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大衍周天(下)_諸位嶽父彆打了,公主已經懷孕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5章 大衍周天(下)(1 / 1)

範離平靜地聽完蘇文瑾的話,臉上從容的笑意反而更深了幾分。他抬手示意激動的範尋先彆急,自己則不緊不慢地走到大廳中央,目光掃過在場的人,坦然開口:

“蘇學士提到《周髀》,這當然是經典。但經典裡講的,也未必就全是永遠不變的真理。您說大地是平的,自古都這麼認為。那麼好,我有幾個簡單的問題,想請教您和各位。”

他稍作停頓,確保大家都在聽,然後清楚地說道:

“第一,如果大地是平的,又沒有邊界,為什麼我們往遠處看,總看到儘頭?

為什麼古人會說‘天涯海角’?如果地真的是平的無邊的,為什麼船走遠的時候,總是桅杆頂端最後消失?

為什麼不是整條船一起變小直到看不見?——這不像極船正在駛過一個巨大圓弧的另一麵嗎?”

樓裡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不少來自沿海或見過江河的人都不自覺點頭,露出思索的表情。

範離沒等蘇文瑾反駁,就接著說:

“第二,如果大地是平的,為什麼我們登高才能望遠?站在平地,能看到十裡;登上高台,就能看到百裡。如果地真是平的,就算站得再高,遠處的景物也隻會被更遠的擋住,視野怎麼可能大幅增加?”

這一點幾乎人人都有體會,質疑的聲音明顯低了下去。

“第三,”範離聲音更穩了一些,“太陽和月亮都是圓的,為什麼偏偏我們腳下的大地,就不能是圓的呢?”

“這……”蘇文瑾一時語塞,臉漲得通紅,竟接不上話。周圍那些原本附和他的人,也大多沉默下來,表情猶豫。

範離的三個問題像石頭投進水裡,在摘星樓裡掀起不小的波瀾。不少親眼見過行船的官員都愣住,喃喃自語“確實啊……總是先看見帆頂……”,這直觀的經驗讓他們第一次對“天圓地方”產生了動搖。而“登高望遠”更是每個人都體驗過,強大的說服力讓原本的質疑聲快速消退。最後“日月皆圓”的比喻,更是打破了眾人固有的思維,是呀,為什麼大地不能是圓的呢?有人開始思考。

楚國使團中有人交頭接耳,也有人陷入沉思。漢國這邊,李觀星忘了撚胡須,目瞪口呆地望著範離;工部的幾位官員麵麵相覷,彼此眼中都是驚駭。年輕的範尋則激動得幾乎控製不住。

蘇文瑾臉色一陣紅一陣白,顯然被範離這三個具體的問題問得有些難以應對,尤其是“船走遠時桅杆最後消失”和“登高望遠”,都是很多人親眼見過的,很難反駁。但他鑽研經典多年,信念根深蒂固,哪能輕易認輸?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定下心神,再次開口。這次他不糾纏細節,而是抬手指向樓外雖看不見卻人人心中存在的天空:

“範大人真是能言善辯!你這些話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其實都是唬人的!”蘇文瑾提高音量,想用氣勢壓人,“如果按你所說,大地是個圓球,懸在空中。那我問你——人怎麼能穩穩站在上麵不掉下去?這是第一點,完全違背常理,簡直荒謬!”

他停頓一下,看了看周圍人的反應,見一些原本動搖的人又露出懷疑的神色,心下稍安,繼續拋出他自認為最關鍵的問題,語氣更加嚴厲:

“第二,這一點你絕對沒法解釋!如果大地是圓球,怎麼會有春夏秋冬四季變化?怎麼會有南北冷熱差異?《堯典》上說: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這是天道運行,四季循環,各有其序,絲毫不亂!如果地是圓的,還在空中轉來轉去,怎麼可能有這麼規律的季節更替、節氣變化?難道太陽月亮星星都圍著你那個圓球轉嗎?這不是本末倒置、褻瀆天道嗎!”

蘇文瑾越說越激動,仿佛抓住了範離最大的把柄,聲音響徹整座樓宇。晝夜更替和四季輪回,確實是每個人最直接的體驗,也是“天圓地方”理論似乎最能自圓其說的地方。

範離卻依舊淡定,好像早就料到會有這個問題。他沒有直接反駁蘇文瑾引用的《堯典》,而是目光掃過桌案,最後落在一把用來煮茶的圓形陶壺上。他慢慢走過去,把壺裡剩的茶水倒乾淨,又拿過一盞明亮的油燈,放在桌子正中央。

“蘇學士問得好!晝夜交替、四季輪回,確實是天地的基本規律。”範離語氣平和而清晰,他托起那把圓肚茶壺,“這個壺的圓肚子,就像我們腳下的大地。”隨後,他點亮油燈,“這盞燈發光,就暫且當做天上的太陽。”

他一手平穩托著茶壺,讓壺身緩緩自轉。

“如果大地真像我說的,是一個圓球,而且不是靜止的,而是像這把壺一樣,每天自己從西向東轉一周……”他邊說邊讓茶壺勻速轉動,“那麼,對著燈的這一麵,是不是就是‘白天’?”壺的一側被燈光照亮。

“背對燈的這一麵,是不是就是‘夜晚’?”壺的另一側籠罩在陰影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樣周而複始,日夜不就自然交替了嗎?何必讓整個天空每天費勁地繞地球轉一圈?”

這個用日常茶具做的演示,比抽象的筆杆更直觀、更有衝擊力!那圓壺在燈光下明暗交替的景象,深深印入每個人的腦中。日夜交替,原來是這樣產生的,很多人的思路一下子被打開了!

“至於四季輪回,和南北冷熱的不同,”範離繼續演示,他保持茶壺自轉,但整個手臂開始以燈火為中心緩慢繞圈,同時,他巧妙地讓茶壺的壺嘴,始終保持指向同一個方向。

“如果大地在繞太陽公轉的時候,它的軸不是垂直的,而是有點傾斜,並且這個傾斜的方向在運行中大致不變……”

他讓傾斜的茶壺繞燈火慢慢轉圈,特意在不同位置停頓,展示壺身不同區域被燈光照射的角度、麵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變化。

“那麼,當運行到不同位置時,”他指著壺身一側,“這裡正對著燈光,光照集中強烈,不就像夏天嗎?”

轉到另一個角度,他指向壺身下端,“這裡斜對著燈光,光照微弱分散,不就像冬天嗎?而壺嘴一直指向或背離燈光的地方,不就是極晝極夜的現象嗎?南北半球季節相反,也可以這樣解釋!”

“這也不是我亂猜的。”範離把茶壺輕輕放回桌上,燈火依舊跳動。他的目光掃過震驚的眾人,“蘇學士引用的《堯典》中‘日中’、‘日永’、‘宵中’、‘日短’,恰恰記錄了不同季節太陽運行軌跡的變化,這和我剛才演示的‘因為大地傾斜運行導致陽光照射角度和時間長短不同’的道理,不但不衝突,反而吻合!隻是古代賢人可能沒有看到全貌,誤以為是天動而地靜。”

他停頓了一下,語氣認真而有力:“認識到我們其實也活在星辰之間,遵循著這些簡單而深刻的規律,難道不是對天道更深層的敬畏和探索嗎?”

“關於大地是個圓球,人站在上麵不掉,我寫過一本書叫《萬物至理》,書裡詳細討論了天體運行和大地的關係,還有很多其他事物的規律,今天我就不多說了。如果各位對裡麵的計算和推理有疑問,等這次辯論結束,可以隨時拿著書來找我討論。”

整個摘星樓鴉雀無聲,仿佛連燈火燃燒的聲音都聽得見。

範離就用一把茶壺、一盞油燈,竟然把宏大宇宙的運行規律演示得這麼清楚明白!

範尋早已激動得難以自製,他盯著茶壺和燈火,仿佛看到了宇宙的真相,印證以前所想,融會貫通,豁然開朗,他的聲音發顫,狀如瘋癲:“自轉!公轉!地軸傾斜!原來……這就是天象的奧秘!我的猜測果然沒有錯!我沒有錯!”他眼中現出狂熱的光,看著範離:“先生真是神人也!”說著,手指錦帛:“這道題,請先生解答。”

滿場嘩然的質疑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極度安靜卻充滿思想震撼的氣氛。所有目光都集中在範離身上,迫切等待他接下來的計算。

範離也不推辭,在紙上畫出南北兩城,“陽光從極遠的地方平行照過來。南城此時太陽正好在頭頂,所以影長是零。而北城,因為大地是圓弧,它頭頂的方向已經偏離了陽光方向,所以立表有影子。”

範尋指向北城的影長:“這一尺二寸五分的影子,是從十尺的表來的。根據這個,可以算出此時陽光照到北城表頂的光線與鉛垂線的夾角。”

“沒錯。”範離讚許地點頭,“這個角,就是北城相對於南城的地心夾角!可以理解為,南北兩城之間的大地弧線,所對應的圓心角,就是這個角。”

這話一出,樓裡不少精通數學的學者已經隱約抓住了關鍵,發出低低的驚歎。

範離繼續推演:“既然知道兩城南北相距八百裡,這個距離實際上是大地圓弧的弦長。”他稍作停頓。

範尋聲音急切:“如果兩地非常近,可以當做弧長。但八百裡不算短,需要考慮……”

範離微笑:“問得好。不過在這個尺度下,弦長和弧長相差非常小,可以暫時用八百裡的弧長來推算。已知這段弧長對應的地心角。那麼,整個圓周三百六十度所對應的弧長,也就是大地的周長,很容易便能算出來。”

他筆下的算式已經完成,清晰嚴謹,一步步深入,每一步計算都有依據,邏輯環環相扣,連南楚國幾位精通數學的老臣也忍不住點頭,手指在桌上悄悄跟著算,最後都露出驚駭的表情。

樓內一片寂靜,先前質疑的官員學者們都目瞪口呆,沉浸在這宏大的計算中。儘管“地圓”之說仍然讓人震驚,但範離的數學推導無懈可擊,完美解釋了影子長度的差異。很多數學家已經在心裡驗證了好幾遍,不得不承認他的邏輯嚴密,結果必然。

範尋呆呆地站著,怔怔地看著紙上的算式,又抬頭看向範離,眼中充滿了恍然大悟的狂喜和無比的敬佩。他再次深深鞠躬,語氣無比誠懇:“聽先生一席話,勝過讀十年書!我最近一直的困惑,今天終於明白了!請先生,教我!”

喜歡諸位嶽父彆打了,公主已經懷孕了請大家收藏:()諸位嶽父彆打了,公主已經懷孕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