疊時空的陣圖。
這或許就是最動人的科幻:千年前的智慧,照亮了千年後的星海。
喜歡未來星空記請大家收藏:()未來星空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