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籠罩琉求墨城,海潮聲隱隱傳來,為這靜謐的夜平添幾分深邃。東方墨的書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牆上那幅愈發詳儘的巨幅海圖。青鸞與李恪應邀而來,三人進行著一場關乎華胥未來命運的小範圍深談。
案幾上,擺放著“鐵鯨計劃”最新的進展簡報,以及白範黎呈報的、經過數輪優化調整後的資源調度方案。第一艘新“驚瀾”的下水喜悅已然沉澱,取而代之的是對更長遠未來的冷靜謀劃。
“五年之期,看似漫長,實則彈指一揮。”東方墨指尖輕叩桌麵,目光依舊停留在海圖上那些被重點標注的區域,“艦船下水,僅是開端。如何運用這支力量,方是決定我華胥未來百年氣運之關鍵。”
他首先看向青鸞:“青鸞,艦隊成型後,你有何具體構想?”
青鸞眼神銳利,如同即將出鞘的利劍,她起身走到海圖前,手指精準點向幾個核心位置:
“元首,丞相。我以為,艦隊當分三重部署,形成梯次,遙相呼應。”
“第一重,核心衛戍。”她的手指圈定琉求本島及鏈州群島,“此地乃我華胥心臟,不容有失。需駐守最強主力,包括半數以上的‘鎮遠級’大型戰艦及相當數量的‘驚瀾級’,形成絕對威懾,確保本土無虞。快艇隊亦以此為核心,負責近海巡弋,織就密不透風的預警網絡。”
“第二重,前沿存在。”她的手指向南洋諸州及“潛龍之鏈”,“南洋物產豐饒,盟邦依存,需保持常態化分艦隊巡弋,護佑商路,展示力量,平息潛在紛爭。而‘潛龍之鏈’……”她的指尖在那條弧線上重重一點,“此地尤為關鍵!需派遣精乾艦隻,依托已建據點,進行隱蔽巡邏與長期監控,將其真正化為我華胥刺向遠洋、窺視倭國乃至更廣闊天地的觸角與耳目。”
“第三重,機動打擊。”她的手掌在琉求與前沿之間的廣闊海域劃過,“保留一支強大的快速反應艦隊,集速度、火力與續航於一身,隨時可馳援任何出現危機的方向,或執行遠距離突擊任務。如此,方能應對多方挑戰,不至於捉襟見肘。”
李恪聽完,沉吟片刻,緩緩道:“青鸞副帥之部署,思慮周詳,深合兵家之道。然,恪所慮者,在於‘養’。如此龐大艦隊,日常維護、燃煤補給、官兵薪餉、港口修繕,皆是持續巨耗。五年建造之費或可籌措,然長遠維持之資,仍需未雨綢繆。須得讓這支艦隊,不僅能守土,更能‘生利’,至少部分反哺國用。”
他看向東方墨:“元首此前提及以艦隊保障貿易,威懾潛在對手,換取和平環境,此便是大利。或可更進一步,仿效當年‘墨城之盟’,以艦隊護衛為條件,與更遠方的國度建立穩定商路,收取合理護航費用,或參與利潤豐厚的遠洋貿易。”
東方墨微微頷首,對兩人的見解均表讚同。
“青鸞之策,可謂當下最優之選。李恪所慮,更是老成謀國。”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墨城港口依稀的燈火,以及更遠處無垠的黑暗大海,“然,我輩目光,尚需放得更遠。”
他轉過身,眼中仿佛有星辰閃爍:
“此‘鐵鯨’艦隊,非僅為殺伐之器,更乃文明之舟,開拓之翼。‘破曉計劃’探索未知,需強大艦隊護航;未來若發現適宜之地,艦隊便是移民拓殖之保障;我華胥之典章製度、格物之學,亦可隨艦影傳播遠方。以武止戈,以武護文,以武開疆,方是正途。”
他回到案前,語氣沉靜而充滿力量:
“待五年後,鐵鯨成群,蹈海之日,我華胥之聲威,將非任何海上力量可輕易撼動。屆時,我們所擁有者,非僅一支無敵艦隊,更是一個以海洋為紐帶,聯通四方、繁榮共生的全新格局。眼前之投入,看似巨萬,然相較於所能開創之未來,不過九牛一毛。”
“此非窮兵黷武,”他再次強調,目光掃過青鸞與李恪,“實乃以武止戈,為華胥之開拓與萬世之生存,贏得必須的空間與尊嚴。”
書房內,燭火將三人的身影投在牆上,仿佛與那海圖上的疆域融為一體。這場深夜密談,不僅明確了未來艦隊的運用方略,更將“鐵鯨計劃”提升到了承載華胥國運與文明使命的戰略高度。遠略已定,深謀已成,隻待那鋼鐵巨鯨成群入海,將這宏圖化為波瀾壯闊的現實。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