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紙草的種子隨風落在了回聲穀。這裡的山民靠喊山交流——山穀裡回聲很大,一句話能在岩壁間撞出好幾聲回響,久而久之,他們說話都帶著獨特的韻律,像在唱歌。
奇怪的是,糖紙草在這裡紮根後,竟跟著山民的調子“學說話”了。每當山民對著山穀喊“收工咯——”,光絲就會跟著閃爍,把“收工咯”的聲波變成光紋,在岩壁上晃出對應的節奏;有人喊“吃飯啦——”,光帶就會往灶台的方向聚攏,像在幫忙招呼人。
“這草成精啦!”山民們又驚又喜,乾脆把想說的話對著糖紙草喊,光絲會把聲音“記”下來,等晚歸的人回來,光帶就會重複晃出那些節奏,像在傳遞消息。
失明的小男孩聽說了,特意讓阿念帶他去回聲穀。他把耳朵貼在糖紙草的葉片上,當山民喊“明天采蘑菇——”時,他突然笑了:“它在說‘明天采蘑菇’,聲音軟軟的,像被光包著。”
阿念驚訝地睜大眼睛:“你怎麼聽出來的?”
“光在抖呀,”男孩輕輕摸著葉片,“每個字的抖法都不一樣,‘采’的時候抖得快,‘菇’的時候抖得慢,像在跟我打招呼呢。”
周明用儀器記錄下這一現象:糖紙草能將聲波轉化為光粒振動頻率,不同的音節對應不同的振動模式,就像自然形成的“光語密碼”。他試著讓山民喊出複雜的故事,光帶果然隨著情節起伏閃爍,連對話裡的情緒都能通過光的明暗傳遞——講到開心處,光帶亮得刺眼;說到難過時,光粒就變得忽明忽暗,像在歎氣。
“這簡直是活的‘光語錄音機’!”周明興奮地調整儀器,“如果能破解這些振動模式,以後光網就能直接傳遞聲音了,哪怕遠在千裡,也能靠光帶‘說話’。”
秦老聽說後,特意帶著秦曉的日記來回聲穀。他對著糖紙草念起日記裡的句子:“今天的星星草又長高了,光落在上麵,像撒了把碎金子……”光帶立刻跟著晃出溫柔的節奏,仿佛秦曉的聲音透過光傳來。老人眼眶一熱,喃喃道:“曉丫頭,你看,草都記得你的話呢。”
火狐在回聲穀裡跑得更歡了,它對著糖紙草“嗷嗚”叫了一聲,光帶立刻晃出一串活潑的節奏,像在回應它的撒嬌。它乾脆趴在光帶旁,看著光粒隨著山民的歌聲跳動,尾巴甩得歡快——這裡的光會“說話”,比翻譯機還熱鬨呢!
林羽在《星草劄記》裡畫下跳動的光帶,旁邊寫著:“原來光真的會說話,它們藏在草葉的振動裡,藏在山穀的回聲裡,藏在每個用心傾聽的人心裡。糖紙草不是成精,是把萬物的聲音,都釀成了光的模樣呀。”
遠處的光網還在延伸,糖紙草的種子乘著風,往更深的山穀飛去。它們要去記錄更多的聲音,把山民的吆喝、孩子的笑聲、甚至風吹過樹林的呼嘯,都變成光的語言,讓光網不僅能傳遞光,更能傳遞那些藏在話語裡的溫暖與牽掛。
喜歡骨戒:剩餘壽命730天請大家收藏:()骨戒:剩餘壽命730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