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文主簿手中的指示杆北移,落在那片象征廣袤草原與沙磧的漠北區域。相較於西線的波瀾壯闊與東線的持續緊繃,此處的彙報顯得更為沉穩,帶著一種大局已定後的精妙收尾意味。
“北方之局,首在肅清殘敵,次在穩定新附。”他開宗明義,“薛延陀汗國雖已於去年傾覆,其王族夷男之子拔灼授首,然其部將阿史德氏,糾合殘部數千,盤踞金山一帶,不時寇犯邊州,雖不成大患,亦如疥癬之疾,擾我邊疆安寧。”
指示杆在金山位置輕輕一頓。
“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奉命率精騎北上掃蕩。金山一戰,唐軍鐵騎踏破敵營,斬首千餘級,俘獲牛羊器械無算,阿史德氏僅率數十騎北遁,深入漠北,已難再掀風浪。此戰,我‘北辰’網絡主要提供敵軍大致活動範圍與兵力評估,未直接參與戰事,故無額外損耗。”
寥寥數語,便將薛延陀最後一絲複燃的火星徹底踩滅。青鸞聽著,心中並無太多波瀾,這本就在預料之中。她更關注的,是接下來的部分。
“然,漠北真正之關鍵,在於回紇。”墨文的語調轉為更為審慎的敘述,“回紇首領吐迷度,自歸附以來,受封瀚海都督,統轄漠北諸部,地位尊崇。然其侄烏紇,乃隋朝義成公主與原先突厥可汗之血脈,素懷異誌,暗通蟄伏於西北之車鼻可汗,意圖取吐迷度而代之,重引突厥勢力南顧。”
石室內靜默無聲,唯有炭火偶爾的輕響。這牽扯到前朝血脈與草原權力更迭的陰謀,遠比一場單純的剿匪更為複雜和凶險。
“烏紇其人,狡詐而果決。”墨文繼續,“他利用部落集會之機,發動突襲,吐迷度猝不及防,竟……殞命於牙帳之內。”消息傳來時,漠北為之震動,剛剛平息的草原似乎又要陷入混亂。
“所幸,”墨文的語氣透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我‘北辰’網絡,得益於前期深入之滲透,早在烏紇與車鼻可汗秘密往來之初,便已捕捉到蛛絲馬跡。前主事青鸞大人布局之眼線,更有一人潛伏於烏紇親衛之中。故在事變發生前十二日,關於烏紇即將作亂、目標直指吐迷度、並計劃事後引車鼻可汗部眾南下的絕密預警,已通過加急信道,分彆送至長安朝廷與正在北疆巡邊的右驍衛郎將崔敦禮將軍處。”
青鸞端坐著,目光平靜。當年她率“北風”小隊深入草原,風雪兼程,與各方勢力周旋,所布下的棋子,終於在關鍵時刻發揮了定鼎之力。這不是運氣,是無數個日夜的籌謀與冒險換來的必然。
“朝廷反應極為迅速。”墨文道,“陛下當即敕令崔敦禮持節北上,全權處置。崔將軍得我網預警,星夜兼程,趕在烏紇未能完全掌控局麵、車鼻可汗兵馬尚未大舉南下之前,抵達回紇牙帳。其間,我網人員不僅持續提供烏紇黨羽名單及其兵力調動,更暗中聯絡支持大唐的回紇貴族,協助吐迷度之子婆閏集結忠於其父的部眾。”
指示杆在代表回紇牙帳的位置劃了一個圈。
“崔將軍抵達後,以大唐天使之威,聯合婆翰及親唐貴族,以雷霆之勢,迅速平定亂局。烏紇及其核心黨羽數十人被誅,首級傳送長安。婆閏在崔將軍主持下,順利繼任瀚海都督之位,漠北諸部重新宣誓效忠。車鼻可汗聞訊,知事不可為,引兵退去。一場可能席卷草原的禍亂,消弭於無形。”
墨文放下指示杆,拿起另一份文書:
“此役,我‘北辰’網絡居功至偉,預警及時,情報精準,行動配合得力,確保了漠北局勢的平穩過渡,未使薛延陀覆滅後之權力真空引發更大動蕩。直接行動層麵,無人員傷亡。然,為迅速安撫回紇各部、鞏固婆閏地位、以及酬謝那些在關鍵時刻站出來的親唐貴族,所耗費之金銀、絹帛、茶葉、鹽鐵等物資,數額巨大,約占本年度墨羽漠北總支出的七成。”
他最後總結道:“總體評估,漠北大局已定,薛延陀威脅徹底清除,回紇新主婆閏地位穩固,短期內漠北無憂。然,草原部族,向來崇尚強者,叛服無常。西突厥殘餘、車鼻可汗等勢力仍在窺伺。未來,對回紇乃至整個漠北的羈縻、監控與經濟文化滲透,仍需持續投入,不可鬆懈。”
東方墨微微頷首,目光與青鸞短暫交彙,其中蘊含的肯定與讚許清晰無誤。漠北的穩定,不僅關乎北疆安寧,更關乎大唐能否集中精力經營西域、對付高麗。青鸞當年種下的種子,如今已開花結果,這份功績,足以在墨羽的史冊上留下濃重的一筆。然而,正如墨文所言,草原的平靜之下,暗流從未真正停止,未來的“北辰”,依然任重道遠。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