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約定好第二天一早五點半在三叔家集合出發,張凡便轉身回家收拾進山的東西。
他從儲物間裡翻出那個陪伴自己多年的軍綠色背囊,拉開拉鏈,先鋪上一層防水布。
然後依次往裡裝——輕便的鐵鍋、搪瓷碗、不鏽鋼勺子,還有一小瓶花生油、一袋鹽和幾包調味料。
最後又從牆上摘下那把磨得鋒利的匕首和一把保養得很好的弩箭,仔細檢查了弩箭的彈性和匕首的刃口,確保使用順手。
收拾妥當後,他背著背囊來到老房子,跟正在院子裡喂雞的爸媽說了一聲。
爸媽對視一眼,媽媽擦了擦手,叮囑道:“進山可得注意安全,跟著你三叔彆走散了,山裡露水重,多穿件衣服。”
“這段時間你也挺累的,進山就當放鬆放鬆,彆太累著自己,早點回來。”
爸爸也在一旁補充:“讓你三叔多照看著點,遇到啥情況彆逞強。”
張凡一一應下,心裡暖暖的。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東邊的天空才泛起一抹魚肚白,鎮上的劉叔就開著一輛銀灰色的皮卡車來到了三叔家。
張凡早已背著沉甸甸的背囊在門口等候,背囊裡的鍋碗瓢盆碰撞著發出輕微的聲響;
劉叔穿著一件深藍色的中山裝,背上背著一個寬大的竹編藥簍,裡麵整齊地放著小鏟子、藥鋤、放大鏡和一些進山必備的急救藥品,比如止血粉、繃帶之類;
三叔也收拾妥當,獵刀斜挎在肩上,腰裡彆著匕首,手裡還拎著一個裝著乾糧和水的布包。
三人簡單寒暄了幾句,劉叔笑著說:“人齊了,咱們出發!”
隨後便上了車。
車子沿著村道行駛,很快就到了張凡家果園旁邊的路口,三人下車準備步行進山。
張凡轉頭看向果園旁的緩坡,隻見那裡已經拉起了藍色的圍擋。
圍擋上印著“梅高集團生物研究所建設項目”的字樣。
幾台黃色的挖掘機正在有條不紊地作業,轟鳴聲在清晨的空氣中回蕩,研究所果然已經開始動工了。
他忍不住感慨:“有錢辦事就是效率高,這才敲定合作沒幾天,就正式開工了。”
三叔和劉叔也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笑著點頭稱讚,三人隨後便踏著草葉上的晨露,朝著鬱鬱蔥蔥的山林深處走去。
收回目光,張凡看向三叔問道:“三叔,咱們這次進山的路線還是按以前的老路線來麼?”
三叔整理了一下背上的行囊,說道:“這次要找的草藥不少,有些還在深山裡頭,估計得半個月才能出來,就按以前的進山線路走吧,熟悉路況,安全也有保障,真要是遇到啥情況再臨時調整。”
張凡聽了,突然想起什麼,笑著打趣道:“那咱們可得繞開林溪那邊的觀察站,還有他們布下的那些紅外線攝像頭。”
“不然讓王教授和李教授發現咱們進山采草藥、抓野味,非得跟咱們急不可耐地理論不可,到時候又得聽他們講半天生態保護的大道理。”
喜歡辭職回家上山下海請大家收藏:()辭職回家上山下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