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網覆蓋光海的那天,恰好是光帶首次在黑風穀亮起的第三年。周明提議,把這一天定為“光的紀念日”,讓所有被光網連接的人們,一起慶祝這場跨越山海的相逢。
消息傳開,各地都開始籌備慶祝活動。黑風穀的秦老帶著山民們釀了新的光粒酒,酒壇上貼著雙生草的圖案;沙漠的巴圖部落紮起了光紋帳篷,氈毯上繡著光稻和駱駝的紋樣;雪山的紮西戴著冰光草編的花環,牽著犛牛往廣海的方向趕;海邊的漁民們則準備了最肥美的海產,要用光紋潮汐帶來的饋贈招待客人。
紀念日當天,光網的每個角落都亮了起來。從雪山的銀藍光紋,到沙漠的金紅光帶,從山穀的雙生結,到光海的潮汐紋,所有光紋都在同一時刻閃爍,像無數顆心在同步跳動。
主會場設在光海的沙灘上,用珊瑚石搭起的舞台纏著七色光絲,背景是光河入海的壯麗景象。周明站在台上,看著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們聚在一起,突然覺得眼眶發熱——三年前那個在黑風穀調試光帶的青年,從未想過光會走到今天。
“我們來自雪山、沙漠、山穀、海邊……”周明的聲音通過光語翻譯器傳到每個人耳中,“以前,我們說著不同的話,過著不同的生活,像散落在大地上的珠子。但現在,光帶像條線,把我們串成了項鏈,掛在地球的脖子上。”
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不同語言的歡呼交織在一起,光粒在人群頭頂聚成朵巨大的花。
慶祝活動開始了。秦老帶著山民們跳起了豐收舞,光粒隨著舞步在他們腳邊跳躍;巴圖的侄子表演了馬上射箭,箭矢上纏著光絲,射中靶心時爆發出金色的光霧;紮西的小女兒和巴圖的小兒子手拉手,用各自的語言合唱了首關於光的歌,光帶把他們的聲音轉化成和諧的旋律;海邊的漁民們則拉起了巨大的漁網,網裡不是魚,而是無數隻光紋漂流瓶,打開後飛出串串光字,寫滿了各地人們的祝福。
失明的小男孩被請到台上,他摸著光帶的光粒,輕聲說:“我看不見光,但我能摸到它的暖,聽到它的笑,聞到它帶來的花香和魚腥味。”他頓了頓,笑得格外燦爛,“光讓我知道,世界很大,好人很多,我們都在一起。”
光帶突然亮起,把男孩的話轉化成光紋,傳遍了光網的每個角落。雪山的冰光草輕輕搖曳,沙漠的光稻發出沙沙的聲響,光海的浪尖泛起更亮的光,像是在回應他的話。
火狐成了紀念日的“明星”。它脖子上係著七色光紋的綢帶,被孩子們輪流抱著合影。當它被放到台上時,竟對著光帶叫了兩聲,光語翻譯器顯示:“本狐守護光網三年,該漲工資了!”引得全場哄堂大笑。
傍晚的篝火晚會,光海的潮汐變成了金色,與岸邊的火焰交相輝映。人們圍著篝火跳舞,光粒在他們之間傳遞,像個溫暖的接力棒。秦老的光粒酒、巴圖的烤全羊、紮西的酥油茶、海邊的烤魚……不同地域的美食擺在一起,光紋在食物上流轉,像場舌尖上的光網盛宴。
周明看著這一切,突然明白光網最神奇的地方,不是能傳遞能量,不是能翻譯語言,而是能讓原本陌生的人,像家人一樣圍在同一片光裡,分享同一份暖。
深夜,紀念活動接近尾聲。所有人都來到光海的岸邊,往海裡放起了特製的“紀念漂流瓶”——裡麵裝著各地的土壤、海水、草種,還有一張寫著自己名字的光紋卡片。
當漂流瓶順著光紋潮汐漂向遠方時,光帶突然在海麵上織出四個巨大的光字:
【我們在一起】
林羽在《星草劄記》的最新一頁,畫下了這四個光字,旁邊是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們手拉手的剪影,火狐的紅毛在人群中格外顯眼。她寫下:“所謂紀念日,不是為了記住某一天,是為了記住光教給我們的事——山海再遠,也擋不住想靠近的心;語言不同,也藏不住共通的善意;所有平凡的我們,都能因為一束光,成為彼此的家人。”
光的紀念日結束了,但光的故事還在繼續。第二天清晨,光紋潮汐帶來了新的漂流瓶,裡麵裝著顆來自異國的種子,光紋顯示:“我們也想加入光網,可以嗎?”
周明笑著在光腦上回複:“光的大門,永遠為願意分享溫暖的人敞開。”
光帶在海麵上輕輕晃動,像在說:下一個三年,我們還要一起,把光的故事,說給更遠的人聽。
喜歡骨戒:剩餘壽命730天請大家收藏:()骨戒:剩餘壽命730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