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沙河北,順軍防線。
李過將手下的2萬步兵,分散在數公裡長寬的戰線上,這種不僅不集中兵力,反而把士兵散開的排兵布陣,看起來完全不像一個久經實戰考驗的將領,反倒像個完全不懂軍事的蠢貨。
然而,這卻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戰法,李過將其稱為“泥塘戰法”。
所謂“泥塘戰法”,就是不與敵軍決戰,通過修築的數百條壕溝和工事,將士兵以百人為單位,分散到這上百條防守工事內,節節抵抗。
沒錯,這所謂的“泥塘戰法”,其核心根本不是進攻,而是防守,是拖延時間!
這種打法對前線的士兵來說,是非常殘酷的,因為對於每一條壕溝裡的守軍來說,他們麵對的都是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敵軍,基本上,全部戰死隻是時間問題。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打法除了拖延時間以外,贏的可能性為零,是一種必敗的打法!
沒錯,李過和他手下的這2萬人,唯一的使命,就是用生命儘可能地拖延時間,為密雲的高一功圍殲滿達海,爭取足夠的時間!
密雲,高一功騎著戰馬,在將士們麵前進行最後的動員。
“弟兄們,小將軍正在昌平,用性命為我們爭取時間!此刻我們以十倍於敵人的兵力,將敵人包圍了起來,此戰,我們務必要速戰速決,殲滅滿達海後,迅速營救小將軍!”
“殲滅滿達海,營救小將軍!”
“殲滅滿達海,營救小將軍!”
漫山遍野的士兵朝著密雲清軍蜂擁而去,滿達海站在一個小土堆上,絕望地看著這一切,恁是他滿達海,此刻也真正感受到了恐懼。
與絕望的滿達海麵臨相似境遇的,還有李過,此刻,李過的軍隊正在遭遇多鐸和阿濟格的圍攻。
其實多鐸很快就弄清楚了李過的意圖,畢竟這麼奇怪的陣型,多鐸又不是傻子,怎麼會看不明白呢?
然而,當眾將為是否要分兵救援滿達海爭論不休的時候,多鐸果斷地做出了繼續圍攻李過的決策,而這一決策,後來被證明與唐爾袞的命令相同。
唐爾袞從北京撥出了5千人,前來昌平協助多鐸,唐爾袞的命令是速戰速決,殲滅李過後,協同阿濟格一同前往密雲,在密雲與順軍決戰。
多鐸和唐爾袞之所以不約而同地做出這一決策,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們對自己手裡的八旗精銳有足夠的自信。
而且,李過手裡的兵少,並且還不是順軍精銳。
無論是從俘虜口中得來的口供,還是蘇克薩哈安插在順軍內部的細作傳出來的情報,都顯示李過率領的這2萬人,並非精銳,因此,先以優勢兵力殲滅李過,救出阿濟格,明顯是最明智的決策。
並且,從個人感情的角度來說,阿濟格畢竟是多鐸和唐爾袞的親兄弟,生死關頭,當然是先救自家兄弟呀!
於是,這場北京戰役勝敗的關鍵,就變成了哪一方的守軍能夠堅守到最後,哪一方的進攻部隊先消滅守軍,哪一方就將贏得這場戰役最終的勝利!
居庸關,昌平戰場的北麵關隘。
牛金星焦急地等待前方的探馬軍報,坐立不安。
一方麵,他不太希望李自成贏,因為那樣的話,李自成勢必對他在北京不戰而逃的行為秋後算賬。
可是另一方麵,他又不希望李自成輸,因為一旦李自成敗了,他牛金星作為順軍餘部,在清軍眼裡又是戰五渣,顯然不會有統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