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握著筆,沉吟片刻後在筆記本扉頁寫下“張家村發展計劃”幾個大字,隨後開始逐條梳理。
第一步,聚焦村莊基礎設施建設。
先從環境整治入手,組織村民清理海邊垃圾,在村口和主乾道旁種上耐鹽堿的綠植。
接著推進道路硬化工程,把通往沙灘的小路和村內主乾道都鋪上瀝青,同時擴建停車場,增設旅遊廁所。
最後啟動新沿海民宿項目,結合漁村特色設計戶型,保留老漁船、漁網等元素,讓民宿既有漁家風情又不失現代舒適。
第二步,完善農業漁業公司。
漁業方麵,統計村裡漁船數量和漁民需求,統一采購新的捕魚設備,組織漁船編隊出海,提高捕撈效率。
儘快建設海產品暫存點,前期先對接現有海鮮市場保證銷售,等資金充足後建一座冷庫,實現從捕撈、存儲到直銷的全鏈條把控,減少中間環節損耗。
農業方麵,擴大蔬菜大棚規模,引進優質菜種,用定海珠靈泉水試種,提升蔬菜品質,同時開拓線上銷售渠道,把琴島的新鮮蔬菜銷往周邊城市。
第三步,平衡環保與開發。
後山部分規劃為生態觀光區,保留原有植被,修建木棧道和觀景台,嚴禁過度開發。
水潭周邊打造休閒垂釣區,投放適量魚苗,供遊客體驗垂釣樂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海上樂園建設則要嚴格評估環境影響,以“輕開發、重體驗”為原則,設置摩托艇、海上自行車等低汙染項目,同時配套救生和環保設施,確保開發與環保兩不誤。
第四步,發展海上養殖。
利用張家村周邊海域的優勢,劃分養殖區域,試點養殖扇貝、牡蠣等海產品,以及其他高級海產品飼養。
邀請水產專家指導養殖技術,采用生態養殖模式,避免海水汙染。
待試點成功後,帶動村民加入,形成規模化養殖基地,打造“琴島生態海鮮”品牌。
五步,也是最核心的一步,推進定海珠生態完善。
這部分隻能悄悄進行,他計劃定期往空間裡引入新的海洋生物和植物,豐富生態係統。
繼續培育靈泉周邊的植被,嘗試用靈液改良空間土壤,讓果樹和農作物長得更好。
同時觀察七色藍魔鬼魚的生長習性,探索它們與空間環境的互動規律。
定海珠是張家村發展的“秘密武器”,隻有讓它持續保持生機勃勃,才能為琴島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助力。
寫完最後一條,張凡放下筆,揉了揉有些發酸的手腕。
看著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跡,他心裡充滿了乾勁。
雖然這個計劃任重道遠,但隻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落實,張家村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
他合上筆記本,嘴角帶著滿足的笑容躺回床上,這一次,沒一會兒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夢裡都是琴島熱鬨繁榮的景象。
喜歡辭職回家上山下海請大家收藏:()辭職回家上山下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