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郡的初冬,寒意漸濃,卻絲毫無法冷卻這片土地上噴薄而出的建設熱情。
新規劃的城區如同巨大的棋盤,在嶺南的沃土上鋪展延伸。
水泥攪拌的轟鳴聲、鐵錘敲擊的叮當聲、號子聲、歡笑聲……交織成一曲生機勃勃的交響樂,響徹雲霄。
新一輪的基建狂潮,在葉淩雲的藍圖下,以驚人的速度席卷全郡!
水泥工坊的煙囪日夜噴吐著白煙,巨大的窯爐如同鋼鐵巨獸,吞噬著礦石與煤炭,吐出灰白色的粉末這是鋪設道路、澆築房屋的“龍骨”。
鋼鐵工坊內爐火熊熊,鐵水奔流,鍛錘轟鳴,精鋼農具、工具構件如同流水般產出。
紡織、製糖、玻璃、肥皂……各類基礎工坊紛紛搬遷擴建,規模遠超從前。
格物院研製的原始蒸汽機,經過沈夢溪等人不懈的改良,終於擺脫了“新奇玩具”的範疇,開始在一些大型工坊和水力設施中投入使用!
那“噗嗤噗嗤”的汽笛聲,如同新時代的號角,宣告著人力與畜力之外的第三種力量正在崛起!
煉煤技術隨之提升,為這些“鐵牛”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食糧”。
葉淩雲大力推行的“標準化”理念,在工坊區展現出驚人的威力!
統一的尺寸、規格、流程,讓複雜的工具、零件如同積木般可以互換、組合。
流水線作業初具雛形,生產效率成倍提升!
蒼梧郡的工匠們,從最初的茫然無措,到如今的得心應手,眼神中充滿了創造價值的自豪感。
這股建設洪流,席卷了蒼梧郡的每一個角落,也點燃了每一個人的心!
蒙學堂的孩子們放學後,不再追逐嬉鬨,而是自發地組成小隊,幫著搬運輕便的建材,清理道路碎石。
老人們拄著拐杖,顫巍巍地來到工地旁,為汗流浹背的工匠們遞上一碗熱水,或是默默地坐在一旁,用粗糙的手掌編織著加固土筐的草繩。
他們不要工錢,隻求能為這座正在崛起的新家園添一塊磚,加一片瓦!
新加入的葉家軍將士和他們的家眷,看著眼前熱火朝天、不分彼此的場景,心中的忐忑與隔閡迅速消融。
這裡沒有高高在上的官老爺,沒有冷漠疏離的本地人。
這種“官民一體”、“軍民一家”的氛圍,讓他們仿佛回到了禦金關,甚至……更加溫暖!
葉淩雲行走在繁忙的工地上,目光掃過一張張被汗水浸濕卻洋溢著希望的臉龐。
他特意走到那些新遷來的葉家軍老兵和家眷中間,與他們攀談。
聽著他們用樸實的語言,講述著葉家軍的過往,講述著祖父葉嘯天的點點滴滴。
“王爺,老秦王……那是真菩薩心腸啊!”
一位須發皆白、缺了一條胳膊的老兵,用僅存的手抹了把眼淚。
“那年北境大旱,顆粒無收,金狗又趁機犯邊。
是老王爺開倉放糧,硬是從牙縫裡省出軍糧,救活了俺們全村三百多口子!
俺這條命,是王爺給的!
俺兒子、孫子,都跟著王爺當兵!”
“俺爹是金人俘虜。”一個膚色黝黑、眼窩深邃的年輕士兵低聲道。
“被老王爺俘虜後,非但沒殺,還給了田地,讓俺娘嫁給了他。
老王爺說,‘放下刀,就是一家人!’俺爹常說,葉家軍……是俺們的家!”
“俺家那口子,在禦金關守城時沒了……”
一位抱著孩子的婦人聲音哽咽:
“可俺不怨!老王爺待俺們孤兒寡母如親人!
月月有撫恤!俺就想著,把孩子拉扯大,還讓他進葉家軍!
替他爹……守護王爺打下的江山!”
……
聽著這些質樸而深情的話語,葉淩雲的心被深深震撼。
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觸摸到葉家軍的靈魂!
這支軍隊的強大,絕不僅僅在於精良的裝備和嚴苛的訓練,更在於那份深入骨髓的信念與歸屬感!
是祖父葉嘯天,用他畢生的仁德、擔當與“讓百姓吃飽飯”的赤誠,
將一顆名為“希望”的種子,種在了每一個葉家軍將士和他們的後代心中!
這顆種子生根發芽,長成了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凝聚成了戰無不勝的軍魂!
葉家軍,早已超越了軍隊的範疇!
它是一個跨越血緣、地域、甚至種族的大家庭!
是無數被祖父庇護、被祖父點燃希望之火的人們,共同守護的精神家園!
祖父葉嘯天用一生踐行著“護國安民”的誓言,他死的那天,北境家家掛白綾,慟哭之聲震天動地!
禦金關的葉家軍,更是用幾代人的鮮血和生命,守護著大乾的北疆!
老兵的兒子接過父親的槍,犧牲將士的遺孀在後方默默支援……
這份傳承,這份犧牲,何其悲壯!何其厚重!
葉淩雲想起了那三千隨他北上、血灑大散關的蒼梧子弟!
他們中,有祖父留下的老部下,也有在嶺南新招募的熱血青年!
他們用生命踐行了“精忠報國”的誓言,卻連屍骨都難以歸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眼前這數十萬禦金關葉家軍,又有多少英魂埋骨他鄉?
他們的名字,不該被遺忘!他們的犧牲,必須被銘記!
一股難以言喻的悲愴與責任感,如同洶湧的潮水,瞬間淹沒了葉淩雲!
淚水,不受控製地湧出眼眶,滾落在他沾滿塵土的臉頰上。
他猛地轉過身,不讓旁人看到自己的失態,但肩膀的微微顫抖,卻泄露了內心的激蕩。
“英雄……紀念碑……”一個清晰而堅定的念頭,在他心中轟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