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7年八月,杭州。
朱由崧在馬士英的護送下,一路狂奔,狼狽地跑到了杭州城外。
杭州是潞王朱常淓的封地,按理來說,朱由崧是君,朱常淓是臣,應當立刻打開城門迎接皇駕。
然而,朱常淓卻緊閉城門,拒絕朱由崧一行人進城。
那麼,潞王朱常淓難道是想謀反篡位嗎?
那倒也不是,至少表麵上不是。
人家的理由很合理,馬士英、阮大铖等人原本就是閹黨餘孽,如今文不能安邦,武不能護國,兩次丟失南都,不敢與清軍作戰,臨陣逃跑,犯下死罪。
潞王要清君側,請求皇帝誅殺馬士英、阮大铖等人,方才肯接納朱由崧入城。
其實站在潞王的立場,他這麼做也很容易理解。
馬士英畢竟手裡還有上萬軍隊,要是就這麼放弘光入城,杭州必然落入馬士英的手裡。
而馬士英作為閹黨餘孽,一向與東林黨人存在矛盾,誰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在混亂中利用手裡的兵權,做出什麼對大家不利的事情來。
說白了就是他們不信任馬士英,擔心他出賣大家,到時候拿他們當投名狀降清。
朱由崧陷入了為難,他雖然昏庸,但是不傻。
他的皇帝位子是怎麼來的?不就是馬士英擁立的嗎?
且不說他有沒有能力殺馬士英,畢竟身邊的軍隊都是馬士英的人。
可就算真的殺了馬士英,他朱由崧手底下還有人可以用嗎?
站在朱由崧的立場,是馬士英的危險大,還是潞王朱常淓的危險更大呢?
馬士英最多就是做個權臣,潞王可是朱氏藩王,是有當皇帝的合法性的!
說句不好聽的,假如朱由崧為了能夠進杭州城而殺了馬士英,那麼有沒有可能,兩個月以後皇帝陛下突然生了一場病,不治身亡,然後潞王朱常淓應群臣的請求,臨危受命,繼皇帝位?
甚至或許還能弄出個弘光皇帝病危時,頒布的傳位詔書。
你和朝臣都在人家的控製之下,無論是逼迫傳位,還是造個假傳位詔書,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嗎?
權衡利弊之後,朱由崧不得不放棄了進入杭州城,暫時返回蘇州城,再做打算。
到這個時候,朱由崧其實有些後悔了。
早知道這樣,還不如乾脆往西邊跑,西邊是自己乾女兒的地盤,不管怎麼說,自己名義上都是她的父皇,她無論怎樣,也不可能不管自己的。
何況最重要的一點是,她畢竟是個女人,中國上下幾千年,除了武則天,還從來沒有出現過女人篡位的事情。
就算是武則天,她篡奪的也是她兒子的江山,而朱妶玉既不是皇後,也沒有生下皇子,以她目前的身份,是絕對不可能篡位的!
要怪就怪自己聽信了馬士英和東林黨文官集團的讒言,如今放眼天下,除了妶玉,還有誰有這個實力,又能真心維護他的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