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評測媒體,顧名思義,就是給遊戲打分的。
不過這個打分,可不簡單。
與玩家之間的評分不同的是,媒體的評分,或多或少會影響到遊戲的銷量跟口碑。
一旦某款遊戲被打了高分,那麼除了本身質量過硬外,再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在為拿獎做準備了。因為銷量肯定會高!
而要是有遊戲被打了低分,除了真的因為質量不行而泯然於眾人外,銷量多半會達不到發行商的預期。
所以,當這種評分行為漸漸能夠影響市場和銷量時,那金錢的交易,便由此滋生。
你遊戲做的爛想打分?
沒關係,錢到位,我給你高分,黑紅也是紅。
你遊戲做的好想打分?
懂我意思嗎?(摩挲指尖)
什麼?你不懂?
那不好意思了,你這遊戲不行啊。
你遊戲挺一般的想打分?
懂規矩嗎?(瘋狂暗示)
什麼?錢不夠?
我先給你打低分,回頭錢到位了我們再編個理由改高分。
放心,不要擔心沒人買,玩家很多,冤種也多。
...
於是,遊戲史上便發生了多起好遊戲被打了低分,或者低分遊戲途中改為高分的情況。
至於爛遊戲打高分的,不多見。
顯然,他們這些媒體要是要點臉的。
或者說,演一演,不要那麼明顯。
接著,當這種產業誕生後,媒體機構也開始一家一家的冒了出來。
賺錢嘛,不磕磣。
因此,評測機構的數量在全球範圍內稱得上是多如牛毛了。
但如果以‘專業’和‘權威’來分類的話,那多如牛毛,就會變成九牛一毫。
而這部分,幾乎都是國外的評測機構。
國內的,僅有一家,且還是自媒體形式的,地位在‘多如牛毛’這個範圍之中。
因此,哪怕這一家自媒體評測機構多麼的客觀,多麼的專業。
也不足以讓玩家們有參考性。
而全球最大,流量最高的阿美瑞卡評測機構CA,反倒是玩家群體的首要參考對象。
當然,那是曾經。
現在的CA,已經顯得不那麼專業了。
因為他們在近幾年來屢次翻車。
甚至還爆出了兩起‘實習生錯誤打分’的業界笑話。
其實大家懂得都懂,所謂的實習生打分,就是個借口理由罷了。
真實情況,就是錢沒到位,被打了低分。
不過即便是鬨了笑話,CA還是靠著自身的資曆和人脈關係穩坐全球第一的權威寶座,其地位至今無人撼動。
哪怕玩家們逐漸不再將其評分作為參考,對他們來說也無妨。
生意嘛,有錢就行。
玩家在不在乎,能給我生錢嗎?
所以,隨著CA翻車事件(錢沒給夠)越來越多,一句‘CA就是個笑話’在國內玩家圈廣為流傳。
可如今,對於《收容失效》這款遊戲,玩家們還是很期待各大媒體到底是怎麼看待的。
畢竟這款走向世界的國產遊戲,他們還是很挺關注的。
畢竟前一個《天空之山》已經口碑銷量雙豐收了。
那麼《收容失效》對比起前一個遊戲而言,誰的評價更高呢?
於是,作為遊戲資訊急先鋒的第四天災俱樂部,早就在當天晚上把各大媒體機構的評測貼了出來,讓玩家們能一眼看到。
首先就是永遠不會缺席的CA,他們給《收容失效》打出了...5.9分?
阿勒?
怎麼肥四!?
6分都沒有?
之前《天空之山》可是打了足足9.8的高分啊!
怎麼這次《收容失效》隻有5.9分了?
玩家們愕然的同時,連忙看向了具體評測內容。
優點:
+畫麵質量非常具有前沿性
+時刻令人緊張不安的氛圍
+超高且難以置信的自由度
+角色的演出效果精彩絕倫
缺點:
怪物的AI令人頭疼
地圖過於寬曠,探索性不高
武器的存在並未展現出它的重要性
隨機事件頻繁且使人厭倦
潛行要素大於生存要素
容易迷路
評分:5.9
(一般)
阿這...
不會吧?
唯一遊戲翻車了?
遊戲做崩了?
NO!
不信邪的玩家們紛紛滾動鼠標,往下看CA的評語。
果然,在評分的下麵,還有長字點評。
簡單來看,意思就是:
遊戲做得很好,可我玩的很累。
怪物AI過高,全程玩的疲憊。
氛圍渲染到位,娛樂體驗乏味。
道路四通八達,探索使人反胃。
槍械種類多樣,效果全都一樣。
本是生存玩法,結果隻剩身法。
劇情生澀隱晦,體驗過於絕望。
遊戲本質偏離,理應重視感受!
嘩——!
想不到CA居然這麼點評,遊戲真的做崩了?
還是唯一遊戲的發行商無限網娛錢沒給夠?
等一下!
遊戲會不會真的做崩了?
因為這一次製作組的預告是CG預告,而不是實機預告,會不會真的做崩了不好意思放出來?
但這不應該啊...
他們可是做出了《天空之山》這種稱霸恐怖市場的開發組啊,怎麼會在《收容失效》裡翻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