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巧合,這是被提前寫進歌裡的審判。”
“程雪每說一句,都像在給這首歌打節拍。”
有人做了個動態圖:程雪的嘴一張一合,配上《鏡淵》的旋律,居然嚴絲合縫,像v官方對口型。
更絕的是,有技術流扒出程雪刪除的直播回放緩存,發現她在說“情緒堆砌”時,背景音樂恰好是《靜默回響》的片段,而她自己完全沒意識到——她攻擊的,正是她潛意識裡模仿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輿論瞬間翻轉。
“原來她才是那個被情緒操控的人?”
“林清歌根本沒回應,但她用一首歌讓程雪的所有話都變成了和聲。”
“這已經不是反擊了,這是降維打擊。”
林清歌看著數據飆升,手指無意識摩挲著右耳。耳釘還在,但不再發燙。她沒笑,也沒說話,隻是把《鏡淵》的工程文件另存了一份,命名為“鏡像回收記錄01”。
她知道,程雪不會善罷甘休。
但也沒關係。
她已經找到了新的戰鬥方式——不用嘴,不用熱搜,不用解釋。她用旋律寫判決書,用節奏定罪,用和聲執行。
她的作品,就是她的法庭。
手機突然震動。
一條私信彈出,id是“鳶尾標本收藏家”,頭像是個八音盒的剪影。
內容隻有一句:
“你以為你贏了?你隻是把我關進了鏡子裡。”
林清歌盯著那句話,沒回。
她點開對方主頁,最新動態是一張照片:一隻右手正撕扯指甲邊緣,皮膚泛紅,血絲隱約可見。發布時間是三分鐘前。
她沒關頁麵,而是把這張圖拖進情感引擎,啟動情緒反推模式。
係統分析三秒,跳出結論:【當前情緒狀態:失控邊緣,伴隨自我傷害傾向,建議介入乾預】。
她冷笑一聲,把圖保存,新建文件夾,命名為“程雪行為日誌”。
然後,她打開新文檔,敲下第一行字:
“新歌標題:《碎鏡者》。”
光標在句號後閃爍。
喜歡重生後我靠寫歌爆火全網請大家收藏:()重生後我靠寫歌爆火全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