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智辨爭牛案_千年一吻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千年一吻 > 第757章 智辨爭牛案

第757章 智辨爭牛案(1 / 1)

翌日清晨,秋霧尚未散儘,狄仁傑便喚上書童,帶著那份耕牛糾紛的卷宗,出了州衙側門。他沒有驚動任何胥吏,隻按圖索驥,徑直往城西郊外涉事的兩個村莊行去。

現場勘驗,乃是斷案根基,此乃狄仁傑一貫秉持之理,亦是當年那位推薦他往“明德學院”的青鸞女子言語中隱約透露的“重實證、察細微”之意。他總覺得,那神秘的“墨羽”行事,似乎也極為推崇此種方法。

案涉兩村,一為張莊,一為王村,毗鄰而居,共用一片水草豐美的河灘牧場。爭執的焦點,是一頭正值壯年、肩高體健的褐色耕牛。張莊的張老丈與王村的王五,皆聲稱此牛為己家所有,且各自都拉來了三五位鄉鄰作證,言之鑿鑿。前任判佐見雙方僵持不下,人證又勢均力敵,便以“事涉不清”為由,將牛暫押於裡正處,案子也就拖延了下來。

狄仁傑並未先傳喚兩造當事人,而是直接去了圈養那頭爭議耕牛的裡正家牛棚。那牛見生人靠近,略顯不安地踏了踏蹄子,鼻中噴出粗氣。狄仁傑並不急於近前,隻站在幾步外靜靜觀察。但見此牛毛色光亮,筋肉結實,顯是常年得到精心喂養。他目光掃過牛角、牛蹄,最後停留在牛身左側後腿一處不甚顯眼的、舊疤脫落後留下的淺色印記上,與卷宗上記錄的“左後腿有舊疤”吻合。

“將此牛牽至河灘牧場。”狄仁傑對裡正吩咐道,語氣平和卻不容置疑。

裡正雖有些疑惑,卻也不敢怠慢這位新上任的判佐,忙命人將牛牽出。狄仁傑則與書童緩步跟在後麵,目光卻如鷹隼般掃視著道路兩旁。

到了開闊的河灘牧場,狄仁傑命人解開牛繩,任由其自由活動。那牛起初有些茫然,在原地打了幾個響鼻,蹄子不安地刨著草地,隨後,它似乎辨認了一下方向,竟毫不猶豫地邁開步子,沿著一條被踩踏出的小徑,朝著張莊的方向穩步走去,步伐越來越快,最後幾乎是小跑起來,直朝著張老丈家那熟悉的牛棚方向而去。

狄仁傑微微頷首,心中已有五分斷定。牲畜戀舊主,識歸途,此乃天性。

隨後,他分彆傳喚張老丈與王五至裡正家中問話,並未升堂,隻在偏室進行。他問的並非泛泛之爭,而是極其細致之事。

他先問張老丈:“你言此牛是你家自幼養大,可知它平日最愛食何種草料?飲水時有何習慣?拉犁時,習慣走犁溝左側還是右側?”

張老丈不假思索,對答如流:“回官人,這牛娃子從小吃慣了俺家後坡帶著露水的狼尾草,喝水前喜歡先用鼻子拱一拱,定要水麵上漂著的草葉少了才肯低頭。拉犁嘛…它勁兒大,習慣走右邊,這樣犁頭能吃土深些。”

狄仁傑不動聲色,轉而詢問王五同樣的問題。

王五略一遲疑,方道:“這…草料自然是好草料都吃。喝水…就是正常喝水。拉犁…拉犁自然是走中間…”言語間頗多含糊,遠不如張老丈言之鑿鑿。

狄仁傑目光微凝,再次拋出一個關鍵問題:“此牛左後腿有一舊疤,你二人可知,此疤是因何所致?形狀大小如何?”

張老丈立刻道:“官人明鑒!是三年前夏天,這牛娃子貪涼,在河邊被水底尖石劃了一道寸半長的口子,流了不少血,是俺婆娘采了止血草給它敷上,才慢慢長好,留下了這麼個長條疤!”他邊說邊比劃,神情激動。

王五卻支吾起來:“舊疤?有…是有個疤…大概是…大概是跟彆的牛頂架傷的罷?小的記不太清了…”

至此,狄仁傑心中已有十分把握。他命人將二人帶至一處,又將那牛牽回。那牛見到張老丈,立刻發出低沉的“哞”聲,腦袋親昵地往他身邊湊。而見到王五,則隻是漠然瞥了一眼。

狄仁傑目光掃過王五及其身後幾位眼神閃爍的“證人”,最後落在那位一直陪同、麵色精明的王書吏身上,方才傳喚證人時,他注意到王書吏與王五之間有過一瞬極快的眼神交流。他沉聲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洞穿真相的力量:“牲畜雖啞,天性能言。歸途所指,習性能辨,傷疤能證,親疏能分。王五,你夥同他人,妄圖侵占他人耕牛,可知罪?”

王五臉色瞬間慘白,他身後的幾個“證人”也慌了神,在狄仁傑一連串縝密追問與如山鐵證麵前,再也無法狡辯,紛紛跪地磕頭,承認是受了王五些許錢財,前來作偽證。

案子頃刻間水落石出。張老丈牽回失而複得的耕牛,老淚縱橫,對著狄仁傑就要下拜,被狄仁傑急忙扶起。

圍觀的多民見狀,無不歎服,紛紛議論這位新判佐真是明察秋毫,斷案如神。然而,狄仁傑臉上卻並無多少得色。他目光深邃地看了一眼人群中悄然退去的王書吏的背影,心中疑慮更深。此案看似尋常,但王五一個普通農戶,如何能想到串通多人作偽證,且幾乎蒙混過關?

他扶起張老丈,溫言道:“老人家,牛既尋回,當好生照料,春耕在即,莫誤農時。”心中卻已下定決心,要借此案為契機,好好梳理一下這汴州衙署之內,乃至這汴州地界之上的是非良善,造福一方?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