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麵旗成本十八塊。”她念道,“賣二十,賺兩塊。”
旁邊等著領旗的人聽了,耳朵都豎了起來。
“兩塊不多...”一人嘀咕,“全縣五百艘船,就是一千塊。”
“還不止。”另一人接話,“明年彆的縣可能也要。”
陳小滿抬起頭,眼睛亮亮的:“哥,這錢怎麼分?”
陳岸正在疊那麵舊旗,聞言輕輕彈了下她腦門。
“不分。”他說,“買課本。”
“啊?”
“全縣小學,每賣一麵旗,捐一本《海洋安全手冊》。”他站起身,把一塊木板釘在公告欄最顯眼的位置,“賬目公開,誰都能查。”
大家怔住了。有人想笑,又覺得不合適,隻好撓撓頭。
晚上,工棚外傳來腳步聲。陳岸開門,見周大海帶著兩個人抬著二十套旗杆套進來。全是手工縫製,針腳密實,內層還加了防滑墊。
“給念歌的孩子們。”說完他轉身就要走。
“等等。”陳岸叫住他,“這是誰做的?”
“我妹。”周大海背對著他,聲音低低的,“她說孩子們唱那麼大聲,嗓子都啞了,得有個念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說完,他走得更快了。
陳岸站在門口,望著那捆旗杆套,久久未語。
第二天清晨,第一麵新的“陳”字旗升起來了。
紅旗展開時,風從東南吹來。旗麵鼓起,啪地一聲響。陳岸站在甲板上看著。布料結實,邊緣縫了雙層線,角上還綴著銅環,能扛十級大風。
陳小滿爬上梯子,在旗杆底下係了一張小卡片。上麵寫著:
“本船已接入南洋氣象預警網絡,實時數據同步至縣海事中心。”
下麵印著二維碼,是她昨晚做的。
“成了。”她跳下來拍手,“第一批二十艘,全裝完了。”
陳岸點頭,掏出一份文件。封麵寫著《“陳”字安全旗使用管理章程草案)》。他翻到最後一頁,簽下名字,按下指印。
“送去水產公司備案。”他對陳小滿說,“順便問問教育局,有沒有合作想法。”
“你要搞研學?”她眼睛一亮。
“不。”他搖頭,“就想讓孩子們早點知道...海上沒有護身符,隻有準備好的人,才能回家。”
他把文件裝進防水袋,夾在腋下,朝村委會走去。
陽光照在公告欄上,昨天貼的賬單已被風吹得起邊。下麵不知誰寫了一行字:“陳家大哥,旗是你立的,心是大家的。”
他停下來看了一會兒,繼續往前走。
村委會門口,幾位乾部正在商量掛牌儀式。見他來了,一人迎上來:“陳岸同誌,縣裡定了,‘陳’字旗作為全縣漁業安全標誌推廣。你是發起人,典禮上講幾句吧。”
他沒回答,隻把文件遞了過去。
“可以推廣。”他說,“但有一個條件。”
“你說。”
“每艘掛旗的船,必須裝預警設備。這是硬性要求,少一條都不行。”
那人翻著章程,眉頭皺了起來:“這...執行起來有點難。”
“那就彆推。”陳岸語氣未變,“旗可以掛,責任不能欠。如果隻是圖個彩頭,不如不掛。”
對方還想說什麼,他已經轉身離開。
走到半路,他伸手摸了摸胸口。那裡貼身藏著一個小本子,邊角已有些磨損。他沒拿出來,隻是隔著衣服輕輕按了一下。
海風吹在臉上,有些乾澀。遠處,一艘漁船緩緩駛出港口,桅杆上的新旗嘩啦作響。
喜歡簽到漁村,我靠係統逆襲成海王請大家收藏:()簽到漁村,我靠係統逆襲成海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