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時期的平昌縣元山鎮共和村,有一處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柳州城堡。這裡居住著李姓長房,幾十戶人家在這裡安居樂業,過著寧靜祥和的生活。城堡四周環山,山上樹木鬱鬱蔥蔥,每當山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似是大自然演奏的輕柔樂章。城堡裡的房屋錯落有致,多為木質結構,古樸的氣息撲麵而來,訴說著歲月的故事。一條蜿蜒的小路從城堡中穿過,仿佛一條絲帶,將各個房屋串聯起來,也通向了那口神秘的水井。這口水井位於雲台山下傍岩處,是整個村子的生命之源,村民們的日常用水都依賴於此。
每天下午,女人們會結伴前往水井挑水,這原本是再平常不過的場景。然而,太陽落山後,這裡卻成了恐懼的源頭。一天傍晚,一位年輕的女子像往常一樣前往水井挑水。天色漸暗,餘暉灑在地麵上,拉出長長的影子。當她走近水井時,眼角的餘光瞥見一個模糊的身影。她心中一驚,定睛看去,隻見水井邊站著一個長發女人。那女人背對著她,一頭烏黑的長發如瀑布般垂落,幾乎要拖到地上。女子隻覺頭皮發麻,手中的水桶險些掉落。她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了幾步,想要看個清楚,可就在這時,一陣陰風吹過,那長發女人竟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隻留下空蕩蕩的井邊和驚魂未定的她。
一開始,她以為是自己看花眼了,或是光線造成的錯覺。可當她回到村子,將這件事告訴其他人時,卻發現不止她一個人有過這樣的經曆。另一位婦人也戰戰兢兢地說:“我前幾天去挑水,也看到了那個長發女人,當時嚇得我轉身就跑。”隨著看到的人越來越多,水井邊有鬼的消息迅速在族裡傳開。恐懼的陰霾如同烏雲一般,籠罩了整個村子。一到下午,婦女們都不敢獨自去井裡擔水,要麼由男人代勞,要麼幾個人結伴而行,手中還緊緊握著棍棒,仿佛這樣就能給自己一些安全感。族裡的小孩子更是被嚇得不輕,下午不敢靠近水井,晚上也不敢踏出家門半步,一到天黑就早早鑽進被窩,用被子蒙住頭,生怕“鬼”會找上門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於水井邊長發女鬼的目擊事件越來越多,恐懼的情緒也在族裡不斷蔓延,就像野火一般,燒遍了每一個角落。原本寧靜的柳州城堡,如今一到下午就彌漫著緊張的氣氛。婦女們擔水時,總是小心翼翼,眼睛不時地看向四周,生怕那長發女鬼會突然出現。孩子們也被嚇得魂不守舍,晚上睡覺時常被噩夢驚醒,夢中那長發女人的身影如鬼魅般揮之不去。
族裡的長者們看著人心惶惶的族人,心中十分憂慮。他們深知,這樣下去,整個族裡都會陷入混亂。於是,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者聚在了一起,商議對策。議事廳裡,氣氛凝重,燭火搖曳,映照著長者們嚴肅的麵容。一位長者皺著眉頭,緩緩說道:“這水井邊的怪事越來越多,咱們不能再坐視不管了,得想個辦法鎮住這邪祟。”另一位長者點頭表示讚同:“是啊,我看這事兒不簡單,怕是衝撞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咱們得請個法力高強的人來看看。”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必須請個法師來鎮邪。可是,到哪裡去請呢?請什麼樣的人才行呢?正當大家犯愁時,一位見多識廣的長者提議道:“聽聞西安終南山有許多有道行的道士,咱們不妨派人去那裡請一位來。”這個提議得到了眾人的認可。於是,族裡立刻挑選了幾個年輕力壯、辦事可靠的人,讓他們前往西安終南山請道士。
這幾個年輕人肩負著全族的期望,踏上了漫長的旅程。他們翻山越嶺,風餐露宿,曆經半個月的長途跋涉,終於來到了西安終南山。在山中,他們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一位據說法力高強的道士。當他們說明來意後,道士被他們的誠意所打動,決定隨他們前往柳州城堡。眾人喜出望外,立刻帶著道士返回村子。
道士來到柳州城堡後,李姓族人以最高的禮節招待他。隻見這道士身著道袍,頭戴道冠,長須飄飄,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接下來的半個月,他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會獨自一人在雲台山上上下下。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雲台山時,道士已經在山中漫步,他時而駐足凝視遠方的山巒,時而蹲下身來仔細觀察腳下的土地。傍晚,夕陽的餘暉將他的身影拉得長長的,他穿梭在山林間,手中的羅盤不時轉動,發出輕微的聲響。
他的行為神秘莫測,時而閉目沉思,口中念念有詞,仿佛在與某種神秘力量交流。他的眼神專注而深邃,似乎能看穿這山川的奧秘。手中的羅盤指針不停轉動,指向不同的方位,他則根據指針的方向,判斷著風水的吉凶。有時候,他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很久,用手中的桃木劍在地上比劃著,像是在繪製某種神秘的符號。村民們遠遠地看著他,心中充滿了敬畏和好奇,卻又不敢輕易靠近打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終於,在經過長時間的勘察和思考後,道士有了結論。他將族裡的長者們召集在一起,神色莊重地說:“經過我多日的查看,這水井邊的邪祟乃是一女鬼作祟。此女鬼怨念極深,故而在此地徘徊不去。要想鎮住她,需在水井上麵的半岩上刻上一個‘魁’字。”長者們聽後,麵露疑惑之色,紛紛詢問其中的緣由。
道士解釋道:“魁星神金身青麵、赤發環眼、頭上兩角、麵目猙獰,其恐怖形象足以震懾女鬼。同時,這個‘魁’字還蘊含著‘魁星點鬥’之意。魁星乃是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在儒士學子心目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刻上此字,不僅可以鎮邪,還能保佑李姓族人在學業、仕途上能夠取得成功。”長者們聽了道士的解釋,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他們對道士的話深信不疑,決定立刻按照道士的吩咐去做。
族人不敢有絲毫耽擱,趕忙找來技藝精湛的工匠。工匠們帶著工具,來到水井上麵的半岩處,開始了刻字的工作。他們小心翼翼地在岩石上勾勒出“魁”字的輪廓,然後一錘一鑿,認真地雕琢著。每一下敲擊,都仿佛是在向那未知的神秘力量宣告著勝利。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一個大大的“魁”字逐漸呈現在半岩之上。那字跡剛勁有力,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
神奇的是,自從刻上“魁”字後,井邊再也沒有出現過長發女人的身影。曾經被恐懼籠罩的柳州城堡,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生活。婦女們又能像往常一樣,在下午安心地前往水井挑水,孩子們也重新在村子裡嬉笑玩耍,不再擔驚受怕。
而更令人稱奇的是,在之後的歲月裡,李姓族人中還真的衍生出了不少名人鄉賢。李龍澤,自幼便對易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日夜鑽研,廢寢忘食。長大後,他精通易經,能夠根據易經中的道理,為人們解答疑惑,指點迷津。同時,他還擅長書法,其作品筆鋒剛健,字體飄逸,在當地頗有名氣。許多人都以能得到他的一幅字為榮。
李春遠則是一位熱血男兒,他心懷壯誌,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於是,他毅然棄筆投戎,踏上了保家衛國的征程。在戰場上,他奮勇殺敵,毫不畏懼。麵對敵人的炮火,他衝鋒在前,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的英勇事跡,傳遍了整個村子,成為了族人的驕傲。
這些名人鄉賢的出現,讓族人們更加堅信,是那“魁”字發揮了作用。它不僅鎮住了邪祟,還帶來了好運和福氣,保佑著李姓族人在各個領域都能取得成功。
喜歡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請大家收藏:()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