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航的穿越之謎、那輛滿載著未來知識的重卡、以及塵封的“天書”……這一切都讓葉淩雲心潮澎湃,也讓他對西方科技實力的評估,瞬間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當最初的震撼褪去,理智重新占據上風,他意識到,必須親眼看看這個時代的西方社會,看看這些知識究竟被消化,應用到了何種程度。
接下來的半個月,“破浪號”靜靜地停泊在泰晤士河畔,如同一頭蟄伏的鋼鐵巨獸,吸引著無數好奇、敬畏乃至貪婪的目光。
葉淩雲則化身成一位富有的東方商人,在查爾斯爵士的陪同下,深入倫敦的街頭巷尾,工坊市井,開始了細致的考察。
倫敦的脈搏,在葉淩雲的腳步下逐漸清晰。
這座“世界工廠”的心臟,跳動著工業革命特有的喧囂與活力。
寬闊的街道上,蒸汽公共汽車噴吐著滾滾黑煙,與裝飾華麗的貴族馬車、以及更多依靠人力的板車、手推車混雜在一起,形成一幅奇特的交通圖景。
空氣中彌漫著煤煙、機油、馬糞和泰晤士河特有的水腥味,刺鼻卻充滿力量感。
熊大和熊強兄弟倆,如同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對一切都感到新奇無比。
“大哥!你看那燈!不用火!自己亮!”
熊強指著路邊一根懸掛著玻璃罩子的鐵杆,裡麵散發出柔和而穩定的白光,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乖乖!這就是王爺說過的‘電燈’?”
熊大嘖嘖稱奇,“比咱的油燈亮堂多了!還不怕風!”
查爾斯爵士在一旁略帶得意地解釋:“這是煤氣燈,殿下。隻有富人區和主要街道才有。用的是地下管道輸送的煤氣,比油燈方便多了。
”他指了指遠處貴族宅邸窗戶裡透出的、更加明亮的光暈,“那些府邸裡,已經開始用上更先進的‘電燈’了,不過……造價高昂,還不穩定。”
葉淩雲默默觀察著。
煤氣燈普及,電燈初現端倪,這確實是工業革命中期的標誌。
但當他將目光投向普通市民的住所,看到的依舊是昏暗的煤油燈和蠟燭。
巨大的貧富差距,技術應用的不均衡,如同一條鴻溝,清晰地劃分著這座城市的階層。
他們參觀了查爾斯爵士能接觸到的幾家工廠,紡織廠、鋼鐵廠、機械加工廠。
巨大的蒸汽機轟鳴著,驅動著成排的紡織機飛速運轉。
高爐噴吐著烈焰,熔煉著赤紅的鐵水,巨大的水壓機鍛打著通紅的鋼錠,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
工人們穿著破舊的工作服,在高溫、噪音和粉塵中麻木地勞作,臉上刻滿了疲憊。
葉淩雲關注的不是表麵的宏大,而是細節。
“查爾斯爵士,這些車床的精度如何?”他指著一台正在加工齒輪的機床問道。
“哦,這是最新的‘滑台車床’,精度很高!能加工出非常精密的零件!”查爾斯爵士自豪地回答。
葉淩雲走近細看,微微搖頭。
精度確實比嶺南現有的高,但齒輪齧合處仍有肉眼可見的毛刺和微小的誤差。
這種精度,用於製造蒸汽機、紡織機或許足夠,但要製造更精密的儀器、更強大的內燃機核心部件……恐怕還差得遠。
在參觀一家為皇家海軍提供配件的造船廠時,葉淩雲的疑惑達到了頂點。
“查爾斯爵士,貴國的造船技術……似乎與貴國強大的工業基礎不太匹配?”
葉淩雲看著船塢裡正在建造的、依舊是木質龍骨為主、輔以部分鐵肋的巡洋艦,提出了疑問。
他清晰地記得,從李啟航留下的圖紙中,他看到了後世鋼鐵巨艦的雛形!
而以大不列顛展現出的鋼鐵冶煉和機械加工能力,理論上完全有能力建造比“破浪號”更大、更先進的鋼鐵戰艦!為何沒有?
查爾斯爵士臉上露出一絲尷尬和無奈:“殿下有所不知……這……這裡麵牽扯太多。
皇家海軍……他們習慣了風帆戰艦,習慣了木質船體的靈活。
鋼鐵戰艦?太重!太貴!而且……技術風險太大!
那些老頑固們認為,現有的木質鐵肋船足以稱霸海洋,何必冒險?再者……”
他壓低聲音,“這些年歐陸戰事不斷,軍費緊張,能維持現有艦隊規模已屬不易,哪有餘力去搞什麼……鋼鐵巨艦的革新?”
葉淩雲心中了然。
技術路徑依賴、保守勢力的阻撓、以及戰爭對資源的消耗,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造船技術的相對停滯。
這讓他心中稍安,嶺南在鋼鐵艦船領域,憑借“破浪號”的實踐,反而走在了前麵!
其實,葉淩雲不知道的是,李啟航這個人,也在有意無意中阻礙這種大型船艦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