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碰了碰寶寶的小手,軟軟的、暖暖的,心裡瞬間被填滿了。
下午,陸琪也特意趕了過來,手裡還提著給大嫂買的補氣血的紅棗和枸杞。
一進病房,她就湊到寶寶床邊,眼睛亮晶晶的:“這就是侄子侄女吧?好可愛啊!比張凡發的視頻裡好看多了!”
張凡在旁邊不服氣:“我發的視頻怎麼了?那是他們最真實的樣子!”
眾人都被逗笑了,病房裡的氣氛一下子輕鬆起來。
聊著聊著,就提到了給寶寶起名字的事。
大嫂靠在床頭,笑著說:“這兩天淨想著寶寶了,還沒來得及起名字呢,你們給想想?”
張平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說:“我文化水平不高,起不出好聽的名字,還是你們來。”
老爸也擺擺手:“我這輩子就跟海打交道,起名字這事我不在行,彆耽誤了倆孩子。”
老媽想了想說:“要不問問孩子爺爺?他是咱們家最有文化的,以前還當過教書先生,起的名字肯定有寓意。”
張凡和陸琪都點頭讚同:“這個主意好!爺爺起名字靠譜!”
張平也笑著說:“對,等芳出院回家,咱們就去跟爺爺說,讓他給倆孩子起個好名字。”
陸琪抱著繈褓裡的女寶寶,輕輕晃了晃:“那咱們先給他們起個小名吧?不然總‘寶寶寶寶’地叫,分不清誰是誰。”
張凡眼睛一亮:“我來!男孩叫‘小海浪’,女孩叫‘小貝殼’,跟咱們的海多配!”
老媽笑著拍了他一下:“你這孩子,就知道海,不過倒也親切。”
大嫂也點點頭:“挺好的,小名就叫這個,聽著就有咱們海邊的味道。”
病房裡歡聲笑語不斷,兩個小小的寶寶在繈褓裡安安穩穩地睡著,偶爾咂咂嘴,像是在回應大家的熱鬨。
又過了一個星期,大嫂終於康複出院。
張凡開著車把娘仨接回家,老媽早就把房間收拾得乾乾淨淨,鋪好了柔軟的褥子,還提前熬好了小米粥。
一進家門,老媽就忙前忙後,一會兒給大嫂蓋被子,一會兒又去查看寶寶的繈褓,開啟了“月子保姆”的模式。
嘴裡還不停念叨:“月子裡可不能著涼,得多喝補湯,我給你燉了烏雞湯,等會兒就喝。”
張凡倒成了“專職逗娃員”。
沒事就圍著寶寶的小床轉,一會兒戳戳“小海浪”的臉蛋,一會兒捏捏“小貝殼”的小手。
嘴裡還絮絮叨叨:“小海浪快長大,小叔帶你出海釣魚;小貝殼要乖,小叔給你撿最漂亮的海螺。”
老媽端著雞湯出來,看見他湊得太近,忍不住拍了下他的後背:“你輕點折騰孩子,他們還小呢!整天圍著寶寶轉,不如幫我摘摘菜、洗洗碗,彆光動嘴不動手。”
張凡吐了吐舌頭,趕緊跑去廚房幫忙,心裡卻還惦記著小床上的兩個小家夥。
喜歡辭職回家上山下海請大家收藏:()辭職回家上山下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