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最後選擇的人,是機械設計方向的梁天成教授。
“雖然是設計,但也不是完全不製作啊,所以我覺得這個應該更合適。”
“你是覺得更全麵吧!”
“而且梁教授還是我們工程學院的副院長,本事那可大了!”
林宇和朋友們聊天的時候,說了自己的選擇,然後就被人吐槽了。
林宇嘿嘿一笑:“看破彆說破嘛!”
而且這些理由,其實都有的。
大家也沒有揪著這個說的想法,而是繼續聊起了各自接下來的路。
他們雖然本科學的是同一個專業,但如果繼續往下讀研究生的話,碩士期間跟著的導師就特彆重要了。
“我明顯是更偏向於材料方麵的,但不是完全材料方向,而是走機械需求的材料製作,所以我自然還是往這邊發展了。”
大一就有了可以被國家收走的成果的秦遠意這麼說,林宇是絲毫不意外的。
而其他兩個人的選擇,林宇也都猜到了。
“我就直接搞電路設計製造了,之前我們做真空包裝機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在這方麵感興趣。”
翟冰鬆的選擇很明顯。
申浩則是選擇了機械自動化。
“我覺得你廠裡的生產線,還挺有意思的。”
他這麼一說,林宇也點了點頭。
是挺有意思的。
雖然看上去也就是一堆部件拚湊成的,但實際上這裡帶著很多後世才有的機械製造思維。
所以明明看上去普通的東西,卻那麼好用。
因為有這麼一個“引子”,申浩才選擇了自動化。
讀書的時候,越往上讀,隻會越專。
大學期間的專業,就偏向於某方向。
而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則是再專精其中一個小方麵。
如果是博士的話,甚至可以專攻某個點。
大家都是本校保研的,比較好弄。
畢竟導師們已經給他們上了幾年課了,對本人還是有所了解的,不會因為書麵成績之類的,對他們有什麼錯覺。
這樣的師生,才能和諧。
不然你書麵成績那麼好,結果收進來是個隻會書麵考試的,那導師能給自己氣死。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導師更偏向於收本校生的原因。
跨考難度高,也不是完全沒有理由的。
做好了決定之後,林宇很快就和梁天成教授那邊對接好了,兩邊把手續辦好之後,這個讀研的事情,就算是塵埃落定了。
等到全都敲定,確定不會有什麼情況了之後,林宇才打電話跟家裡說了這個情況。
“爸媽,我這邊定了要讀研了,之後還得讀至少三年碩士研究生。”
“研究生?兒子你不錯啊!”
林建國聽完立刻就樂了。
“是本校讀研嗎?還是去其他地方?”
周秀蘭則是追問起了具體情況。
林宇就當沒聽見老爸的話,直接開始回答自家親媽:“我讀的本校的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的導師是梁天成教授。”
梁天成教授到底什麼情況,夫妻兩個都是完全的門外漢,自然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