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赤坎河邊“水鬼傳說”的驚悚
在湛江赤坎河邊,一直流傳著一個神秘而恐怖的水鬼傳說,讓每一個在河邊長大的孩子都心生敬畏。
據說,很多年前,赤坎河還沒有現在這麼規整,河水時而湍急,時而幽深。有個叫阿強的年輕漁夫,每日都會撐著他的小船在河上捕魚。他水性極好,熟悉赤坎河的每一處水流和暗礁,在這片水域討生活多年,雖不算大富大貴,但也能勉強維持生計。
一天傍晚,阿強像往常一樣在河上收網,當他拉起最後一網時,感覺異常沉重,心中暗喜,以為是捕到了許多大魚。可當網露出水麵,他卻看到一個黑色的身影在網中掙紮。阿強嚇了一跳,湊近一看,竟是一個人形的生物,渾身濕漉漉的,皮膚泛著青黑色的光,眼睛大而空洞,手腳長著蹼,指甲尖銳如鉤——這分明就是傳說中的水鬼!
水鬼突然發出一陣淒厲的叫聲,猛地掙脫了漁網,向阿強撲來。阿強驚恐萬分,失足掉進了河裡。在水中,他感覺有一雙冰冷刺骨的手緊緊地抓住了他的腳踝,將他往河底拖去。阿強拚命掙紮,用儘全身力氣才掙脫了水鬼的糾纏,浮出水麵,拚了命地遊回岸邊。
從那以後,阿強就大病了一場,病好後也不敢再獨自去赤坎河捕魚了。然而,水鬼的傳說卻並沒有因此而停止。
村裡有幾個頑皮的孩子,對水鬼的傳說半信半疑,尤其是阿福,他生性大膽,總想著要去揭開這個傳說的真相。一天午後,阿福瞞著大人,約了幾個小夥伴來到河邊。他們在河邊嬉笑打鬨,阿福還時不時地用竹竿去攪動河水,嘴裡喊著:“水鬼水鬼,你出來呀!”
就在這時,平靜的河麵突然泛起一陣漣漪,一個黑影從水底迅速遊向他們。小夥伴們嚇得尖叫起來,紛紛往岸上跑,隻有阿福愣在了原地。那水鬼一下子從水中竄出,雙手抓住阿福的肩膀,將他往河裡拖。阿福驚恐地看著水鬼那猙獰的麵孔,聞到一股腐臭的氣息,拚命地掙紮著。
其他小夥伴們跑回村裡求救,等大人們趕到河邊時,隻看到阿福的一隻鞋子漂浮在水麵上,人卻不見了蹤影。阿福的父母悲痛欲絕,村民們也都感到無比惋惜和恐懼。
從那以後,赤坎河邊就更加陰森恐怖了。夜晚,河邊常常傳來奇怪的聲響,像是水鬼的哭聲,又像是阿福的呼喊聲。人們都告誡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靠近赤坎河,否則就會被水鬼抓走。
隨著時間的推移,赤坎河進行了整治,河岸築起了堅固的堤壩,河邊也安裝了路燈,水鬼的傳說也漸漸被人們淡忘。但偶爾在月圓之夜,一些路過河邊的人還是會隱隱約約看到河麵上有一個黑色的身影一閃而過,讓人不禁想起那個曾經讓人毛骨悚然的水鬼傳說,不知道在這看似平靜的河水之下,是否真的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和恐懼。
4.、湖光岩“詭異墳塚”的寒意
湛江這片充滿熱帶風情的土地上,隱匿著一處神秘而迷人的所在——湖光岩。它宛如一顆遺世明珠,靜臥於雷州半島之上,距離霞山區僅15公裡,交通雖說不上極其便利,但也阻擋不了那些心懷探索欲的人們奔赴而來。
回溯到1999年,一個看似平常的夏日,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何均發來到湖光岩,欲用鏡頭捕捉湖光山色之美。當他登上望海樓,俯瞰平靜湖麵準備按下快門時,一個巨大黑影突兀地闖入鏡頭。那黑影在湖中緩緩遊動,身形狹長,預估體長竟達七米有餘,像極了傳說中的龍魚,卻又比常見魚類大出數倍。何先生震驚之餘,迅速定格下這不可思議的畫麵,這張照片隨後在當地引發軒然大波。
其實,何先生並非唯一目擊者。當地一些居民,尤其是常在湖中遊泳的人,也多次聲稱見到過水怪身影。他們描述,那水怪常於清晨或傍晚時分現身,有時是水麵下若隱若現的龐大身軀,偶爾還會激起大片水花,動靜極大。有漁民曾在夜間行船時,瞧見一團巨大的黑色物體快速遊過,帶起的水波差點掀翻小船,嚇得他趕忙回岸,此後許久都不敢再獨自出湖。
水怪傳聞愈演愈烈,引得專家紛至遝來。有魚類專家推測,這或許是體型巨大的中華鱘或白鱘,畢竟湖中有豐富藻類與浮遊生物,能提供充足食物來源。但質疑聲也隨之而來,湖光岩作為封閉式內湖,與外界水係隔絕,大型鱘魚如何進入?還有學者提出,可能是湖中大型藻類聚集,在光線折射、湖水波動下,形成類似水怪遊動的視覺錯覺,可這又難以解釋目擊者看到的清晰輪廓與遊動姿態。種種猜測,都未能徹底揭開湖光岩水怪的神秘麵紗,它依舊潛藏在幽深湖底,成為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謎團,吸引著更多勇敢者前來探尋真相。
在湖光岩的東南岸,靜靜矗立著一座有著900多年曆史的古刹——楞嚴寺。它依湖而建,承載著歲月的滄桑與無數神秘傳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傳說早在隋朝,這裡叫“靈惠侯祠”,北宋末靖康年間,遂溪雷陽僧人孫琮結茅習禪於此,取名“白雲禪庵”。元代至大年間,孫裕等塑佛像三尊供奉,後經明、清等朝代多次重修、改建,才成如今模樣。它為二進小四合院式布局,後進大雄寶殿依懸崖峭壁間天然岩洞營建,約40平方米,岩頂巨岩覆蓋,殿內供釋迦、藥師、彌陀佛和十八羅漢。前進韋馱殿,三間廂房封閉式,磚木結構,中廳供彌勒佛、韋馱。寺周岩湖掩映,景色絕美。
有遊客分享過這樣一段經曆:一次遊玩時,他見慣了景區的熱鬨處,便想去探尋那些少有人至的角落。聽聞楞嚴寺後有個洞穴,名為無儘洞,一般人不許進入,他的好奇心頓起。當靠近洞穴,一股莫名寒意襲來,仿佛有雙眼睛在黑暗中窺視。他壯著膽子向裡張望,卻隻瞧見深不見底的黑暗,隱隱還有似有若無的風聲,像是低沉的呢喃,又似久遠的歎息,嚇得他匆忙離開。
還有人在寺廟附近的山上漫步,行至密林深處,發現一座廢棄的涼亭。本想登高望遠,賞賞湖光山色,可剛踏入涼亭,就覺陰森之氣環繞。抬眼間,竟看到亭柱上似有暗紅色痕跡,在斑駁光影下仿若血跡。再仔細瞧,周圍樹木枝葉繁茂,卻毫無生機之感,樹葉低垂,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不願提及的過往。待要離開時,竟迷了路,慌亂間,仿若有隱隱約約的誦經聲傳來,引導他找到了下山的路,回首望去,那涼亭已隱沒在綠植之中,仿若從未出現過,徒留他滿心的驚悸。
5東海島“黑木神”的邪異
東海島,這片充滿神秘色彩的土地,流傳著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黑木神”傳說。在雷州半島素有祭“三婆”神的傳統,而東海島的“黑木神”,其真身據說是一塊黑色木頭雕刻的神像,在當地也被稱作“三婆仔”。
相傳,曾經有個居住在海邊的人,在出海時偶然從海上撈回一塊漂浮了近千年的黑色木頭。那木頭質地堅硬,紋理奇特,散發著一股神秘的氣息。他心生敬畏,便請來村裡最好的雕刻匠,將黑木精心雕琢成神像,置於自家門後,長年虔誠供奉。說來也巧,此後他每次出海,都能風平浪靜,魚蝦滿倉,滿載而歸。村裡其他人見狀,紛紛豔羨不已,也跟著效仿,久而久之,“黑木神”成了家家戶戶長年供奉的家神。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於“黑木神”的傳言卻愈發邪異。有人說,這“黑木神”是海中亡魂的怨氣所化,是一尊邪神,不僅需要為它建陰廟,更要在家中日日祭拜,絲毫懈怠不得。它的要求極為苛刻,凡事都要“為之先”。家中每頓飯食,必須先在桌上給“黑木神”擺上一份,讓其“先食”;甚至村中男子娶妻之時,還有個驚悚的習俗,需將妻子與床頭的黑木神神像先睡一晚,次日新郎才能入洞房,否則必將招來黴運。
曾有一位外地來的年輕小夥,與東海島的一位姑娘相戀。春節期間,小夥懷著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跟隨姑娘回村拜見家長。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其樂融融,可小夥不經意間抬眼,瞥見門後有個冒著輕煙的鼎,上麵插著幾根剛燒完的香,心中頓生疑惑。趁大家不注意,他起身推開香鼎,這一看,嚇得他臉色慘白,渾身冷汗直冒——門後供奉著一尊黑黝黝的木雕神像,那神像的眼睛仿佛直勾勾地盯著他,透著一股寒意。
就在這時,屋內的氣氛也瞬間變得詭異起來,姑娘和她母親不知為何突然大吵起來,姑娘又氣又急,哭著拉著小夥就往門外跑。待跑到東南碼頭附近,詭異的事情接踵而至,小夥每往前走一步,就感覺身後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拉扯他的衣服,可回頭望去,卻空無一人。姑娘嚇得花容失色,對著空氣大罵:“你彆跟來,再跟來,回去我打死你!”小夥滿心恐懼,拚命朝著碼頭奔去,仿佛有一雙雙看不見的眼睛在黑暗中注視著他們。
此後,“好男無娶東海娘”的說法不脛而走,周邊地區的人對東海島更是多了幾分忌憚。儘管在現代人看來,這些傳說充滿迷信色彩,可在過去,它們卻像陰霾一般,籠罩著東海島。這背後,既有海島相對落後、交通不便,外人因不了解而產生的誤解;也有曆史上海島民風彪悍,海盜文化盛行,與周邊地區產生地域衝突,進而引發的文化偏見。但無論如何,“黑木神”的傳說已然成為東海島神秘文化的一部分,流傳至今,讓人在聽聞時,仍不禁脊背發涼。
喜歡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請大家收藏:()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