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北望風雲_開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22章 北望風雲(1 / 1)

王審知那句“重整舊河山”的斷言,如同投入滾油的火星,瞬間點燃了節度使府議事堂內所有人的心緒。文武官員濟濟一堂,氣氛肅穆而熱烈,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曆史即將轉折的凝重與興奮。

“王爺!”資曆最老的將領之一,曾隨王潮起兵的張渠率先起身,聲音洪亮,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朱溫已死,中原無主,契丹南下!此乃天賜良機!末將請命,願率本部精銳為前鋒,北出武夷,直搗汴梁!解民倒懸,正位中原!”

他這番話立刻引來了不少軍中將領的附和,眾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亂世之中,開疆拓土,從龍之功,是每個武人最大的夢想。

然而,陳褚卻緩緩起身,持重地潑了一盆冷水:“張將軍忠勇可嘉!然,欲速則不達。如今汴梁雖亂,朱友珪、朱友貞兄弟鬩牆,但梁朝根基尚在,各地節度使擁兵觀望,絕非一戰可定。且契丹騎兵已入河朔,其來勢洶洶,絕非易與之輩。我軍若倉促北上,糧道漫長,孤軍深入,若被梁軍殘部與契丹騎兵前後夾擊,後果不堪設想!”

他轉向王審知,深深一揖:“王爺,臣仍堅持先前之議。當務之急,非急於出兵,而是‘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一則,鞏固我福建根本,使錢糧兵甲更為充裕;二則,檄文天下,揭露朱溫父子劣跡及其引契丹入室之罪,占據大義名分;三則,遣使聯絡中原心向漢室、不滿朱梁之勢力,暗中結盟,以待時機。”

魯震也悶聲開口道:“陳長史說得在理!咱們的新炮還在試造,用石炭的新高爐也才剛起地基,水師新艦還沒配齊……這時候衝上去,不是拿咱們好不容易攢下的家當去硬碰硬嗎?要打,也得等咱們的刀磨得更利些!”

文臣與武將,穩重與激進的觀點在堂上激烈碰撞。王審知端坐主位,麵色平靜地聽著雙方的爭論,手指無意識地在扶手上輕輕敲擊,並未立即表態。

這時,負責情報與內部安全的林謙站了起來,他的聲音冷靜而清晰,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王爺,諸位大人。剛接到北麵最新密報,情況或許比我們預想的更為複雜。”

堂內頓時安靜下來。

林謙繼續道:“朱友珪雖在汴梁登基,但號令不出宮門。朱友貞已聯合宣武軍節度使楊師厚,聲稱要‘清君側’,兵鋒直指汴梁。河北諸鎮,如魏博、成德等,態度曖昧,似有自立之意。而契丹騎兵……其先鋒已掠至邢州、洺州一帶,燒殺極慘,但主力並未繼續南下,似乎在觀望中原局勢,亦或是……等待後續部隊。”

他頓了頓,拋出一個更驚人的消息:“此外,據幽州眼線冒死傳訊,契丹主耶律阿保機,似乎亦有趁此良機,大舉南侵之意!其動員的兵力,恐不下十萬!”

“十萬?!”堂下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若契丹傾國而來,以如今中原分崩離析的狀態,誰能抵擋?

張渠等人的熱血也稍稍冷卻,麵露凝重。若中原直麵契丹兵鋒,福建此時北上,確實可能首當其衝。

王審知終於開口,聲音沉穩,壓下了所有的嘈雜:“諸位所議,皆有道理。張將軍求戰心切,是為國為民;陳長史老成持重,是為保全實力;林指揮使的消息,則讓我們看清了局勢之險惡。”

他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巨大地圖前,目光掃過中原、河朔,最終落在福建的位置。

“朱溫身死,中原大亂,契丹南下,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危機危機,危中有機。”王審知的手指重重地點在地圖上,“對於中原百姓而言,最大的‘危’是什麼?是戰亂?是割據?不,是胡騎南下,是神州陸沉!是衣冠墜地,文明傾覆之危!”

他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一種振聾發聵的力量:“而此刻,誰能站出來,抵禦胡虜,保全文明,誰就能贏得天下民心,占據煌煌大義!”

他環視眾人,目光銳利如刀:“我們現在出兵,是與朱友珪、朱友貞兄弟,乃至楊師厚等軍閥爭奪地盤,名不正言不順,反而可能陷入泥潭,為契丹所乘。但若我們暫不出兵,厲兵秣馬,廣發檄文,昭告天下,揭露朱梁罪狀,申明我福建‘驅除胡虜,恢複中華’之誌!同時,密切關注契丹動向,若其真的大舉南下,荼毒生靈……”

王審知停頓了一下,一字一句道:“那時,我福建水陸精銳,再高舉義旗,北上抗虜!我們打的,將不是爭奪地盤的軍閥混戰,而是保家衛國、存亡繼絕的正義之戰!屆時,中原民心向背,可想而知!那些還在觀望的節度使,那些心懷漢室的士人百姓,會如何選擇?”

一番話,如同撥雲見日,讓堂內所有文武都豁然開朗!就連最初主張立刻出兵的張渠,也陷入了沉思,隨即眼中爆發出更熾熱的光芒。王爺的目光,早已超越了簡單的攻城略地,直指天下人心與文明道統的製高點!

“王爺聖明!”陳褚率先躬身,心悅誠服,“如此,我福建進可為華夏屏藩,退可保自身無虞,更能收納天下民心!此乃王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對!咱們要打,就打最堂堂正正的仗!”魯震也揮舞著拳頭吼道。

王審知見眾人意見統一,便開始下達具體指令:

“陳褚,即刻草擬《討梁檄文》與《告中原百姓書》,曆數朱溫篡逆、苛政、引狼入室之罪,申明我福建尊王攘夷、保境安民之誌。通過一切渠道,廣傳中原!”

“林謙,加派精乾人員北上,不僅要監控各方勢力動向,更要密切關注契丹主力動向、兵力配置、後勤補給,我要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同時,設法接觸那些對朱梁不滿、對契丹有抵抗之心的勢力,傳遞我們的立場。”

“韓猛,水師繼續保持一級戰備,巡邏範圍可酌情延伸至長江口附近,威懾可能趁亂南下的海盜或不軌勢力,並保障與女真、高麗等地的海路暢通。”

“魯震,天工院所有項目,尤其是軍工相關,全力加速!新式火炮、鎧甲、艦船,我要在最短時間內看到成果!”

“張渠及各軍將領,加緊操練,完善北上作戰預案,尤其是如何應對契丹騎兵,要多做推演!糧草軍械,開始秘密向前線儲備點集結,但要隱蔽,不可張揚。”

一道道命令清晰明確,整個福建機器開始圍繞著“積勢待機,後發製人”的新戰略高速運轉起來。

接下來的日子裡,《討梁檄文》和《告中原百姓書》如同長了翅膀,通過各種渠道飛向中原各地。檄文文采斐然,義正詞嚴,將朱溫及其繼承者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而告百姓書則言辭懇切,描繪了福建的安定富足,表達了與中原百姓同仇敵愾、共禦外侮的決心。這兩份文書在中原引起了巨大反響,尤其是在契丹鐵騎肆虐的河北地區,無數流離失所的百姓和心懷故國的士人,將目光投向了南方。

北方的局勢繼續惡化。朱友珪與朱友貞的內戰正式爆發,汴梁周邊淪為戰場。而契丹騎兵在劫掠了邢、洺等地後,主力果然開始大規模集結,耶律阿保機的狼頭大纛已出現在幽州以北,南侵的意圖昭然若揭。烽火狼煙,籠罩了整個北中國。

泉州節度使府內,王審知每日都會站在那幅巨大的地圖前,聽著林謙送來的最新情報。他的麵色日益凝重,但眼神卻越來越亮。

“王爺,契丹前鋒已破易州,兵臨定州城下!定州節度使王處直告急文書雪片般飛往汴梁,但朱友珪兄弟自顧不暇……”林謙沉聲彙報。

王審知看著地圖上代表契丹兵鋒的紅色箭頭不斷向南延伸,沉默良久,緩緩道:“傳令,命韓猛水師,抽調‘定遠’、‘平海’二艦,輔以四艘‘海隼’,組成特混艦隊,由韓猛親自指揮,北上至登州今山東蓬萊)外海遊弋待命。”

“王爺,這是……?”陳褚有些不解。登州並非福建轄境,此時派艦隊前去,意圖何在?

王審知目光深邃:“登州隔海與遼東南島相望,亦是契丹可能從海路南下的跳板之一。艦隊屯於彼處,一可監視契丹海路動向,二可……接應可能來自河北的義士、流民,三可……”他頓了頓,聲音帶著一絲凜冽,“若契丹真敢荼毒過甚,我水師炮火,亦可讓其知曉,華夏並非無人!”

他轉過身,看著堂下肅立的文武重臣,終於說出了那句醞釀已久的話:

“告訴將士們,擦亮刀槍,備足彈藥。北上抗虜,或許……就在這個秋天了。”

喜歡開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請大家收藏:()開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七零惡毒女配搬空仇家 時光裡的細水流長 年代穿書之吃瓜群眾 快穿之蛇精的自我修養 帶超級空間,嫁軍官姐夫 她一出現,所有嘉賓全淪陷 末世囤貨求生記 末世:我挖寶求生 我,劉協,三造大漢 穿成農夫,從神箭手到大楚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