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審知那“巧思”之名帶來的微光,尚未能完全驅散軍中保守派係與士人階層投下的陰影,一個更為現實和緊迫的難題,便如同南國夏日驟降的暴雨般,轟然降臨在全軍頭上——後勤,這支數千人隊伍賴以生存的命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陷入枯竭。
大軍駐紮泉州城外已近一月,人吃馬嚼,每日的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原本依靠沿途繳獲和泉州方麵有限供給的糧草,眼見著就要告罄。更雪上加霜的是,為了維持王審知推行的衛生防疫措施,柴薪的消耗速度遠超以往,負責采伐的輔兵隊每日歸來時間越來越晚,帶回的柴薪卻越來越少,質量也越來越差——新砍的濕柴居多,需要暴曬多日才能使用,遠水難解近渴。
這日清晨,王審知照例前往中軍大帳參與晨議,剛至帳外,便聽見裡麵傳來王潮壓抑著怒火的低沉聲音,以及後勤官帶著哭腔的辯解。
“不足十日?你前日還報說能撐半月!這糧秣難道是自己長了翅膀飛了不成?!”王潮的指節重重敲在楠木案幾上,發出令人心悸的悶響。
“大帥明鑒啊!”後勤官伏在地上,聲音發顫,“實在是……實在是耗用太快!各部人馬,每日人畜所需已是定額,王參軍那邊每日煮沸飲水、消毒營具,所需柴薪又占了額外的一大塊……城外山林近處的乾柴早已砍伐一空,如今需到十裡之外砍伐,往返耗時,弟兄們疲於奔命,效率大減……加之近日又有幾場小雨,新砍的柴火更難晾乾……”
帳內的其他將領沉默著,但不少人的目光若有若無地瞟向了剛進帳的王審知,眼神複雜。那裡麵有著對糧草短缺的本能焦慮,也有幾分“看你出的好主意”的無聲埋怨。
王審知心中一沉。他知道防疫措施會增加消耗,卻沒想到形勢嚴峻至此,更沒想到這額外的消耗如此快就成了壓垮後勤的最後一根稻草。他立刻感受到了一道冰冷的目光,不用看也知道來自站在帳角陰影處的鄭玨。這位老儒生嘴角似乎噙著一絲冷笑,仿佛在說:看吧,你那些離經叛道的“巧思”,終將招致惡果。
王潮揉了揉眉心,臉上寫滿了疲憊與焦慮。他揮揮手讓後勤官退下,目光掃過帳內眾將,最後落在王審知身上,語氣沉重:“明遠,你都聽到了。防疫之事,成效顯著,我深知。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後勤崩壞,軍心一亂,縱有良策,亦無從施展。這柴薪之困,你……可有良策?”
這一刻,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王審知身上。有期待,有懷疑,更有冷眼旁觀等著看笑話的。
王審知深吸一口氣,知道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他上前一步,朗聲道:“兄長,諸位將軍。柴薪之困,其根源並非防疫之法,而在轉運之難與耗用之費。若能提升轉運之效,革新耗用之器,則此困可解,防疫亦可延續!”
“說得好聽!”一名掌管輜重的隊正忍不住嘟囔,“轉運靠得是人力畜力,還能飛出花來不成?”
王審知不慌不忙,轉向王潮:“兄長,可否將近日糧秣、柴薪轉運的記檔竹簡與我一觀?尤其是記載各隊耗時、耗力、損耗的部分。”
王潮雖不明所以,但還是點了點頭,示意親兵去取。
等待的間隙,鄭玨終於開口,聲音不高卻極具穿透力:“王參軍莫非又要施展‘巧思’,於竹簡數字間變出糧草柴薪來?”話語中的譏諷之意,帳內人人皆聞。
王審知平靜回應:“鄭先生,數據不會無中生有,卻能指明症結所在。找到症結,方能對症下藥。”
很快,幾大捆沉甸甸的竹簡被抬了上來。王審知毫不介意地蹲下身,就在大帳中央,將竹簡鋪開,目光迅速掃過上麵密密麻麻的記錄。帳內一時鴉雀無聲,隻有竹簡翻動的輕微嘩啦聲。將領們看著他時而凝神細看,時而掐指計算,神態專注,仿佛那些枯燥的數字蘊含著千軍萬馬。
這一刻,那個“善巧思”的王三郎形象再次凸顯出來。隻是這一次,他關注的不是疫病,而是更為枯燥卻也更為根本的後勤效率。
約莫一炷香後,王審知抬起頭,眼中已有光華閃動:“兄長,諸位將軍,症結已初步顯現!”
他拿起一根竹簡,指向上麵的記錄:“大家請看。輔兵營甲隊,昨日往返二十裡山路運柴,共用時六個時辰,實際運回乾柴僅十五擔。而輔兵營乙隊,往返同樣路程,用時五個半時辰,卻運回二十擔。為何有如此差距?”
眾將伸頭來看,果然如此。甲隊隊長臉色有些尷尬。
王審知又拿起另一卷:“再看糧秣轉運。從泉州碼頭庫房至我大營,同樣的路程,不同的輜重隊,損耗率竟能從半成到兩成不等!原因何在?”
他站起身,目光炯炯:“非是天時地利不同,亦非人力畜力有異。在於流程混亂,責權不清!有的隊伍裝車不得法,沿途顛簸灑落嚴重;有的隊伍路線選擇不佳,繞了遠路或路況崎嶇;有的隊伍途中休息次數與時間毫無規劃,拖延耗時;更有的隊伍,交接清點手續繁瑣重複,空耗時間!這些無形的損耗,日積月累,便是我軍後勤最大的漏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帳內一片寂靜。這些問題是長期存在的,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卻從未有人像王審知這樣,如此清晰直觀地用數據將其揭露出來。王潮的目光也變得銳利起來,他身體前傾,顯然被觸動了:“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需立新規,明職責,優流程!”王審知斬釘截鐵,“其一,繪製標準轉運路線圖,標明最佳路徑、休息點、水源地,各隊必須依圖而行。其二,製定裝載標準,不同物資采用不同捆綁加固方式,減少途中損耗。其三,規定每日核心轉運時辰,各隊接力傳遞,減少空等和交接耗時。其四,簡化交接手續,但需責任到人,凡有損耗,按規追責!”
他頓了頓,看向之前那位抱怨的輜重隊正:“這並非奇技淫巧,而是讓弟兄們的每一分氣力,都用在刀刃上!讓運回來的每一粒糧、每一根柴,都能真正入倉入灶!”
那隊正張了張嘴,最終沒再反駁,反而下意識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