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末的一個冬天,靠山屯來了一位六十多歲的盲人。他手裡拄著一根竹竿,肩上背著褡褳,帶著一個舊搪瓷缸子,乍一看像個要飯的。
那天下午,他摸索著來到村裡,在大隊部旁邊的井堰前空地上停下腳步。
隻見他不慌不忙地從褡褳裡取出一把胡琴,又拿出兩串呱嗒板,收拾停當後,先打了一陣呱嗒板,又拉了一段胡琴,邊拉邊唱了幾段戲。
唱罷,他對圍觀的村民說,晚上要在屯子裡說書唱戲,請大家多多捧場。
這時大家才明白,這位盲人大叔是位走村串鄉的民間藝人。
那個年代,農村幾乎看不到電視,不少地方還沒通電,有收音機的人家更是鳳毛麟角。
屯子裡的人一個月甚至更久才能看上一場露天電影,平日裡除了早晚聽縣裡的廣播,幾乎沒有什麼文化生活。
孩子們晚上在屯子裡瘋跑捉迷藏,冬天打出溜滑,夏天男孩滾鐵圈,女孩跳繩踢口袋——這就是全部娛樂。
大人們則聚在一起講那些流傳已久的"瞎話",雖然講過無數遍,但大家依然聽得津津有味。
突然來了個說書唱戲的,頓時成了屯子裡的大事。
吃完晚飯,男女老少陸續聚到盲人大叔落腳的路口,有的站著,有的搬來小板凳,圍成一圈。
大叔一會兒說書,一會兒拉胡琴,一會兒打呱嗒板,熱鬨非凡。
那胡琴聲時而激昂如駿馬奔馳,時而悠揚如溪水潺潺;時而明快如陽光普照,時而低沉如陰雲密布。雖說屯裡人不懂什麼藝術,卻都覺得格外動聽。
等人來得差不多了,盲人大叔做了自我介紹。
他說自己來自南方,自幼父母雙亡,跟著哥嫂生活。十幾歲時黃河發大水,農田被淹,家裡活不下去,隻好背井離鄉討飯為生。途中拜一位老盲人為師,學了說書唱戲的本事。
"各位父老鄉親,在下初來乍到,多有不足,還望包涵。就是討口飯吃,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大叔一邊說,一邊向眾人鞠躬致意,"鄙人眼睛看不見,無意與人爭氣,無心與人奪財,隻想借貴寶地落腳。承蒙各位賞碗粥、給口乾糧,讓我度日糊口,在此謝過了。"
這番誠懇的開場白打動了在場的人,特彆是上了年紀的,無不心生憐憫。
自我介紹後,大叔正式開書。年代久遠,具體內容已記不真切,隻記得那幾個晚上他提到過羅成、程咬金、武二郎等人物,還常說"人若行善,定能積德;人若作惡,必遭天譴"之類勸人向善的話。
頭一天晚上,盲人大叔住進生產隊大院一間存放草料的屋子。附近住戶你送一碗大碴子粥,他給一個饃饃、一塊鹹菜,解決了他的吃飯問題。
第二天,還有一戶好心人聽戲聽得感動,邀他到家中小住。
雖說靠說書唱戲謀生,但盲人大叔所得不過是一日幾碗粥、幾個乾糧。
有人問他還有什麼需要,他說若大家願意,可給點錢或糧食,並委托兩位熱心人三天後到各家收取玉米、小麥等,多少隨意,不給也不勉強。那時家家都不寬裕,多數人願意給糧食。
三天後的早飯時分,兩位幫忙的村民拿著布口袋和搪瓷缸挨家挨戶收糧。
小麥在當時是稀罕物,一家幾口全年也就分得幾百斤,很少有人舍得給,多數人家給半缸玉米,給一缸的已算大方。收下來統共不過幾十斤。
三子家離唱戲的地方不遠,可第一次收糧時那幾人卻沒上門。三子家人雖感納悶,卻想:"落下就落下吧,下次多給點補上。"
又過了三天,第二次收糧時,兩位熱心人帶著幾個半大孩子來到三子家,舉著缸子示意他家裝糧。三子媽正在廚房忙碌,聞聲讓三子去裝些玉米。
三子接過缸子走進倉房,從盛玉米的墩子裡狠狠舀了滿滿一缸。正當他要把玉米倒入布袋時,媽媽在院子裡喊他回來。
三子心想,肯定是媽媽嫌他舀得太多——彆人家大多給半缸,自己這一下太實誠了。他不好意思地端著缸子走到媽媽麵前,卻見媽媽接過缸子一言不發,轉身又進了倉房。
三子站在院子裡頗覺尷尬,幫忙收糧的人和孩子們也都麵麵相覷。不料媽媽很快端著缸子走出來,對拿布袋的人說:"用這個裝麥子的袋子吧。"
大家一看,缸裡裝的不是玉米,而是滿滿一缸小麥!
三子媽說道:"上次收糧把我家落下了,我們心裡記著呢。人不能昧良心,下回可彆再落了。大叔不容易,這次我們給點麥子,下回還給麥子。"說著便把一整缸小麥倒入布袋。
那時還是大集體,按工分分口糧。三子家勞動力少,工分不多,分到的小麥本來就沒多少,逢年過節或來客時才舍得吃白麵。
這次一下給出一缸小麥,雖說有點心疼,但三子打心底佩服媽媽的善舉。
這次收糧後,盲人大叔又唱了兩天戲。到了該第三次收糧的日子,屯裡人卻沒等到收糧的人。一打聽才知,盲人大叔已收拾行囊悄悄離開了。
聽說臨走前,他把兩次收來的上百斤玉米和十幾斤小麥折價賣給了彆人,最後兩天唱戲算是免費送給鄉親們的。
自那以後,盲人大叔再沒來過我們村。沒人知道他姓甚名誰,隻知他是從黃河南邊來的。幾十年過去了,人們提起他,仍會說"那個來屯裡唱戲的河南人,唱得真好,人品也好"。
如今回想起來,依然懷念那個年代。雖然經濟條件不好,但屯子裡民風淳樸,待人忠厚,凡事都講良心,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虧待他人。
像這位盲人大叔,雖然眼睛看不見,心裡卻明亮。他知道在一個屯子待久了會增加鄉親負擔,於是用最後兩場戲回報大家,悄然離去。
喜歡東北那些靈異事請大家收藏:()東北那些靈異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