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梅酒初釀_灶王爺的賒賬簿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1章 梅酒初釀(1 / 1)

臘梅開得最盛時,簷下的燈籠換了新的紅綢,風一吹,穗子掃過青磚地,留下淡淡的香。我蹲在灶房門口擇梅瓣,指尖沾著黃色的花粉,空氣裡飄著新蒸的糯米香——今日要釀梅酒,是沈老爺子日記裡記的法子,得用初開的臘梅瓣,拌著霜降前收的糯米。

豆寶舉著個竹篩跑過來,篩子裡鋪著層細棉布,放著剛摘的梅瓣,還帶著晨露。“嬸娘你看,我挑的都是五瓣的!”他把竹篩往石台上一放,鼻尖沾著點梅蕊的黃粉,“沈叔叔說五瓣梅釀的酒最甜,能甜到開春呢。”

沈叔叔正蹲在灶前燒火,聞言抬頭笑:“是你婉奶奶說的,她總說五瓣梅聚著福氣。”他往灶膛裡添了塊鬆木,火苗“轟”地竄起來,映得他眼角的細紋都暖了,“糯米蒸好了沒?得趁熱拌酒曲,涼了就發不起來了。”

張嬸端著個陶甕進來,甕底還沾著去年的酒漬。“我把甕刷了三遍,”她把陶甕放在石台上,“當年你沈爺爺釀梅酒,就用這個甕,說它認梅香。”她指著甕沿的刻痕,“你看這道印子,是民國二十三年釀的那壇,埋在梅樹下,三年才開封,香得半個村子都能聞見。”

我把梅瓣倒進竹篩,用清水輕輕淘洗,水立刻染成淡黃色,漂著層細細的花粉。豆寶蹲在旁邊,伸手想去撈梅瓣,被我拍了下手:“彆碰,得讓水慢慢滲,洗太狠就沒香味了。”他噘著嘴縮回手,卻偷偷撿起片落在地上的梅瓣,塞進嘴裡嚼,酸得直皺眉。

“傻小子,”沈叔叔從灶前站起來,手裡拿著雙竹筷,“這梅瓣得用糖醃過才不酸。”他從糖罐裡舀出兩勺綿白糖,撒在梅瓣上,用筷子輕輕拌勻,“等會兒拌進糯米裡,甜酸正好。”

糯米蒸得胖乎乎的,晾在竹匾裡冒著白氣。沈叔叔戴著手套,把糯米倒進陶甕,又把醃好的梅瓣鋪在上麵,一層糯米一層梅瓣,碼得整整齊齊。豆寶踮著腳往甕裡看,忽然指著甕底:“沈叔叔快看!有花瓣粘在上麵!”

我們湊過去一看,甕底的老刻痕裡,竟嵌著片乾縮的梅瓣,顏色深褐,想來是多年前留下的。沈叔叔用竹筷小心地挑出來,放在手心:“這是我叔當年釀的,怕是有二十年了。”他把乾梅瓣放進甕裡,“讓新酒認認老祖宗。”

張嬸拿來酒曲,是用去年的陳米做的,磨得細細的,帶著點穀物的清香。“得按比例撒,”她往甕裡撒著酒曲,“一斤米三錢曲,多了發苦,少了不醇。”豆寶也想撒,卻被她攔住,“你這小手沒準頭,等封甕時讓你蓋紅布。”

封甕前,沈叔叔從懷裡掏出塊帕子,是那塊會“開花”的梅枝帕。他把帕子鋪在甕口,再蓋上竹篾蓋,用紅繩纏了三圈。“你婉奶奶說,帕子上的梅香能鑽進酒裡,”他係著繩結,聲音輕得像梅瓣落地,“當年她總在甕口鋪這個,說‘讓念香跟著酒一起發酵’。”

豆寶趴在甕邊,耳朵貼著竹篾蓋聽,忽然喊:“裡麵有聲音!是不是梅瓣在跳舞?”我們都笑了,張嬸摸著他的頭:“是糯米在長大呢,等它長夠了,酒就香了。”

甕要埋在老梅樹下,沈叔叔和趙鐵柱扛著鋤頭去挖坑,豆寶跟在後頭,手裡攥著塊紅布,說要係在梅樹枝上做記號。我站在灶房門口,看著他們的身影消失在梅樹後,空氣裡的糯米香混著梅香,像把日子泡在了蜜裡。

暮色漫下來時,坑挖好了,陶甕被穩穩地埋進土裡,上麵蓋著塊青石板,石板邊緣壓著豆寶係的紅布,在晚風中輕輕晃。沈叔叔往土裡澆了點井水,說:“讓它喝口家鄉的水,睡得踏實。”

豆寶突然想起什麼,從兜裡掏出個小瓷片,是上次埋銀簪時撿的,上麵有朵模糊的梅花。他把瓷片放在青石板上:“給婉奶奶當酒杯,等酒開封了,先敬她一杯。”

我們都沒說話,看著那片紅布在梅樹下晃。遠處的炊煙混著梅香飄過來,我忽然覺得,這壇梅酒裡,藏著的不隻是糯米和花瓣,還有沈老爺子的盼,婉奶奶的巧,豆寶的笑,還有我們這些人,守著日子慢慢釀出的甜。

沈叔叔拍了拍手上的土,忽然說:“等明年開封,咱們就在這梅樹下擺桌,讓張嬸做她最拿手的梅乾菜扣肉,就著新酒喝。”豆寶立刻舉手:“我要坐沈叔叔旁邊!”張嬸笑著點頭:“再蒸兩籠梅香糕,讓酒香裹著糕香,能飄到鎮上去。”

夜風帶著梅香掠過肩頭,我望著梅樹枝頭的月亮,覺得日子就該是這樣——像這壇慢慢發酵的酒,不急不躁,把所有的念想都封進土裡,等著某天開封時,一壇的甜,能醉倒整個春天。

喜歡灶王爺的賒賬簿請大家收藏:()灶王爺的賒賬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唐:投資武則天我成了萬古一帝 李雲龍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乾 屍卒:開局吞噬華雄 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 鐵血1645:從揚州十日開始 被做局後我獲得最強消費返現係統 八零:十歲上山打獵忙,全家幫忙 我哥斯拉,苟在寒武紀進化五億年 小醜皇!追隨者全是絕世美女 重回1983:東北趕山狩獵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