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鳳棲擇木 後位合謀_千年一吻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千年一吻 > 第549章 鳳棲擇木 後位合謀

第549章 鳳棲擇木 後位合謀(1 / 1)

立政殿內,熏爐裡上好的龍涎香依舊散發著綿長而昂貴的香氣,卻再也驅不散王皇後心頭的寒意。她端坐在鳳座之上,指尖冰涼,麵前案幾上擺放著內侍省剛送來的、關於漪瀾殿又獲新賞的單子,那密密麻麻的字跡,像一根根細針,紮得她眼睛生疼。

殿內侍候的宮人比往日更加小心翼翼,連呼吸都放輕了,生怕觸怒了這位看似平靜,實則已如繃緊弓弦的中宮之主。

殿外傳來細微的腳步聲,心腹老嬤嬤引著一位身著低階宮裝、麵色惶恐不安的婦人悄然入內。那婦人正是庶長子李忠的生母,宮人劉氏。她身份低微,驟然被皇後召見,嚇得幾乎腿軟,一進殿便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以頭觸地,聲音發顫:“奴婢……奴婢劉氏,叩見皇後娘娘,娘娘千歲……”

王皇後沒有立刻叫她起身,目光如同審視一件物品般,緩緩掠過劉氏因常年勞作而略顯粗糙的雙手,以及那因恐懼而微微發抖的單薄肩膀。就是這樣一個卑微的宮人,生下了陛下的長子。

“抬起頭來。”王皇後的聲音聽不出喜怒,帶著慣有的、屬於皇後的威儀。

劉氏怯怯地抬起頭,露出一張清秀卻寫滿惶恐與迷茫的臉。

王皇後看著她,心中百味雜陳。有對其卑微出身的不屑,有對其能誕下皇子的隱秘嫉妒,但更多的,是一種冰冷的、基於現實算計的權衡。武媚那個賤人,不僅回來了,還生下了皇子,陛下對其寵愛日盛,更是親自取名“弘”,寄意深遠。若再不做些什麼,她這皇後的鳳座,恐怕真要搖搖欲墜了。

無子,是她最大的痛腳,也是長孫無忌太尉等人屢次暗示的關鍵。他們需要一位有“嫡子”名分的儲君,而她,需要鞏固後位。收養眼前這婦人之子,讓他名義上成為自己的兒子,似乎是目前唯一,也是最快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對抗武媚母子威脅的辦法。

想到這裡,王皇後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那點不甘與屈辱,臉上努力擠出一絲堪稱“溫和”的笑意。

“劉氏,你侍奉陛下,誕育皇長子,有功於皇室。”她緩緩開口,聲音放得平緩了些,“皇長子忠,天性敦厚,本宮甚為喜愛。”

劉氏不明所以,隻是更加惶恐地伏低身子:“奴婢……奴婢不敢當娘娘誇讚,皇子殿下能得娘娘垂青,是……是他的福分。”

王皇後對老嬤嬤使了個眼色,老嬤嬤會意,端上一杯熱茶,送到劉氏麵前。

“起來說話吧,賜座。”王皇後淡淡道。

劉氏受寵若驚,戰戰兢兢地謝恩,隻敢在繡墩上挨了半邊坐下。

“本宮身為中宮,母儀天下,視所有皇子皇女皆如己出。”王皇後端起自己麵前的茶盞,輕輕撥弄著浮沫,語氣帶著一種刻意營造的慈愛與無奈,“隻是,如今宮闈之內,有些人恃寵而驕,恐生非分之想,動搖國本。皇長子乃陛下長子,身份貴重,若一直養於生母身邊,恐於禮製不合,也易惹人非議,耽誤了他的前程。”

劉氏聽到“前程”二字,身子微微一顫,似乎明白了什麼,臉色更加蒼白。

王皇後觀察著她的反應,繼續道:“本宮有意,將皇長子收為義子,養於立政殿。如此,他便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將來……自有他的錦繡前程。而你,”她目光落在劉氏身上,“依舊是皇子的生母,本宮不會虧待於你,自會保你日後富貴安穩。你可明白?”

劉氏渾身發抖,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她身份低微,兒子是她唯一的指望和依靠。如今皇後要將兒子奪走,她如何能不心痛?但她更清楚,在這深宮之中,皇後的話就是懿旨,她沒有反抗的餘地。而且,皇後許諾的“嫡長子”身份和“錦繡前程”,對兒子而言,或許是更好的出路……

她掙紮了片刻,最終,對兒子未來的期盼壓過了骨肉分離的痛苦,她再次跪倒在地,泣聲道:“奴婢……奴婢謝娘娘天恩!娘娘肯垂青皇子,是皇子幾世修來的福分……奴婢……奴婢一切聽從娘娘安排!”

看著伏在地上哽咽的劉氏,王皇後心中並無多少喜悅,反而湧起一股更深的疲憊與悲涼。她貴為皇後,母儀天下,最終卻要靠收養一個卑微宮人之子來穩固地位,何其諷刺!

但她沒有退路。

“很好。”王皇後聲音恢複了一貫的平穩,“此事,本宮自會稟明陛下。從今日起,皇長子便遷居立政殿偏殿。你……無事不必再來探望,以免惹人閒話,壞了規矩。”

最後一句話,如同冰錐,徹底斬斷了劉氏與兒子的日常聯係。

劉氏泣不成聲,隻能重重磕頭。

王皇後揮了揮手,老嬤嬤會意,上前將幾乎癱軟的劉氏攙扶了出去。

殿門重新合攏,立政殿內又恢複了死寂。王皇後獨自坐在鳳座之上,望著空曠的大殿,眼神漸漸變得堅定,甚至帶上一絲破釜沉舟的狠厲。

棋子已落,名分已定。接下來,便是要與太尉他們裡應外合,將這“嫡長子”之名,徹底坐實,推向那東宮之位!

武媚,還有你那剛出生的兒子……本宮倒要看看,你們拿什麼來爭!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