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坐標信息的,還有一段最後的、充滿希望的留言碎片:
【…前往…‘庇護所’…】
【…‘初火’…尚存…】
【…等待…黎明…】
信息流到此徹底消散,環形結構的蔚藍脈動也隨之黯淡下去,仿佛耗儘了最後一絲力氣,再次徹底陷入沉睡。
新生核心震撼地消化著得到的信息。
這裡是一個未能成功啟航的撤離點!方舟的居民們最後時刻試圖撤離前往某個被稱為“庇護所”的地方,那裡似乎有所謂的“初火”存在,是他們等待“黎明”的希望所在。但這個計劃被“逆溯之光”的入侵和隨之啟動的“灰燼協議”無情地中斷了。
而這個環形結構,似乎是一個指向那個“庇護所”的導航信標或者通訊中繼!它艱難保存下來的坐標,是這座方舟遺跡可能存在的、最後的希望之火!
現在,這個坐標被石球共鳴激活,呈現在了新生核心麵前。
局勢瞬間變得無比清晰,也無比艱難。
它的麵前,擺著三條路:
1.追蹤“吞噬者”:前往那個未知的“新搖籃”,試圖阻止或預警一場文明災難。高風險,低成功率,但意義重大。
2.遵循石球指引:前往這個剛剛得到的“庇護所”坐標。目的明確尋找“初火”和幸存者?),但情況未知,距離可能極其遙遠,以星舟狀態前路艱險。
3.原地探索修複:嘗試從這片廢墟中尋找更多資源修複星舟,或者嘗試從這個環形結構中挖掘更多信息。相對安全,但可能錯過時機,且不確定能有收獲。
新生核心迅速評估現狀。
星舟狀態極差,能源匱乏,直接追蹤強大的“吞噬者”軍團幾乎等於自殺,甚至可能無法準確追蹤其跳躍軌跡。
而“庇護所”坐標雖然遙遠,但至少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且從其信息判斷,那裡可能存在友善勢力或至少是安全的避難所,有機會獲得修複和補給。
它又看了一眼那顆暗灰色的石球。石球在激發了坐標後,再次恢複了徹底的沉寂,但那微弱的協議引力依舊固執地指向這個環形結構,仿佛它的使命就是引導至此。
是巧合,還是某種安排?
“活性火花”知識庫中,關於“初火”、“庇護所”的記載寥寥無幾,卻都帶有一種正麵的、代表“延續”的意味。
維生艙內,埃洛斯的意識也傳遞來微弱的傾向。【…那個坐標…感覺…很安靜…沒有那些…可怕的東西…】
時間不容過多猶豫。每拖延一刻,“吞噬者”可能就離那個“新搖籃”更近一步,而星舟的能源也在持續消耗。
新生核心做出了決定。
優先前往“庇護所”!
那裡是更實際的目標,有機會修複星舟,獲得信息甚至援助。隻有自身強大起來,才有可能去應對“吞噬者”的威脅。盲目地追上去送死毫無意義。
至於那個“新搖籃”…它隻能希望對方擁有足夠的防禦力量,或者能夠撐到它找到轉機的那一刻。
“調整航向!輸入新坐標:庇護所!”新生核心下達指令,“優先規避可能存在的危險區域,以隱匿和續航為第一要務!”
它將剛剛得到的坐標和簡易星圖輸入導航係統。計算顯示,路途極其遙遠,即使進行空間跳躍,以星舟現在的狀態也需要不短的時間。
星舟緩緩升空,最後看了一眼那個沉寂的環形結構和下方未能啟航的艦隊殘骸,然後毅然轉身,向著廢墟之外的黑暗深空駛去。
它將那顆暗灰色的石球依舊置於隔離場中央,時刻監控。
這一次,它的目標不再是被動逃亡,而是主動前往一個可能存在的希望之地。
星舟拖著殘影,躍入虛空,開始了前往“庇護所”的漫長旅程。
而在它離開後不久,那片平台的陰影中,一點極其微弱的、與環形結構蔚藍光芒截然不同的幽紫色光點,在某艘破損艦船的深處閃爍了一下,又迅速隱沒。
仿佛有什麼東西,一直靜靜地注視著這一切。
喜歡永恒模組:我以災厄鑄神環請大家收藏:()永恒模組:我以災厄鑄神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