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太子李弘病情持續好轉的訊息,混雜在諸多來自大唐的日常情報中,經由墨羽的隱秘渠道,跨越重洋,被呈送至華胥國元首官邸東方墨的案頭。與那些關乎戰爭、政變的急報不同,這份情報顯得頗為“家常”,卻因其涉及帝國繼承人的根本狀態,而蘊含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東方墨閱罷,將薄絹遞給身旁的青鸞,目光平靜無波,仿佛隻是看到一則預料之中的天氣變化。
青鸞仔細看完,輕輕放下絹報,眼中流露出一絲屬於姑姑的柔和:“弘兒能好轉,總是好事。那孩子自幼體弱,能熬過這般重病,實屬不易。”她雖已遠離大唐權力中心,但血脈牽連,對侄兒的關切猶存。
李恪接過絹報,看得更為沉吟。作為曾經的大唐親王,他比青鸞更能體會這份情報背後的政治分量。“太子若康複,國本便算穩固了。於李治兄長而言,無疑是去了心頭大石,朝野上下也能安心不少。”他頓了頓,語氣轉為審慎,“隻是……儲君健康,也意味著權力格局將更為明朗。有些人,怕是又要重新掂量自己的立場了。”
東方墨微微頷首,走到那幅巨大的、標注著各方勢力的海圖前,他的視線似乎並未聚焦於某一點,而是籠罩著整個大唐的版圖。
“李弘好轉,於大唐,是定心丸。”他聲音淡然,如同在分析一個與己無關的棋局,“短期內,可平息因儲君健康不明而引發的諸多猜測與暗流,李治能暫得寬慰,將更多精力投於高句麗戰事。朝局會因繼承序列的清晰而趨向穩定。”
他話鋒微轉,目光掃過青鸞與李恪:“然,福兮禍之所伏。一個日漸成年、且名正言順的太子,與一位權柄日重、已習慣發號施令的母後,共處於權力巔峰……這其中的微妙,恐非‘母子情深’四字所能完全涵蓋。”
他沒有明言,但青鸞與李恪都聽懂了他的未儘之語。武媚的權力之路,伴隨著無數血腥與算計,她豈會輕易讓渡已然掌握在手中的權柄?即便對方是她的親生兒子。李弘若一直病弱,或可相安無事;但他若健康起來,並開始展現自己的意誌,那麼,母子之間關於權力界限的潛在矛盾,便會悄然滋生。
“武媚此刻,應是喜憂參半。”東方墨繼續道,語氣帶著一種洞悉世情的冷靜,“喜其子康複,憂其權可能受限。她必會加緊對李弘的掌控,通過安排屬官、影響思想等方式,試圖將未來的皇帝,塑造為能與其同心,或至少不與其爭權的存在。”
他回到案前,手指在那份情報上輕輕一點:“此事,於華胥而言,暫無直接利害。但如同一麵鏡子,可映照出唐廷內部最核心的權力關係演變。武媚的心態、手段,乃至李治對此的態度變化,都值得留意。”
他看向負責情報彙總的官員,下達指令:“傳令莫文及長安墨羽,對此事保持觀察即可,不必深入,更不可介入。重點記錄與此相關的官員動向、宮廷風向,尤其是蓬萊殿與東宮之間的互動細節。我們需要了解,這位開始‘回春’的太子,將會如何影響那位權力日益膨脹的皇後。”
命令被迅速記錄、加密、傳出。
墨城之外,南洋的海風依舊溫暖,港口依舊繁忙。華胥如同一個冷靜的旁觀者,遠遠注視著大唐帝國核心發生的這場“家務事”。他們不參與,不評判,隻是默默地收集著信息,分析著趨勢,為理解那個龐大帝國的未來走向,增添一塊關鍵的拚圖。太子的“回春”,在長安激起喜悅與思量,在遙遠的華胥,則隻化為冷靜評估與檔案中一行需要持續關注的重點標記。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