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站在艦橋正中央,雙手撐在全息投影台上,眼睛死死盯著影界來信的副本。艦橋上還留存著前夜行動後的熱度,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味道。
“幽影”計劃已經啟動,情報部門爭分奪秒尋找神秘信件的源頭。他自己呢,也下令三天後去影界核心區,要親自和這個神秘派彆接觸。不過,做最終決定前,他急需一個確切答案——信裡說的技術,能不能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
“伊莎貝拉。”星耀沒回頭,聲音打破了艦橋的安靜,“科研團隊有結果沒?”
“報告剛送來。”伊莎貝拉快步走到他身邊,遞上一塊加密數據板,“他們通宵分析,現在能開會了。”
星亮點點頭,轉身往會議室走。他腳步穩當當的,可眼神裡藏著一絲焦慮。他知道,聯盟內部反對聲越來越大,外部威脅也沒減少。要是技術評估結果不好,他的決策都會被敵人抓住把柄。
會議室裡,五個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坐好了。他們來自能量工程、量子通信還有生物神經接口等領域,都是銀河係頂尖的研究者。星耀一進會議室,所有人都看向他。
“情況我知道了。”星耀坐下後直接問,“那份技術資料評估得咋樣?”
一位年長的女學者先開口:“資料我們初步分析了,涉及一種叫‘維度共振’的新型武器係統。原理上,能調整空間頻率,讓敵方艦隊能量護盾失效,還會造成連鎖結構崩解。”
“能直接破壞對方核心防禦?”星耀眉毛一抬。
“理論上可以。”另一個男學者接著說,“但這技術還在理論模型階段。要更多實驗數據,才能確定穩定性。而且……”他頓了頓,語氣有點沉重,“這技術失控的話,可能引發大規模空間塌陷,影響範圍超出戰場。”
“也就是說,它是把雙刃劍。”伊莎貝拉輕聲說。
“沒錯。”年長女學者點點頭,“掌握控製方法,就是劃時代的軍事突破。貿然用,後果嚴重。”
星耀沉默一會兒,手指輕輕敲著桌麵。他感覺會議室氣氛更凝重了。科學家沒給明確答案,但他明白這技術潛力大,風險也大。
“短時間能完成測試不?”他問。
“拿到完整資料,再有足夠資源,模擬實驗大概要三個月。”一個年輕工程師回答,“前提是數據得可靠。”
“關鍵看影界會不會交出完整技術。”伊莎貝拉看著星耀,“你覺得他們會真心合作?”
星耀沒馬上回答,走到窗邊。窗外,曙光號在星雲裡穿梭,紫色和藍色光暈交織在一起很美。可他沒心思看。
“真想合作,就不會隻寄信試探。”他小聲說,“但他們主動聯係我,說明他們也知道局勢變糟了。說不定,他們也在找盟友。”
“你是說,他們在利用你?”伊莎貝拉眉頭皺起來。
“不過是互相利用罷了。”星耀轉過身,眼神堅定,“現在不是考慮他們可不可信,而是我們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會議室沉默了一陣。大家都清楚,這不光是技術評估,更是高風險的戰略抉擇。
“我會繼續推進‘幽影’計劃。”星耀看看大家,“我也會親自去影界,看看他們想乾啥。”
“可你剛說,那裡的技術有不可控風險。”年長女學者忍不住提醒他。
“正因為有風險,才要我去。”星耀嘴角微微上揚,“我都掌控不了,就讓它永遠封存。”
會議結束,星耀回辦公室。他調出聯盟最新戰略圖譜,上麵標滿了各勢力動向。反對派行動比想象中快,幾個中立星域開始動搖。
“看來,我得加快行動了。”他小聲嘀咕。
通訊器突然響了,打斷他的思考。
“大人,南部邊境有異常信號。”傳令官聲音緊張,“目標特征像摩羅殘部,但能量波動……不一樣。”
星耀心裡一緊,趕緊調出信號源分析界麵。果然,能量波動和已知艦隊都不同,倒和影界信裡的技術有點關係。
“馬上派偵察隊,遠遠監控。”他果斷下令,“彆輕舉妄動。”
“是!”
通訊斷了後,星耀盯著屏幕上的信號點,有種預感:這場博弈,不隻是人類間的戰爭了。
“真正的敵人是誰?”他嘟囔著信裡的話,眼中閃過一絲冷意。
與此同時,影界一個隱秘基地,黑暗中傳來低沉的聲音:
“他來了。”
喜歡星耀逆天銀河錄請大家收藏:()星耀逆天銀河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