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濟南,往西出了長清城區,繼續走大概二三十分鐘車程,遠處的平原儘頭會冒出兩座圓乎乎的山頭,穩穩當當擱在那兒,那就是雙乳山。
打眼看,這兩座山頭從山腰往上慢慢收窄,頂部圓滾滾的,線條軟和,像女人自然垂落的乳房,所以這山被稱作雙乳山,山根下挨著的村子,也就順理成章的叫了雙乳村。
要是你到了這兒,在村裡的小賣部買瓶水,順口問句“雙乳山咋走”,櫃台後嗑瓜子的大爺準會先停了手,眯著眼上下打量你:“你是來瞅新鮮的?還是看了《茅山後裔》尋過來的?”
十個人裡有八個都會這麼問你。
其實村裡上年紀的人大爺大媽們沒幾個人讀過這部小說。可“書裡寫了咱村石碑”的事,早被串門的街坊傳得家喻戶曉。
大爺們一提起這山,手裡的煙袋鍋子跟著話音揮的是抑揚頓挫,煙絲撒了半盒也不在意,隻顧著指著村西頭的,“書裡說的‘動山就招禍’,那可不是瞎編的!那塊碑就在老槐樹下,上麵的字現在還能看清呢。宣統年立的碑,老輩人傳下來的規矩,錯不了!”
大爺語氣篤定,像是生怕你聽了不當回事,末了還加一句:“可彆不當真,早年有人不聽勸動了山,可不是啥好下場。”
其實雙乳山除了外形特殊點,其他的看起來真的很普通。沒有懸崖峭壁,海拔剛過兩百米,山上長滿了半人高的柏樹,風一吹就沙沙響,山腳下的古道鋪著青石板,縫裡長著青苔,走上去能聽見鞋底蹭著石頭的聲響。要是下過雨,還得慢著點走,不然容易打滑。
雙乳村的百十戶人家就圍著山住,一到傍晚,家家戶戶的煙囪裡冒出白煙,安靜的像幅水墨畫。
可老人們總說這山“不簡單”——不是有啥神仙鬼怪,就是祖輩傳下來的幾句規矩,村前那口老井、村西頭那塊石碑,還有兩個兩百年前雲遊道士的約定,湊成了雙乳山獨有的“講究”。
就說《茅山後裔》裡提過的那塊碑,現在還好好立在村西頭的老槐樹下。石碑是青石做的,被風雨浸了百十年,碑身被浸得發烏,邊角還崩了幾塊,露出的青石茬。
湊近了看,石碑上的字雖有些模糊,卻還是能分辨清楚:“莊前舊有雙乳山一座,雖非出名大山,莊中賴以平安。凡接脈之處與莊內有關,相傳如有開動接脈之處,莊中即出不意之禍。是以屢次禁止多年,無人開動取石。”
落款是“大清宣統元年”,村裡的老人說,這碑不是平白無故立的,是跟著村前那口老井來的。而那口井,又藏著比碑更久的舊事,連石碑上“護山安村”的規矩,都和井的來曆纏在一塊兒。
至於山底下埋著的濟北王劉寬,就是這一切的“引子”。
外地人到雙乳村來,要麼是奔著山底下的漢墓,想看看諸侯王墓的樣子。要麼是聽了老輩的零碎傳言,來尋石碑和老井故事的。
村裡老人常坐在村口老槐樹下說:這山看著普通,底下可還藏著兩樁“牽連著”的舊事。一樁是埋在山肚子裡的濟北王,另一樁是村口的石碑和村前的老井。這兩樁事繞來繞去,都和“規矩”倆字沾邊,守著規矩,才能平安。”
先說說山底下的那位主兒。早年間村裡沒人知道,這看著普通的山肚子裡,竟藏著位“大人物”。隻知道山北坡的石頭“怪”,材質發硬,顏色發黑,不適合蓋房子,也不適合壘豬圈。所以村裡人砍柴、放羊,都繞著北坡走。
老輩人說那是“禁地”,誰去了就得倒黴,至於為什麼是禁地,老人們也說不出個具體緣由,“祖祖輩輩都這麼說,打漢朝就傳下來的規矩,照著做準沒錯。”有人猜是北坡出過野獸,有人說底下有深不見底的洞,可誰也沒真見過,久而久之,“北坡不能去”就成了村裡默認的理兒。
直到1995年春天,一個上午幾輛“省考古隊”的汽車開進了村,下來一群背著儀器、戴著手套的人,在山上轉了半個月。他們白天拿著小鏟子在土裡扒拉,晚上就在臨時搭的帳篷裡看圖紙。
最後,他們在北坡的一片柏樹林裡插了幾根紅旗子畫了個圈,跟村長說:“這底下有座西漢大墓,規格不低,可能是諸侯王級彆的。”
這一下村裡炸了鍋,年輕人天天往北坡跑,扒著警戒線看熱鬨,孩子們更是湊在一塊兒,編著“墓裡有金元寶”“有會動的兵馬俑”的瞎話。
老人們卻皺著眉,蹲在村口抽悶煙,看著北坡的方向歎氣說“這下怕是要驚動東西了”。
考古隊就這麼挖了大半年,從春挖到秋,終於在一個陰雨天打開了墓門。村裡人這才知道,底下埋的竟是濟北王劉寬,漢高祖劉邦的玄孫,實打實的皇室宗親。
後來有人翻了史書才知道,這劉寬不是個省油的燈。當了濟北王後,先是和父親的王後、姬妾私通。後來更膽大包天,在祠廟祭祀時偷偷詛咒漢武帝。漢武帝得知後勃然大怒,派大臣去問罪,劉寬知道自己躲不過了,就在王府拔劍自刎了,死後被葬在了這雙乳山下。
墓裡的陪葬不少,青銅器、玉器、漆器擺了一墓室。最稀罕的是一套青銅編鐘,掛在木架上,雖說鏽得厲害,鐘體上的紋路都模糊了,但十幾口鐘擺在一起,仍能看出當年的形製。經專家測評,是西漢保存最好、可使用的編鐘,還被譽為“西漢第一編鐘”。
考古隊的人說,這墓規格很高,是按照諸侯王的禮製修的,墓道用的是整塊的青石,每塊都有上千斤重,當年得靠多少人才能運進來,想想都覺得不容易。
村裡有個叫王建國的老人,當時已經六十多了,擠在人群裡看了半天,忽然拍著大腿說:“怪不得!怪不得!”
大夥兒圍過去問,他才說自己二十來歲的時候,去放羊的時候時常經過北坡。有一回在一片柏樹林裡,看見地上有個碗口大的洞口。他當時以為是野獾打的洞,還撿了塊石頭扔進去,聽著裡麵“嗡嗡”的回聲老長。
那時候沒當回事,現在他回頭一想,那八成是墓道塌了個小口,自己當年扔石頭,竟是扔到諸侯王的墓裡去了!這話一出口,周圍的人都笑了。
有人笑他“老王你當年膽兒真大,敢往王爺墓裡扔石頭”,王建國自己也笑,笑著笑著又覺得唏噓,說要是早知道,當年說啥也不敢往那窟窿裡扔東西。
喜歡中國靈異地標真實地點靈異故事集請大家收藏:()中國靈異地標真實地點靈異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