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秦明牽製,顏良全力攻向李逵。李逵拚死抵擋,仍被震飛了兵器。他驚恐萬分,丟下武器就跑,還不忘喊秦明一起撤退。
見局勢不利,秦明智地選擇撤退。顏良和文醜也見好就收,沒有繼續追擊。
眼見二人铩羽而歸,張燕的麵色陰鬱得近乎發黑。早在李逵出手之際,他便看出這看似凶悍的黑大漢武藝,絕非自己敵手,更不可能是顏良的對手。此刻見李逵竟能全身而退,張燕心中滿是不甘——這黑廝未能死在顏良刀下,實在可惜。不過他還是強壓怒火,畢竟那使狼牙棒的秦明確有幾分真本事,不好輕易招惹。
"鳴金收兵!"
今日鬥將連折四陣,黑山軍士氣低迷,已然不利攻城。張燕行事素來果決,當即下令撤軍。
......
暮色漸沉,寒風刺骨。黑山軍後撤十裡安營,中軍大帳居於正中,其餘頭領按勢力大小如眾星拱月般環繞四周。宋江不過是個小頭目,麾下僅兩千餘人,營寨隻得紮在偏僻角落。此刻他那亮著燈火的軍帳裡,四人圍爐而坐。火光映照下,連素來粗豪的李逵也垂首不語——今日慘敗於顏良之手,對他打擊頗深。
"加亮,此番討伐袁紹,你有何高見?"長久沉默後,宋江看向手執羽扇的吳用。
吳用輕搖羽扇,似要驅散腦中混沌:"兄長,張燕雖擁八萬之眾,終究是烏合之眾。各部頭領各懷鬼胎,反觀袁紹四世三公,冀州世家莫不俯首,麾下猛將謀士如雲,張燕豈是對手?"
他頓了頓,歎道:"世家大族方是勝負關鍵。冀州世家盤根錯節,豈是民生凋敝的並州可比?這片土地的主宰永遠是世家,豈會容賊寇登堂入室?"
宋江攥緊拳頭,黝黑麵龐滿是不甘:"我等落草為寇,皆是拜這些世家所賜!終有一日......"話未說完,想到自己不過兩千兵卒,頓覺渾身力氣如潮水退去,頹然跌坐。
吳用挪了挪跪得發麻的雙腿,溫聲勸道:"兄長不必氣餒。當務之急是壯大實力,否則萬事皆空。"
見吳用胸有成竹的模樣,宋江眼中迸發出希望:"加亮有何妙計,速速道來!"
吳用輕搖羽扇,慢聲道:"張燕敗局已定,此地不宜久留。為保全實力,我們須儘快脫身。至於如何讓張燕放大哥離去,我有個主意......"
拂曉時分,張燕升帳議事。中軍帳內各寨頭領濟濟一堂,黑壓壓坐了一片。
張燕環視眾人,揚聲道:"鄴城近在咫尺,諸位可有破敵良策?"
帳中頓時響起細碎的議論聲,卻遲遲無人應答。坐在末席的宋江眼中閃過一絲譏誚,起身抱拳道:"屬下愚見,倒有個計較。"
張燕眼前一亮:"快說來聽聽!"
宋江行至帳中,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下,將吳用所授之計娓娓道來:"鄴城城高池深,袁紹精兵儘聚於此。與其強攻,不如轉戰他處。我黑山軍百萬之眾,何不派奇兵突襲中山?待聚攏當地人馬,便可揮師南下,席卷冀州。"
這番話鞭辟入裡,張燕第一次認真打量這個相貌的小頭領,喜得拍案叫絕:"妙計!宋兄弟果然是智謀之士!"
見張燕喜形於色,宋江趁機單膝跪地:"屬下願領本部人馬前往中山,為主公開疆拓土。"
張燕親手攙起宋江,拍著他肩頭道:"此計既出自你手,自然由你執行。莫要辜負本帥期望。"
張燕之所以應允宋江,自有其盤算。一來宋江勢單力薄,不足為慮;二來他得到密報,袁崇煥正率袁紹鐵騎駐守渤海郡。中山國與渤海相距不遠,若遇危機,袁崇煥必不會袖手旁觀。有了宋江在前牽製,自己麾下三千鐵騎便可高枕無憂。二人各懷心思,究竟鹿死誰手,且看天意如何。
"大事成矣!"
宋江麵上不露聲色,心中早已掀起驚濤駭浪。他暗自讚歎吳用謀略深遠:憑借自己的手腕、吳用的智謀,再加上李逵秦明的勇武,中山國十餘支黑山軍遲早儘入囊中。屆時兵強馬壯,無論是向朝廷討要招安條件,還是割據一方都遊刃有餘。想到這裡,宋江隻覺得宏圖霸業近在咫尺。
商議妥當後,宋江辭彆張燕,率兩千兵馬沿並冀邊界悄然向中山國進發。他們打著張燕旗號,在太行餘脈間收編各路山賊,經吳用巧舌如簧的遊說,竟將隊伍擴充至八千人,且儘是精兵強將。
這日行軍至中山國界,忽見道旁山峰蒼翠欲滴,清風徐來,花香沁人心脾,令人倦意全消。宋江一時興起,下令安營紮寨,帶著吳用三人信步登山賞景。
正當四人談古論今之際,百餘山賊突然攔住去路。為首兩條大漢喝道:"識相的留下買路錢!"李逵聞言大笑,雙斧一振:"瞎了眼的撮鳥,敢劫到爺爺頭上!"其中持刀大漢怒不可遏,揮刀便砍。李逵閃身避過,左手斧架住兵刃,右手斧挾風雷之勢劈下。那大漢慌忙低頭,斧刃擦著頭皮掠過,驚得他魂飛魄散,急呼:"裴賢弟速來相助!"
激戰正酣之際,目睹同伴陷入險境的另一名壯漢急忙揮舞大刀趕來相助。不料剛邁出幾步,一柄狼牙棒便迎麵襲來——正是秦明出手阻攔。那漢子倉促橫槍格擋,隻聽"鐺"的巨響,精鐵打造的長槍竟被硬生生砸成彎弓。他怔怔盯著變形的兵器,一時竟忘了動作。
"兩位好漢且慢動手!"宋江見二人勇猛過人,當即高聲喝止,"在下黑山軍統領宋公明,途經貴寶地多有冒犯。"
"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及時雨?"二人急忙收勢,將信將疑地打量著這位黑矮漢子。
見他們識得自己名號,宋江心中暗喜,麵上卻愈發莊重:"正是宋某。"
"裴元紹、杜遠拜見宋統領!"兩名壯漢扔了兵器納頭便拜,激動道:"早聞宋公明義薄雲天,今日得見三生有幸!若蒙不棄,願效犬馬之勞!"
喜歡三國:開局係統送趙雲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係統送趙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