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西峰小崆峒法會_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 > 第845章 西峰小崆峒法會

第845章 西峰小崆峒法會(1 / 1)

清代某年初春,董誌塬中部塬畔的小崆峒山已浸在祈福的暖意裡。自打明末清初興起廟會,這座不算巍峨的山,便成了隴東百姓心中的聖地——不必攀險峰,隻需踏著塬上的黃土石階往上走,就能聽見山間隱約的梵音,聞見提前備好的香燭氣息,仿佛連風都裹著祈福的虔誠。

這年的祈福法會格外隆重,周邊州縣的善男信女早早往山上趕,石階旁的小攤支起了糖畫、油糕,孩童攥著大人的衣角,眼睛卻盯著攤主手中翻飛的糖絲。最引人期待的,是寧縣和鎮原的兩位麵塑藝人——法會要靠他們捏的“麵鬼”驅邪納福,這是傳了多年的規矩。

寧縣的王師傅是頭回上山,他肩扛著半袋麵粉,腰上彆著把磨得發亮的木刮刀,走到臨時搭的棚子前,先掏出煙袋鍋子,“吧嗒吧嗒”抽了兩口。煙圈剛散,他抓起粗瓷茶壺猛灌一口,抹了把嘴便挽起袖子:“麵粉都拿來,彆耽誤了時辰!”幫手遞過三大袋麵粉,他竟單手拎起,一股腦倒進半人高的瓦盆裡,又舀了幾瓢溫水,雙手插進麵粉中,“嘿”地一聲發力。麵團在他掌下翻湧,筋骨似的筋道漸漸顯出來,不過半個時辰,一個足有水桶大的麵團就立在案上,泛著溫潤的白。

王師傅眯眼打量片刻,抄起木刮刀,“唰”地一下切下一大塊麵團。他不打底稿,手指翻飛間,麵團先捏出丈高的輪廓,再用刮刀刻出鬼王的眉骨——兩道眉峰斜斜上挑,像兩把出鞘的刀;接著按出眼窩,嵌上兩顆黑炭做的眼珠,猛地一按,眼珠便“瞪”了起來;最後捏出獠牙,每一顆都帶著鋒利的弧度,連嘴角的紋路都刻得力道十足。待他把鬼王立在棚外的木架上,風一吹,鬼王的衣角麵團捏的)似在飄動,圍觀的人倒吸一口涼氣:“這鬼王,怕是真能鎮住邪祟!”

棚子另一頭,鎮原的李師傅正坐在小馬紮上,麵前擺著十幾個小巧的瓷碗,每個碗裡都盛著一小塊分好的麵粉。他性子靜,接過麵粉後便沒怎麼說話,隻把袖子挽到小臂,露出細瘦卻有力的手。他先取一塊麵粉,在掌心揉成圓團,指尖輕輕一捏,圓團就成了小鬼的腦袋;再用竹針挑出眼窩,捏出長舌——那舌頭從嘴角垂下來,竟能垂到小鬼的腰間,舌尖還微微卷曲,像是剛從嘴裡吐出來一般。

他捏的小鬼都不大,最大的也不過半尺高,卻個個有模樣:雞腳鬼的骨頭根根分明,皮膚皺巴巴的,仿佛一捏就能擠出水分;血糊鬼的身上塗了點朱砂調的紅,順著“傷口”往下流,看著就滲人;無頭鬼手裡的頭顱,連頭發絲都用竹針刻得清清楚楚。捏到黑白無常時,他特意在無常的帽子上捏出“天下太平”“一見生財”的小字,雖小,卻一筆一劃不含糊。待七十二個小鬼擺滿木盤,陽光灑在上麵,竟讓人覺得那些小鬼下一秒就要動起來。

法會當日,香煙裹著梵音飄滿山間,王師傅的鬼王立在法壇正中,李師傅的七十二小鬼圍著鬼王擺了一圈。善男信女們擁過來,裡三層外三層地看,有人指著鬼王歎“真大”,又指著小鬼讚“真像”。一個老漢咂著煙袋笑:“寧縣人捏的鬼大,鎮原人捏的鬼小,倒都有本事!”

這話本是隨口一說,卻像長了腳似的,順著董誌塬的風傳了開去。後來每年法會,都有人提起這話,漸漸成了俗語。再後來,人們才品出這話裡的意思:寧縣人的“鬼大”,是豪爽裡的“大智”,做事不糾結,拿得起放得下;鎮原人的“鬼小”,是細膩裡的“巧思”,凡事都想得周全,做得精致。

就像那年初春的法會,鬼王的氣勢與小鬼的精巧,裹在香煙裡,藏在梵音中,成了慶陽土地上的一段佳話。往後的年月裡,不管是寧縣人還是鎮原人,再提起小崆峒的麵塑,都會笑著說:“不是鬼有大小,是咱隴東人的性子,都揉在麵團裡了!”

喜歡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請大家收藏:()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從炮灰到主角,我在三千世界補位 無限合成:從遊戲艙到真實戰場 異界淩亂 熵乳我在修真界當宇宙奶媽 迷霧紀元生存錄 三角洲戰神我的技能能提現 妾本驚才 新手法醫的破案之旅 三歲奶娃七十二變,帶飛六零全家 華強北之日與夜與笑與淚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