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黑風高,就著微弱的月光,明清兩軍混戰在一起。
其實夜晚攻城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情,原因很簡單,大家都看不到對方嘛。
你說晚上怎麼射箭?怎麼開槍?怎麼開炮?
白天都未必打的準,晚上那不是瞎打嘛!
哎,你說對了,就是要瞎打!
我壓根就不需要瞄準啊,反正我火炮多,炮彈也多,火力覆蓋就行了嘛!
但是你彆說,這一招還真起到了意外的效果。
由於明軍壓根就不瞄準,導致清軍躲避炮彈的行為變得毫無意義。
你自以為躲到了離城牆很遠的地方,不在明軍炮彈的攻擊目標之內了吧?
結果,嘿,人明軍炮彈的目標壓根就不是城牆,對,人家就是打偏了,是沒打到城牆,但是打到你了!
那你說這仗還怎麼打呢?明軍亂打一氣,清軍也隻能亂打一氣,但架不住明軍人多,槍多,炮多啊!
城南方向,李書恒的炮兵部隊輪番轟炸,炮聲震天撼地。
與此同時,劉良佐和周天也分彆率領自己的隊伍向另外兩個城門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城北的高第則按照計劃,進行著佯攻,高第的佯攻其實是一道明牌,明知道阿山看出來了,但是還是要繼續假裝佯攻。
你不攻還不行,因為對於聰明的阿山來說,隻要你還在攻城,他就還是會堅信自己的判斷,不會懷疑你在彆的方向還有伏兵。
但你要是城北不攻了,他反而會犯疑心病,擔心其他方向了。
然而,在城東,妶玉卻選擇了按兵不動。她靜靜地觀察著戰局,似乎在等待一個最佳時機。
阿山的防守逐漸變得吃力起來,畢竟四個城門同時受到猛烈的攻擊,他手上的兵力同時應付四個城門,又不清楚明軍到底有多少人,實在是左支右絀。
麵對猛烈的進攻,他不得不做出決策。最終,他決定將城西和城東的守軍,每個城門除了留下幾十個人看守城門以外,其餘兵力全部調往城南,集中力量應對城南的敵人。
就在這時,妶玉看準了機會。
隨著一聲令下,士兵們拉開十幾門弩機,借著炮聲的掩護,把綁著二三十米長的繩子的飛鉤用弩機射到了城牆上。
隨後一個個攀岩高手嘴裡咬著刀,雙手攀著繩子,腳上穿著專業的攀牆的靴子,一步一步迅速地朝城牆上爬去。
這種靴子的原理其實也很簡單,類似於釘鞋,就是在鞋底有一些鐵釘。
由於古代的城牆外牆是由磚砌成的,釘鞋可以借助磚頭之間的縫隙,形成受力點,幫助攀登者向上爬去。
士兵們身手矯健地迅速登上了城樓,由於選擇的攀登處遠離城門,等到清軍留守城東的幾十個士兵發現明軍士兵時,已經為時已晚。
這幾十個清軍守城士兵,被登上城牆的郝搖旗帶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擊殺。
隨後,郝搖旗帶著人打開了城門和甕城,邵爾岱率領著數千騎兵,如洶湧的潮水一般湧進了南京城。
隨著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在城東響起,妶玉的臉上露出了勝利的笑容,她知道,這場戰鬥她已經贏得了勝利。
當城東響起喊殺聲的時候,阿山終於意識到自己中計了。
什麼城南主攻,城北佯攻,都是他娘的忽悠!真正的主攻方向,竟然是他娘的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