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在巡捕房那間熟悉的辦公室內,韓笑和林一複盤了整個案件。桌上散落著卷宗,煙灰缸裡堆滿了煙頭。
“我們抓住了一個凶手,破獲了一起謀殺案,”
韓笑的聲音帶著疲憊,更帶著凝重,
“但卻感覺放走了一條更大的魚,打開了一個更危險的潘多拉魔盒。”
林一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目光異常嚴肅:
“‘青瓷會’……這次他們甚至沒有直接出手,隻是提供了些許‘便利’,
就借助一段世仇,幾乎完美地實現了目標。
這種‘借刀殺人’、‘資本運作’的模式,比直接的暴力暗殺更可怕,
因為它更隱蔽,更‘合法’,破壞力也更大。我們的對手,進化了。”
韓笑走到那張巨大的上海地圖前,手指劃過蘇家產業所在的位置:
“以前,我們在暗處,他們在更暗處。現在,他們似乎開始從陰影中走出來,
但換上了一副‘商業’的麵具。戰場,從街頭巷尾、密室暗室,
轉移到了交易所、董事會、報紙頭條和經濟法案的角力場上。
這裡的規則更複雜,武器更無形,但生死同樣一線牽。”
他們都意識到,未來的鬥爭將更加艱難。他們需要新的知識、新的武器法律、金融)、
新的盟友正直的工商業者、有遠見的政府官員),甚至需要改變自身的行動模式。
蘇鴻昇的葬禮在一個陰雨綿綿的下午舉行,場麵隆重而哀戚,
但知情者都能感受到那浮華之下的空洞與寒意。
葬禮結束後,蘇公館大門緊閉,謝絕一切訪客。
蘇家這座曾經在上海灘顯赫一時的商業巨輪,
在經曆了這場致命的風暴後,雖未沉沒,卻已千瘡百孔,前途未卜。
安全屋內,冷秋月合上了韓笑送來的最後一份情況通報。
她拿起鋼筆,在筆記本新的一頁上,用力寫下了幾個關鍵詞:
蘇家實業
朱雀控股
資本兼並
經濟命脈
隨後,她在這些詞的周圍,畫上了一個巨大的問號,又用筆重重地在這個問號上圈了幾圈。
問號之下,是已然明朗的危機,也是即將開始的、新的征途。
窗外的雨聲淅瀝,仿佛為一段舊案的終結奏響挽歌,
又仿佛在為一場新的、更加隱秘宏大的對抗,敲響進軍的序曲。
暗夜依舊漫長,但獵手們,已經調整了瞄準鏡,對準了下一個、更龐大也更隱蔽的目標。
蘇家血案的塵埃,在法律層麵看似落定,但其激起的漣漪,
卻在這座遠東巨埠的深層暗流中,持續擴散、發酵。
上海灘的輿論,在官方有意的引導和民間無儘的想象中,
逐漸從“豪門喋血”的獵奇,轉向了對巨富家族命運無常、世道險惡的唏噓與警示。
報紙上的熱炒漸漸降溫,被新的社交醜聞或時局評論所取代。
然而,在那些能夠觸摸到這座城市真實脈搏的少數人感知中,
一種更龐大、更無形的壓力,正隨著黃浦江上濕冷的霧氣,悄然彌漫開來。
法租界邊緣,那間與世隔絕的安全屋內,時間以另一種方式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