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奧數經典》像是用另一種語言寫成的天書,攤開在林晚照麵前,散發著冰冷而拒人千裡的氣息。昨晚那道數論入門題,她掙紮到深夜,嘗試了各種她能想到的方法,最終得到的依舊是一個錯誤的答案,和一堆被塗畫得麵目全非的草稿紙。那種思維方式上的巨大鴻溝,像一堵無形卻堅不可摧的高牆,矗立在她麵前,讓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識到,學霸的世界,與她之前所理解的努力刷題、掌握知識點,完全是兩個維度。
挫敗感如同冰冷的潮水,在夜深人靜時幾乎要將她淹沒。她開始懷疑自己報名參賽的決定是否太過衝動和不自量力。那隻剛剛因為月考和獨立完成任務而昂起的頭顱,在麵對這堵“思維之牆”時,又下意識地想要縮回去。
【檢測到宿主遭遇高階思維壁壘,產生深度挫敗感。觸發限時挑戰任務:“破壁者”。要求:在48小時內,初步理解並掌握至少三種核心競賽思維模式如反證法、構造法、極端原理),並成功獨立解出三道對應的入門級競賽題。獎勵:積分+200,“思維穿透”被動,小幅提升對複雜問題核心的洞察力),競賽專項訓練模塊提前開放初級)。失敗懲罰:自信心受損,後續競賽學習效率降低。】
係統的任務如同嚴苛的教官,給出了明確到近乎殘酷的目標和時間限製。48小時,三種思維模式,三道題。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思維穿透”和提前開放訓練模塊的獎勵,又像黑暗中誘人的燈塔,讓她無法拒絕。
“接受!”林晚照咬著牙,在腦海中回應。她沒有退路。
第二天在學校,她整個人都處於一種魂不守舍的狀態。課間不再休息,而是抱著那本《奧數經典》和沈倦給的真題,眉頭緊鎖,試圖強行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連周曉芸跟她說話,她都反應慢了半拍。
放學時,沈倦如約等在她的課桌旁。他隻看了一眼她眼底淡淡的青黑和眉宇間揮之不去的困頓,就了然於心。
“遇到牆了?”他一邊自然地接過她手裡沉重的資料,一邊語氣平淡地問。
林晚照抬起頭,有些驚訝於他的一針見血,隨即又化為一種無奈的沮喪,輕輕“嗯”了一聲,聲音裡帶著自己都沒察覺的委屈:“感覺……完全找不到門路。和平時做題的思維,好像不一樣。”
“本來就不一樣。”沈倦和她並肩走出教學樓,傍晚的風帶著涼意,吹動他額前的碎發,“競賽考察的不是知識點的堆砌,是思維的能力。就像給你木頭和工具,平常考試是讓你做把椅子,競賽是讓你設計一座橋。”
他的比喻簡單卻精準,瞬間讓林晚照對那種模糊的“不一樣”有了更具體的認知。是創造,而非複製。
“那……該怎麼學設計橋?”她忍不住追問,語氣帶著急切。
沈倦側頭看了她一眼,夕陽的金光落在他深邃的眼底,像是碎了的金子。“急不來。先看懂彆人是怎麼設計的,拆解他們的思路。”他頓了頓,“今晚圖書館,我帶你拆幾道題。”
圖書館,老位置,氣氛卻與以往不同。林晚照不再是埋頭苦算,而是像個小學生一樣,拿著筆和本子,專注地聽著沈倦的“拆解課”。
他沒有直接講題,而是選了一道典型的反證法例題。
“先彆想怎麼做,”他手指點著題目,“讀題,然後告訴我,它想讓你證明什麼?如果從正麵直接證明,你覺得最大的困難在哪裡?”
他的聲音低沉而清晰,引導著她一步步去分析題目的內核。當他闡述反證法的精妙——如何假設結論不成立,從而推導出矛盾時,林晚照仿佛看到了一束光,照進了那片混沌的思維迷霧。
“所以……不是直接去攻破它,而是繞到後麵,找到它邏輯上的死穴?”她眼睛微微發亮,感覺自己觸摸到了什麼。
“可以這麼理解。”沈倦看著她豁然開朗的表情,眼底似乎閃過一絲幾不可查的笑意。他靠得更近了些,在草稿紙上畫下一個簡單的邏輯鏈,他的手臂不經意地貼著她的,溫熱的體溫透過薄薄的校服傳來,讓她心跳漏了一拍,注意力卻因為這種親密的靠近而更加集中。
“再看這裡,”他的筆尖移到下一道題,是關於構造法的,“它要求你找到一個滿足條件的例子。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試……試著帶數字進去?”林晚照不確定地說。
“那是笨辦法,而且往往試不出來。”沈倦否定了她,但語氣並不嚴厲,“想想條件之間的約束關係,嘗試從結構上去構建,而不是盲目枚舉。”
他引導著她,像是一個耐心的向導,帶領她在陌生的思維迷宮裡摸索前行。他的講解不再是灌輸,而是點燃她自己去思考的火種。偶爾,當她提出一個雖然錯誤卻頗有想象力的思路時,他也不會立刻否定,而是會指出其中合理的部分,再引導她發現漏洞。
這種被尊重、被引導的感覺,讓她備受鼓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回到家,已經快晚上十點。母親李慧茹竟然還沒睡,在客廳裡一邊織毛衣一邊等她。
“媽,你怎麼還沒睡?”
“等你回來,鍋裡熱著銀耳羹,快去喝了。”母親放下手裡的活計,看著她疲憊卻帶著異樣光彩的臉,柔聲問,“是不是學習壓力太大了?競賽那個,要是太辛苦,咱們就不參加了,身體最重要。”
若是以前,林晚照或許會猶豫。但此刻,她腦海裡回響著沈倦拆解題目的聲音,感受著那種突破思維壁壘後隱隱的興奮,她搖了搖頭,語氣堅定:“媽,我不怕辛苦。就是覺得……挺有意思的,像在解謎。”
李慧茹看著女兒眼中重新燃起的、比之前更深沉更明亮的光芒,那是找到了真正挑戰並樂在其中的神采,她欣慰地笑了:“好,你覺得有意思就行。快去喝羹,然後早點休息。”
一碗溫潤清甜的銀耳羹下肚,仿佛也滋潤了她有些乾涸的精力。父母的包容與支持,永遠是她最溫暖的充電站。
深夜,林晚照再次攤開草稿紙。她沒有急著做題,而是閉上眼睛,回想沈倦拆解那幾道題目的全過程,回味那種“繞到問題背後”的思維快感。
【“記憶宮殿”構建中……正在模擬反證法邏輯推演……】
【“思維穿透”被動效果初步顯現……】
一種奇異的感覺湧現,那些抽象的符號和邏輯關係,在她意識的“宮殿”裡似乎變得更具象、更清晰了。她嘗試著用剛剛理解的“極端原理”去攻擊一道關於整數性質的題目,這一次,她沒有陷入複雜的計算,而是思考“最極端”的情況會是什麼……
當時鐘指向淩晨一點時,她終於,獨立地,用一種全新的思路,解出了第一道真正的競賽入門題!
雖然過程還很稚嫩,雖然步驟可能不夠簡潔,但答案是正確的!思路是清晰的!
一股遠比解開普通難題更強烈的、近乎狂喜的成就感,瞬間席卷了她!她真的,靠自己,推開了一絲那堵“思維之牆”的縫隙!
【限時挑戰任務“破壁者”進度:33。成功掌握反證法核心思想,並獨立解出對應題目。獎勵積分部分發放:+70。】
她興奮地幾乎要跳起來,第一個念頭就是想告訴沈倦!她拿起手機,找到那個熟悉的號碼,編輯好消息:“我解出來了!用極端原理!”
手指在發送鍵上懸停片刻,她又慢慢刪掉了。
不能打擾他休息。而且……她想要在明天的圖書館,親口告訴他,看著他的眼睛,分享這份突破的喜悅。
她抱著這份隱秘的、滾燙的興奮感爬上床,感覺連夢境都變得輕盈起來。
然而,第二天中午,一個意外的消息如同冷水般潑來。
周曉芸偷偷告訴她,孫薇不知道從哪裡知道了林晚照報名競賽的消息,在彆的班散播言論,嘲諷她“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靠關係拿到報名資格”,甚至暗示她和沈倦之間有什麼“交易”,才讓她能“蹭”競賽的邊。
剛剛破開一絲縫隙的明亮世界,仿佛瞬間又被陰霾籠罩。
林晚照握著筆的手緊了緊,指甲掐進掌心。
她不怕挑戰知識的高牆,但她厭惡這種如影隨形、無所不用其極的惡意。
這道來自現實、充滿惡意的“牆”,她又該如何去破?
喜歡重返十八歲:我的學神之路請大家收藏:()重返十八歲:我的學神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