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帶著前段時間總跟在孩子們身後、略顯靦腆的亞瑟也沒了動靜。
“這小子最近適應得咋樣了?”
張凡拍了拍腦袋,才想起上次出海前光顧著準備,忘了問依琳亞瑟的情況。
帶著幾分好奇,他沿著小路往村部方向走去,剛走到院門口。
就聽到裡麵傳來朗朗的讀書聲,稚嫩的嗓音整齊劃一,像一串清脆的風鈴。
張凡放慢腳步,輕輕推開虛掩的院門。
隻見院子裡擺著十幾張藍色小板凳,孩子們都端端正正地坐著。
手裡捧著翻舊的課本,小腦袋跟著朗讀的節奏微微晃動。
最靠裡的位置,亞瑟正挺直腰板坐著,手裡也捧著一本《論語》。
雖然聲音不大,但嘴唇卻跟著大家一起開合,眼神專注地落在書頁上,與之前那個怯生生的模樣判若兩人。
這時,依琳從村長辦公室裡走出來,手裡拿著一摞作業本,看到張凡,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快步走過來壓低聲音打招呼:“張凡,你怎麼過來了?”
“路過聽到讀書聲,過來看看孩子們。”
張凡笑著點頭,目光落在亞瑟身上,語氣裡滿是驚訝,“亞瑟這變化也太大了,居然能安安靜靜坐著聽課了。”
依琳臉上立刻露出自豪的笑容,湊近他小聲說道:
“可不是嘛!現在他跟村裡的普通孩子沒啥兩樣,每天天不亮就來村部等著張爺爺講課。”
“你都不知道,才一個多星期,他不僅能跟上朗讀的節奏,還能聽得懂張爺爺講的論語和詩歌,有時候還能舉手提問呢,學東西特彆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是不知道,他爺爺在德國知道亞瑟的變化有多高興!還非說有時間來看看!”
張凡忍不住讚歎:“果然高智商是會遺傳的,這孩子骨子裡就聰明,隻是之前沒適應環境。”
兩人並肩站在教室窗外,靜靜聽著屋裡的講課聲。
隻見張爺爺坐在講台中央的木椅上,手裡捧著一本泛黃的《論語》,花白的頭發梳得一絲不苟,鼻梁上架著一副老花鏡,聲音洪亮而溫和:
“今天咱們接著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啥意思呢?”
“咱們先拆開來想,‘學而不思’就是光讀書不琢磨,就像咱們漁民打魚隻撒網不看潮水,那能捕到魚嗎?”
孩子們紛紛搖頭,張爺爺又繼續說道:“那‘思而不學’呢?就是光琢磨不讀書,好比漁民知道潮水規律,卻不學會怎麼撒網,不也白搭?”
“所以啊,讀書和思考得結合起來,就像咱們打魚既要懂潮水,又要會撒網,這樣才能有收獲。”
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指在黑板上寫寫畫畫,將抽象的道理和孩子們熟悉的打魚場景結合起來,淺顯易懂。
張凡站在窗外,聽著爺爺熟悉的講解,兒時的記憶瞬間被勾起。
小時候,爺爺也是這樣在院子裡給他講論語,用漁船、漁網、海浪當例子,讓那些晦澀的文字變得鮮活起來,如今再聽,依舊覺得親切又深刻。
喜歡辭職回家上山下海請大家收藏:()辭職回家上山下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