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站在主控台前,全息投影在眼底泛著幽藍的光。數據流滑過屏幕,他盯著其中一串數值看了很久,直到伊莎貝拉的聲音從背後傳來。
“能源塔穩了。”她說,“他們那套轉換器比我們原來的快四倍不止。提煉速度能提三成。”
烈風靠在牆邊,眉頭沒鬆:“快是好事,可命門也捏在他們手裡。”
“不是命門,是合作。”星耀沒回頭,“現在要做的,是把這盤棋走順。至於控製——”他頓了半拍,指節在台麵上輕輕敲了一下,“還在我們這兒。”
星耀深知烈風的擔憂不無道理,於是在後續談判中,他著重強調了技術共享的界限和己方對核心技術的把控,同時提出了一係列對等交換條件。
協議簽得慢,談了七輪才定下來。赫爾薩拿外圍區域的研究權,換技術支援;星耀守著核心地帶,研究成果共享,關鍵資料必須雙審。
簽約後,赫爾薩的人立刻動手改裝設備。他們的機械臂精度高得離譜,納米級建造機器人像一群細小的銀蟻,在礦道裡來回穿梭。能量護盾一層層展開,像是給整個礦區罩上了看不見的殼。
但新舊係統咬合不嚴,第一批采礦機剛啟動就報錯。一個工程師把操作板摔在桌上,接口處冒了煙:“標準完全不對,硬接會炸。”
星耀當場抽調人手,組了個聯合小組。三天後,效率翻了兩倍。他站在調度室裡看著數據跳動,嘴角扯出個不算笑的弧度。
工地那邊也提速了。穹頂結構在藍光護罩下一天天往上爬,像塊慢慢凝固的液態金屬。伊莎貝拉指著遠處一座塔說:“物流和防禦都能兼顧。”
烈風仰頭望著那些交錯的鋼架,忽然輕聲說了句:“這才幾天……”
“變,才是活路。”星耀應了一句,轉身往工地深處走去。
為了讓居民信服,星耀親自下了社區。淨水廠換了新過濾係統,醫療中心裝了自動診斷儀,連學校的窗戶都換了隔音玻璃。
起初有人不信,怕外麵插一腳進來,日子就不一樣了。但熱水能洗澡、孩子能在安靜教室上課,這些實在的東西慢慢壓住了疑心。
一位老人握著他的手,掌心粗糙得像砂紙:“你是個肯擔事的人。”
星耀沒接話,隻是點了點頭。
一切剛上軌,夜裡卻出了岔子。他在辦公室看一份探測報告,突然警報響起。
“西區工地有異常波動!”通訊員急吼吼地喊,“頻率跟上次封印觸發時差不多!”
他抓起腰帶就往外衝。
現場已經封鎖,赫爾薩的技術員圍著一台掃描儀忙活。伊莎貝拉盯著屏幕,臉色發白:“這不是自然現象……更像信號。”
烈風握緊槍,眼神掃向四周:“誰在喚醒什麼東西?”
星耀蹲下身,指尖觸到地麵殘留的能量痕跡。冷,陌生,卻又有點熟。
“這片星域……還藏著不少東西。”他說完,抬頭望向夜空。
一道黑影掠過,快得幾乎看不見。烈風立刻開火,幾束激光劃破黑暗,隻打中空氣。
星耀的眼神瞬間變得冷峻,手指無意識地按在了腰間的武器上。
“是時候做個了斷了。”
第二天清晨,會議室裡彌漫著咖啡與機油混合的味道。星耀把昨晚的情況講了一遍,聲音低沉而穩定。
“這隻是開始。”他說,“加快進度,彆等彆人先動手。”
赫爾薩代表坐在對麵,手指輕輕敲著桌麵:“我們也發現了異常。建議加強監控,允許我們深入遺跡探測。”
星耀沉默片刻,點頭:“可以,但在我眼皮底下。”
會議結束,他一個人走出指揮中心。晨光灑在能源塔上,反射出柔和的藍。
“也許,這才是真正的開頭。”他低聲說。
通訊器響了。
“將軍。”伊莎貝拉的聲音從耳機裡傳來,“我們在地下三千米發現了一塊刻有符號的金屬板,看起來像啟動裝置。”
星耀眼神一動:“送上來,我要看。”
話音未落,一陣狂風卷起塵土,吹動他肩上的披風。遠處,一艘漆黑的飛船緩緩駛入軌道,無聲無息。
喜歡星耀逆天銀河錄請大家收藏:()星耀逆天銀河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