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點點頭,隨即又湊近了些,帶著期盼的眼神問道:
“對了凡子,這次見縣長,他具體咋說的?育苗池建設和縣裡的支持,都落實妥當了?”
張凡挺直身子,把縣長的安排一五一十地說明:
“縣長當場拍板給咱們申請鄉村振興專項貸款,利息是最低優惠;還說會派農業局的專家來村裡指導育苗池建設和養殖技術,後續和印尼合作的海關檢疫流程也會幫忙對接簡化,咱們隻管安心推進項目就行。”
“好!好啊!”
村長聽完激動得連連點頭,眼眶都有些發紅。
他抬手抹了抹眼角,感慨道,
“我活了大半輩子,守著這個村子幾十年,就盼著它能有今天這樣的光景。”
“以前看著年輕人一個個往外走,村子越來越冷清,心裡急啊!”
“現在好了,有了縣裡的支持,有你這麼個能乾的後生領頭,總算看到村子的希望了!”
張凡見村長動了情,連忙笑著打趣:
“村長,您這說的啥話!”
“您身子骨硬朗著呢,正是為村裡發光發熱的壯年,離‘老’還有十萬八千裡呢!”
“以後咱們一起把村子建設得更好,您還得看著咱們的海產品賣到更遠的地方去呢!”
村長被他逗得笑了起來,拍了拍張凡的肩膀:“你這小子,就會哄我開心!不過說得對,咱們一起加油!”
接下來幾天,張凡沒給自己安排緊湊的活兒,每天揣著空蕩蕩的口袋,慢悠悠地在村子裡閒逛,享受著這份難得的清閒。
村口的道路拓寬工程已經推進到一半,黃褐色的路基在陽光下延展,幾名工人正彎腰鋪設鋼筋,旁邊的攪拌機“轟隆隆”地運轉著,揚起細小的塵土。
張凡湊過去,遞給施工隊負責人一根煙,對方點燃吸了一口,拍著胸脯保證:
“凡子你儘管放心,按這進度,頂多半個月就能完工!”
“到時候這條寬寬敞敞的水泥路直通海邊,不管是拉建材還是遊客開車來,都方便得很!”
告彆施工隊,他又繞到海邊民宿的建設工地。
幾根碗口粗的鋼筋已經穩穩立在地基裡,返鄉青年張鵬戴著黃色安全帽,正站在高處指揮大家搭建腳手架,汗水順著他的臉頰往下淌,浸濕了胸前的工作服。
看到張凡來,張鵬扯著嗓子喊:“凡子,再過半個月主體框架就能搭好!到時候咱們再裝上落地窗,站在屋裡就能看海,肯定能吸引不少城裡遊客!”
張凡仰頭笑著點頭,目光掃過工地——有剛從電子廠回來的年輕人,正賣力地搬運木板;
有村裡經驗豐富的老工匠,在仔細校準腳手架的角度;
還有幾個婦女自發來給大家送水送點心,每個人臉上都帶著飽滿的乾勁,整個村子都洋溢著蓬勃的朝氣,再也不是以前那種年輕人走光後冷清沉寂的模樣。
畢竟老朱的施工隊人數有限,所以在村子裡也找了不少人。
張凡索性放慢腳步,沿著田埂小道走到育苗池施工地,這裡的熱鬨勁兒絲毫不輸其他工地。
李剛正和幾個年輕人一起扛著沉重的水泥袋,腳步穩健地走向攪拌機,汗水把他後背的衣服浸成了深色,緊緊貼在身上,卻絲毫不見疲憊。
“剛子,歇會兒再乾,彆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