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衝霄,千邪辟易。
沈雲持卷而立,周身浩然正氣盤旋,仿佛洗儘鉛華的美玉,再無半分迷惘。
舉頭三尺有神明。
靈台綻放湛湛清輝,凝聚出一道模糊不清的虛幻神影,散發著亙古長存的氣息。
“千磨萬劫?三災六難?”
沈雲神色從容,嘴角揚起一抹恬淡的笑容,“我自有一顆永恒不動的求道之心。”
話音剛落,靈台中的虛幻神影睜目,兩道不朽神光洞穿虛空,照亮了整片天地。
轟——!
識海之中,神雷震動長空,金色海洋劇烈翻湧,猶如開天辟地的景象。
刹那間,神念以驚人之勢蛻變,勢如破竹,整個識海驟然擴張三倍有餘。
原本元嬰後期的神識強度,此刻節節攀升,突破到全新境界。
與此同時,浩然正氣如潮湧入識海,攜著浩大中正之力,很快便將翻騰的識海撫平。
因極速暴漲而略顯空洞的識海,竟瞬間穩定了下來,境界徹底的鞏固,沒有半分虛浮。
......
文華院中,沉寂如淵。
“浩然正氣...不是在開玩笑吧!”
一眾才子怔怔地望著沈雲的身影,眼睛瞪的滾圓,有些人忍不住掐了掐臉頰,這才意識到自己不是做白日夢。
唐伯舟默然無語,攤開雙手,才發現掌心已被汗水浸透。
“嗬...原來我也不過是那井底之蛙。”他自嘲一笑,看著那九尺九寸的赤紅文氣,先前的傲然顯得何其諷刺。
若非真正踐行箴言,知行合一,豈能引得上古先賢同時認可?
唐伯舟長歎一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或許也隻有這等人物,才配稱北荒第一修道天驕。”
他的目光複雜難明,既有敬佩,又帶著幾分釋然。
....
當眾人還在恍惚之際,司徒靜卻看到了更深層的東西。
他雙拳緊握,力量大到手背青筋暴起,“明本心,得真我,如此年紀打破傳說中的認知障....”
登高方能望遠。唯有站在司徒靜這般高度,方知沈雲今日表現是何等驚世駭俗。
“金鱗豈是池中物...或許陛下早已預見,才會突然開啟科考。”
乾元大帝毫無征兆地重啟科舉,令朝堂諸公措手不及,其中必有深意。
司徒靜原本不解,但目睹眼前這位絕世之才,再聯想到五域陸續傳來的消息,漸漸若有所悟。
“看來...一個璀璨大世,真的要開啟了。”
......
此後,考場波瀾不驚。
有了沈雲珠玉在前,眾人對其他考生的表現興致缺缺。
至於榜首歸屬,更是毫無懸念——若修成浩然正氣都無緣第一,誰都要懷疑其中暗藏貓膩。
最終結果不出所料,沈雲以絕對優勢摘得文試榜首,可謂實至名歸。
值得一提的是,沈武德也悄無聲息的擠進了第五十名,堪堪獲得參加大乾仙朝會試的資格。
而他所作的打油詩更是讓人無言——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靈石叮當腰間掛,半世風流半世花。"
誰也沒想到,這般俚俗之作,竟真引動文氣共鳴,在道碑上浮現出"真實"二字。
沈武德望向神情恍惚的唐伯舟,搖頭晃腦道:“這名次嘛...夠用就好。我大哥天下無雙,你又何必與他較勁?”
說罷,他昂首闊步跟在沈雲身後揚長而去。
談笑間踩線過關,倒真有幾分灑脫不羈的風采。
......
此刻,文華院外人頭攢動,將白玉廣場圍得水泄不通。
無數雙眼睛死死盯著高台上的玉榜,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緊張感。
“若能躋身此榜,即便最終在中州會試中落選,也足以讓各大世家爭相招攬了。”
“那是自然,”身旁老者捋須附和,“北荒文道前五十,哪個不是人中龍鳳?聽說還有仙道高人在榜下捉婿,成就了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