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天在礁石區打卡,係統終於升級獎勵。他低頭看著手裡的破網,忽然感覺指尖對每一根纖維都格外清晰,像是能看見哪裡該打結、哪裡該繞扣。
他沒急著動手,而是當著小滿的麵,慢悠悠地拿起針和線,一針一線開始補。
小滿起初還在防備地看著,見他真的一絲不苟地縫,眉頭慢慢鬆了點。
“你以前不是不會嗎?”
“現在會了。”他頭也不抬。
針腳越來越密,原本鬆垮的網眼被重新拉緊,斷裂處用雙股線加固,邊緣還加了防磨邊。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他自己都有點驚訝。
“你什麼時候學的?”
“撿來的本事。”他笑了笑,“就像你會用算盤記賬一樣,有人教過你嗎?”
小滿哼了一聲,但抱著日誌的手鬆了些。
陳岸補到一半,忽然停下,盯著網繩交接的一個小結。“這種打法...我在哪見過。”
他抬頭看向小滿:“爸補網,是不是總在最後一個結上繞三圈?”
小滿猛地抬頭看他。
“你怎麼知道?”
“我就隨口一說。”他低下頭,繼續縫,心裡卻掀了浪。
這細節不可能出現在普通漁民家裡,那是遠洋漁船專用的抗拉結法,防滑又耐撞,一般隻有大型捕撈隊才用。
而父親,一個守灘的小漁夫,為什麼會這個?
他補完最後一針,把網平鋪在地上晾著。“你看,修好了。日誌要是破了,我也能修。”
小滿猶豫了幾秒,終於走過來,把日誌放在桌上。
“隻能看,不準撕,不準帶走。”
“好。”
陳岸輕輕翻開封麵。紙頁脆得厲害,有些地方已經發黴,字跡模糊。
他一頁頁看下去,大多是風向、水溫、魚群動向,記錄得極為細致。
直到翻到中間某頁,一行坐標跳了出來:
北緯22°14′,東經114°37′——無人島礁,避風良港,暗流繞行,可藏船七日。
下麵還畫了個簡易海圖,標著幾處淺灘和沉石位置。
他心跳快了半拍。
這不是隨便記著玩的。這是一條備用航線,專為躲風避險設計。而且時間寫著:1978年6月17日,實測入港。
七年前?那時候他還沒出生。
他繼續往後翻,發現最後一頁貼著一張泛黃的圖紙,像是手繪的聲呐波形圖,起伏不規則,旁邊標注著:“回波延遲0.7秒,疑有地下空腔。”
他盯著那圖看了好久。這不是靠耳朵聽水流能判斷出來的數據。要測這個,得有設備。可八三年的漁村,連收音機都是稀罕物。
正想著,小滿突然伸手想合上本子。
他反應快,一手護住頁麵,另一手輕輕揭起圖紙一角,裡麵竟夾著半張卡片。
他捏出來一看,是名片的一角,紙質偏厚,邊緣燒焦了大半,隻留下幾個字:
南洋航運...
電話:...86755....
號碼殘缺,公司名也不全,但“南洋”兩個字寫得清楚。
陳岸呼吸一滯。
這個名字他昨晚在批條上見過類似的落款。錢萬三、趙有德、港商...線索又串上了。
喜歡簽到漁村,我靠係統逆襲成海王請大家收藏:()簽到漁村,我靠係統逆襲成海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