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萬源立於堂中,聲如洪鐘:“二位大人若已猜中謎底,隻需寫在手心示我,自有評判。”
謝真此刻心中了然,先前誤會了範離。趙萬源此人說一不二,謎題既是他所出,斷無提前泄露之理。
範離幾乎不假思索,這謎底他在樓下便已了然於胸。他提筆,毫不猶豫地在掌心寫下二字,抬手遞到趙萬源眼前。趙萬源目光一掃,微微頷首:“範大人已作答。狀元郎,可有答案?”
鄭知恩眉頭緊鎖,苦苦思索。那“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與“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在他腦中反複盤旋,卻如霧裡看花,始終抓不住關鍵。時間點滴流逝,盞茶功夫已過,他額角微汗,臉色漲紅,終是頹然一歎,拱手道:“趙大人此謎精妙絕倫,在下……才疏學淺,實在未能參透。”
趙萬源轉向範離:“範大人,請亮謎底吧。”
滿場目光灼灼,都想知道這難倒了狀元郎的謎題究竟是何答案。隻見範離將手掌緩緩向外翻開,掌心赫然寫著兩個墨跡淋漓的大字:猜謎。
“猜謎?”有人下意識念出聲。
心思敏捷者,對照謎麵,豁然開朗!
上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取其“犭”犬旁)。排除黑、白、紅、黃,與“犭”相配的便是“青”,合為“猜”字。
下聯:“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取其“訁”言旁)。“對東西南北模糊”——取其“迷”。言旁加迷,組成“謎”字。
二字相連,正是“猜謎”!這謎題本身,便是“猜謎”二字!
“妙!妙啊!”驚歎聲此起彼伏。
趙萬源毫不掩飾讚賞,朗聲宣布:“此局,準駙馬範離勝!”言罷對範離一拱手,麵無表情地回到座位。
鄭知恩隻覺臉上火辣辣地燒,仿佛被當眾抽了一記耳光。他僵立當場,羞憤難當,恨不得尋條地縫鑽進去。
範離卻渾不在意,抄起那壺碧露瓊漿,直接對著壺嘴便是一通豪飲。甘冽的酒液入喉,唇齒留香,一股暖流隨即在四肢百骸化開,說不出的舒泰。他內力深厚,此刻卻任由那醉意在體內奔湧,眼神漸漸迷離,顯出幾分狂態。
二皇子眼見自己陣營的鄭知恩顏麵儘失,心中亦是惱火,亟需挽回。他略一沉吟,開口道:“今日中秋佳節,明月當空。不如二位再以明月為題,各賦詩詞一首,也算應景雅事,如何?”
這簡直是給鄭知恩遞來的救命稻草!他方才在園中吟誦的那首詠月詩,可是博得滿堂彩的佳作!一股賭徒般的狠勁湧上心頭,暗忖:若能借此扳回一城,未必不能挽回頹勢!
“殿下提議甚好!”鄭知恩強壓心緒,假作凝思,負手踱了兩步,仰頭望月,帶著幾分刻意營造的悵惘,緩緩吟道:
“摘星樓上思悄然,月光如華水如天。同來看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詩作意境清幽,確屬佳作。廳內立時響起一片讚歎與掌聲。
鄭知恩此刻再不敢小覷範離,吟罷,強作從容地朝範離一拱手:“範大人,請。”
範離再次灌下一大口酒,腹中暖流更盛,酒意上湧。隻覺胸中萬丈豪情,聲音中帶著狂放不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僅僅上闕一出,整個摘星樓瞬間陷入一片死寂!那詞句仿佛帶著某種魔力,瑰麗奇幻,意境高遠,直叩心扉。眾人屏息凝神,唯恐錯過一字
範離身形微晃,醉態更顯,聲音卻愈發清朗,帶著穿透人心的力量: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彆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