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站在控製台前,盯著那道低頻信號的殘餘波形。赫爾墨斯環帶方向的探測器仍在接收斷續的信息流,但那些符號般的圖形已經不再變化,仿佛在等待某種回應。
“他們一直在等我們準備好了。”這句話在他腦海中反複回響,像是一個無聲的召喚,又像是一場即將拉開序幕的挑戰。
“將軍,各節點的情報彙總完畢。”一名參謀快步走來,將一份數據板遞到他麵前,“關於那艘飛行器的分析結果,以及坐標點周圍的空間結構模型。”
星耀接過數據板,快速瀏覽著內容。飛行器的核心裝置仍然無法完全解讀,但其中的能量波動模式與銀河係已知的任何文明都不同。它不屬於任何一個現有勢力,甚至不像是單純的技術產物——更像是一種生物與機械融合的造物。
“這不隻是信標。”伊莎貝拉的聲音從通訊終端傳來,“它可能是某種……引導係統。”
“引導?”烈風皺眉,“引導什麼?”
“未知。”她的語氣冷靜而堅定,“但我們必須弄清楚它的真正用途。”
星耀沉思片刻,抬頭看向眾人:“我需要一支偵察隊,前往那個未被標記的虛空區域,收集更多情報。”
會議室內陷入短暫沉默。
“將軍,”雷歐艦隊指揮官艾倫率先開口,“那片區域距離最近的恒星係超過三百光年,而且沒有任何已知航道經過那裡。如果對方有意設伏,我們的偵察隊可能會有去無回。”
“我知道。”星耀目光堅定,“但如果不去,我們就永遠隻能被動應對他們的試探。現在是時候主動出擊了。”
“我帶隊。”烈風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
“不行。”星耀搖頭,“你不能冒險。你是我的副將,也是整個聯盟的戰力核心。這次行動需要的是精銳小隊,而不是統帥級彆的存在。”
烈風還想說什麼,卻被星耀用眼神製止。
“我會親自挑選合適的人選。”星耀轉身對通訊官下令,“召集最優秀的飛行員、戰術分析師和語言學家,組建一支五人偵察隊。”
幾個小時後,偵察隊名單出爐。
隊長:雷恩·卡特,曾參與多次邊境突襲任務,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副駕駛:莉婭·索恩,精通隱形航行技術,曾在敵後執行過多次潛入任務。
戰術分析師:馬可·維蘭,擅長破解敵方防禦體係,尤其熟悉外星科技。
語言學家:諾亞·林,精通多種古文明語係,具備極強的符號解讀能力。
工程師:塔克·費爾南德斯,負責設備維護與現場技術支持。
“你們的任務不是戰鬥。”星耀在出發前親自為他們送行,“而是觀察、記錄、帶回儘可能多的信息。”
雷恩點頭:“明白。”
星耀拍了拍他的肩膀:“記住,一旦發現異常,立刻撤離。我們不能失去你們。”
飛船緩緩升空,消失在夜色之中。
與此同時,赫爾墨斯議會發來的申請名單也擺在星耀桌上。他掃了一眼,嘴角微微揚起:“讓他們來吧。”
窗外,培訓中心燈火通明,學員們正在緊張訓練。而在遙遠的虛空深處,某種未知的存在,正悄然蘇醒。
偵察隊的隱形戰艦穿越躍遷通道,進入目標區域。這片星域比想象中更加荒涼,連最基本的星際塵埃都稀薄得近乎透明,仿佛這裡從未被宇宙的力量觸及。
“能量讀數穩定。”莉婭低聲報告,“沒有檢測到大規模活動跡象。”
“保持靜默。”雷恩緊盯著導航界麵,“我們繼續接近。”
戰艦緩慢靠近那片坐標點,周圍的星空卻開始出現奇異的變化。原本漆黑的背景中,隱約浮現出一道微弱的光弧,仿佛某種無形的屏障,在虛空中勾勒出邊界。
“這是……空間扭曲?”馬可皺眉,“還是某種防禦機製?”
“不排除這個可能。”諾亞迅速調出掃描數據,“但它的頻率很穩定,更像是某種長期存在的自然現象。”
“小心前進。”雷恩下令。
就在戰艦即將穿越那道光弧時,警報驟然響起!
“敵方巡邏艦!”莉婭驚呼。
三艘造型奇特的飛行器從虛空中浮現,它們的外形如同液態金屬般不斷變換,表麵閃爍著不明符文。探測雷達幾乎無法鎖定它們的位置,隻能通過能量波動判斷其大致軌跡。
“規避動作!”雷恩果斷下令。
莉婭迅速調整航向,戰艦猛然轉向,借助附近的小行星帶作為掩護,成功避開了第一波探測波。
“他們沒發現我們。”她鬆了口氣,“但他們的巡邏範圍比預想中更大。”
“我們得繞遠路。”馬可分析道,“否則遲早會被發現。”
雷恩點頭:“那就繞。”
戰艦沿著小行星帶邊緣緩慢移動,避開巡邏艦的航線,最終抵達目標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