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真正的創作嗎?”她看著程雪,“不是複製,不是模擬。是明明疼得想哭,還是想把聲音唱出來。”
她開始唱第二遍。
這次沒看譜,也沒數拍子。她想著那個陽台,想著媽媽拍背的節奏,想著她咳著還要笑出聲的樣子。
聲音越來越穩。
終端數據瘋狂跳動:【童年記憶坐標鎖定:北緯31.23,東經121.48,時間戳:2008年12月24日2117】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母愛象征物識彆:非物品,為‘68次分鐘的安撫節奏’】
【首作基頻匹配:《媽媽的藍玫瑰》副歌延音,0.87秒,共振值89.7】
【三重編碼初步閉合,等待最終情感注入】
林清歌喘了口氣,額頭有冷汗滑下。她伸手去拿數據芯片,準備輸入。
“等等。”陸深突然出聲,“還差一個維度。係統提示‘創作者的原始情感回聲’必須包含‘未被預設的變量’。”
“什麼意思?”
“意思是……”陸深盯著屏幕,“你得證明,那段記憶裡的你,是自由的。不是程序,不是實驗體,是一個會自己決定‘現在要唱歌’的人。”
林清歌愣住。
她翻遍所有作品,從第一首童謠到最新未發表的《致不在場的母親》,每一首都被係統標記為“符合原始旋律種子觸發模型”。
沒有例外。
“難道……”她聲音有點啞,“我真的從來沒自己寫過歌?”
程雪在門口輕笑:“你終於明白了。”
林清歌低頭看著手裡的芯片。忽然,她想起什麼。
她調出《媽媽的藍玫瑰》原始錄音文件,放大開頭空白段。在“一二三四,音符跳舞啦”之前,有一秒的靜默。她把這段靜默單獨提取,做頻譜分析。
屏幕上跳出一個極微弱的聲波。
是呼吸聲。
她的呼吸聲。
但在那之前,還有一聲極輕的——“嗯”。
不是媽媽的回應。是她自己,在錄音開始前,小聲對自己說:“我要唱了。”
那一秒,沒有指令,沒有芯片觸發,沒有實驗參數。
隻是一個六歲的小女孩,決定要唱歌。
林清歌把那段“我要唱了”的呼吸聲,疊加進三重編碼的最後一位。
係統靜了一秒。
然後,彈出新提示:【檢測到未預設情感變量,原始創作者身份驗證中……】
進度條開始緩慢上升:10……35……60……
程雪的臉色變了。她猛地合上八音盒,轉身就走,門在她身後重重關上。
林清歌坐在控製台前,左手還按著右耳耳釘。她輕聲說:“媽媽,我開始記得了。”
終端的藍光有節奏地閃爍,像在回應她。數據流緩緩流動,映出她和母親曾經坐過的位置,在牆上重疊成一片影子。
她抬起手,芯片對準接口。
喜歡重生後我靠寫歌爆火全網請大家收藏:()重生後我靠寫歌爆火全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