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盤島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儘,其覆滅的消息卻已如同長了翅膀般,在遼東沿海的暗流中迅速傳播開來。那股盤踞多年、凶名在外的倭寇勢力,竟在一夜之間被人連根拔起,巢穴焚毀,匪首授首,積聚星散。這雷霆手段,不僅讓殘餘的倭寇團夥心驚膽戰,暫時收斂了爪牙,也讓沿海州縣那些可能與倭寇有所勾連的宵小之輩脊背發涼,行事驟然謹慎了許多。海麵上,似乎迎來了一段短暫的、異樣的平靜。
而這平靜之下,在都裡鎮外的山莊之內,一場更為深遠、旨在從根本上改變海域力量格局的謀劃,正緊鑼密鼓地展開。
書房內,燭火徹夜長明。東方墨伏案疾書,青鸞在一旁協助整理資料,時而提出建議。桌案上,堆積著大量海圖、沿海州縣誌、物產記錄以及各類船隻、人員的檔案。數日後,一份厚達數十頁的《海域墨網構建方略》初稿終於完成。
方略條分縷析,格局宏大:
·情報網絡:以主要航線為經,重要島嶼、港口為緯,構建多層次、可交替傳遞的海上訊息通道。設立固定觀測點與流動偵察船,負責監控船隻動向、天氣海況及異常情況。
·補給鏈條:於關鍵航路節點,依托友好商棧或設立秘密倉庫,儲備淡水、食物、修船物料及武器,確保“墨刃”海上力量的持續行動能力。
·預警體係:建立一套以燈號、旗語、特定聲響乃至信鴿為主的快速預警機製,確保發現敵情後,能第一時間將信息傳遞至相關區域。
·機動力量:明確未來海上“墨刃”的編製、裝備標準及作戰條令,強調速度、隱蔽與精準打擊,區彆於大唐水師的正麵對決模式。
方略既定,東方墨的目光投向了更為根本的問題——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完善的藍圖,也需要合適的人手去執行。於是,核心的“梧桐計劃”正式啟動。
“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計劃取其意,旨在栽下梧桐之樹,引來四海賢才。
計劃由“書生”總攬,青鸞從旁協助,利用“墨源”的財力和“墨網”初具規模的情報能力,以多種形式悄然推行:
其一,以商招人。“墨羽”控製或合作的幾家商號,開始“擴大經營”,公開招募經驗豐富的船匠、舵工、導航士尤其重金聘請精通“牽星術”者)、以及膽大心細、熟悉水性的水手和護衛。待遇優厚,足以吸引許多懷才不遇或尋求更好出路的海上人家。
其二,以技引人。在幾個沿海據點,設立看似普通的“海事研習所”,由“墨羽”中精通航海、造船、乃至粗通武藝的成員主持,以交流技藝、改進漁具、傳授防身術為名,吸引沿海漁民子弟和有誌青年。從中觀察、篩選心性、資質上佳者。
其三,以利攏人。通過隱秘渠道,接觸那些因各種原因離開大唐水師、卻身懷絕技的老兵,或是通曉多族語言、熟悉周邊海情的通譯,乃至一些因生計所迫、有一技之長的落魄文人,許以重利和相對安穩的未來,招攬其加入。
招募而來的人員,並非立刻納入核心。東方墨製定了嚴格的篩選機製,由“書生”和青鸞負責初步甄彆,考察其出身背景、心性品德、專業技能及忠誠度。
通過篩選者,根據其特長、潛力與忠誠度評估,分為兩種培養模式:
·單體精培:針對少數天賦異稟或身懷特殊技藝者,如極有潛力的導航士、技藝高超的船匠、或心性堅毅、可塑性強的好苗子。由東方墨親自指定培養方向,甚至可能偶加點撥,授予更深層的知識或初步的吐納鍛體之法,旨在培養未來的技術核心或中層骨乾。
·組隊訓導:針對大多數合格的水手、護衛等。將他們編成小隊,進行係統性的組隊訓練。內容不僅包括操舟、航行、辨識天象海流,更側重於弓弩射擊、水上格鬥、接舷防禦與反製、簡易信號傳遞、以及團隊配合。教官由經驗豐富的“墨刃”隊員和老船工擔任,訓練標準嚴苛,旨在快速形成基礎戰鬥力與合作默契。
山莊附近,一處更為隱秘的山穀和海灣被選作初期訓練基地。很快,那裡便傳來了操練的號子聲、兵刃交擊聲,以及船隻破浪的聲響。新招攬的人們,穿著統一的素色訓練服,開始了緊張而充實的日子。他們或許還不完全清楚自己未來將肩負怎樣的使命,但優厚的待遇、係統的訓練以及那隱約透露出的、不同於尋常商隊或水師的宏大格局,都讓其中不少人心生期待與歸屬。
青鸞時常前往訓練基地,她雖年輕,但因海灣一戰聲名初顯,加之氣質清冷,處事公允,漸漸贏得了這些新人的敬畏。她仔細觀察每個人的表現,默默記下那些表現出眾或心性堅韌者的名字。
東方墨雖未親至訓練場,但“梧桐計劃”的每一項進展、每一份篩選名單,都會及時呈報於他。他站在山莊高處,遙望那處蒸蒸日上的訓練基地,仿佛能看到一棵棵稚嫩的“梧桐”正在紮根抽枝,假以時日,必有鳳凰來儀,清鳴於這蒼茫海疆之上。人才,這最關鍵的基石,正在一磚一瓦地壘砌。而下一步,他需要親自去往那片蔚藍,為未來的“鳳巢”,選定最合適的位置。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