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曉計劃”的決策如同在平靜的湖麵下投入巨石,激蕩的漣漪迅速轉化為席卷整個華胥的、無聲卻有力的行動狂潮。表麵的歡慶仍在繼續,豐收的喜悅依舊是市井街巷的主旋律,但在港口、在工坊、在格物院的實驗室、在墨羽的秘密訓練場,一場前所未有的動員已然展開。
墨城、金州、霞嶼等主要軍港與造船中心,成為了這場無聲風暴的核心。最好的船塢被清空,優先用於“遠航級”探索艦的改裝與建造。這種新型艦船在“驚瀾級”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船體結構以應對未知海域的風浪,擴大了倉儲空間以裝載更多的補給與科研設備,桅帆索具也經過優化,以適應可能出現的複雜氣候。格物院的工程師們日夜不休,調試著最新型號的蒸汽輔機、星象羅盤、測量水深的水砣鏈以及改良的繪圖桌。空氣中彌漫著桐油、新木和金屬摩擦的特殊氣味。
被遴選出的船員、導航員、測量員、博物學者、醫師、通譯包括幾位初步掌握了瑪雅基礎詞彙的語言天才)以及墨羽的精英護衛,從各州悄然集結。他們被告知將執行一項漫長而光榮的使命,具體目標暫不公開,但每個人都從這前所未有的規格和保密程度中,感受到了任務的非凡。訓練營地內,體能、航海技能、野外生存、異族接觸守則……高強度的適應性訓練晝夜不停。
格物院內,燈火徹夜長明。白範黎親自督陣,組織各科精英趕製探索所需的儀器、整理已知的所有域外資料、編寫觀察記錄手冊。公孫先生則從各地學堂、藏書閣中,遴選出最富好奇心、身體強健且精通某一領域的年輕學者,組成數支“隨行學士團”,他們將肩負起記錄未知世界的第一手資料的重任。
與此同時,接到明確指令的各方負責人,在會議結束後便如同離弦之箭,迅速而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墨城。
·莫文重返中原,他的網絡將如同無形的蛛網,為“破曉計劃”提供來自大陸腹地的信息支撐。
·石嶽與郭震西行,一個明,一個暗,開始籌劃穿越蔥嶺的壯舉。
·玄樞與蒼狼北上,目標直指那片傳說中永恒的凍土。
·書生與玄劍返回遼東,在監控戰局的同時,將目光投向了更寒冷的北方。
·珊瑚與林風則立即投入東路探索的詳細規劃,商船隊開始向雨林州前沿基地集結物資。
·玄影的身影則消失在通往西方的海路上,他的任務最為隱秘,也最富挑戰。
所有行動都在極高的效率和絕對的保密下進行,外界隻知華胥似乎在籌備一次大規模的海貿或遠征,卻無人知曉其真正的目標與規模。
這一日,墨城軍港的專用泊位。三艘已然完成改裝、煥然一新的“遠航級”探索艦如同即將出征的巨人,靜靜停泊在晨霧之中。黑色的艦體線條流暢,高聳的桅杆上,日月星辰旗與代表“破曉計劃”的嶄新旗幟——一麵以深藍為底,繡有星辰與抽象船影的徽標旗——在微風中輕輕飄動。甲板上,船員與學者們已各就各位,神情肅穆而堅定。
東方墨與青鸞親臨碼頭送行。沒有喧天的鑼鼓,沒有送彆的萬民,隻有海風掠過纜繩的輕響和蒸汽機預熱時低沉的喘息。
東方墨的目光緩緩掃過整裝待發的艦隊,最終落在為首的艦隊司令與隨行學士團長身上,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一個人耳中,帶著一種穿透時空的力量:
“此去,非僅航行於海,更航行於未知,航行於蒙昧與文明交織的邊界。”
“願爾等之眼,為我華胥,亦為這天下蒼生,揭開籠罩在世界之上的朦朧麵紗。”
“長風已起,願爾等——破浪前行!”
“破浪前行!”低沉而堅定的回應從三艘艦船上同時響起,彙聚成一股無形的力量,直衝雲霄。
汽笛長鳴,蓋過了海鷗的啼叫。粗重的錨鏈在絞盤的嘎吱聲中被緩緩提起。明輪開始攪動海水,推動著鋼鐵巨艦緩緩調轉船頭,堅定不移地、一寸寸地,駛離了熟悉的港灣,駛向了那片象征著無限可能與未知挑戰的、蔚藍而浩瀚的遠方。
星槎已動,破曉啟航。華胥文明的曆史,在這一刻,翻開了麵向全球的、波瀾壯闊的全新一頁。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