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不由瞥了眼秦牧,暗想還真被他說中了。
“蒯先生不在南岸輔佐劉琮,幫著孫策與我為敵,怎麼反倒來我這兒了?”
劉備不動聲色地問道。
蒯越長歎一聲,麵露無奈:
“景升公去世時,我就明白劉州牧才是天命所歸的荊州之主。”
“奈何景升公臨終囑托,要我務必輔佐二公子繼任。”
“我感念知遇之恩,隻得繼續扶持劉琮。”
“誰知他毫無骨氣,竟厚顏投靠孫策,還想借孫策之力奪回荊州。”
“我屢次苦勸無果,如今終於醒悟,特來向劉州牧請罪。”
“望劉州牧寬宏大量,給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說到動情處,蒯越已是淚流滿麵,伏地叩首。
秦牧見狀,微微一笑。
朱治的慷慨陳詞猶在耳邊回響,轉眼間蒯越又聲淚俱下地跪在了殿前。周瑜的眼光確實毒辣,選派來的都是能拿金像獎的好手。
望著伏地請罪的蒯越,劉備的眉頭擰成了結。放在從前那個濫施仁義的自己,怕早就被這番聲情並茂的表演騙得團團轉。但經過秦牧這個既是臣子又是老師的點撥,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輕易信人的莽夫。
雖然對蒯越的說辭半信半疑,劉備想起秦牧的再三囑咐,眼珠稍稍一轉,臉上立刻堆出誇張的喜色。「異度!你總算想通了!」他快步上前攙扶,「太好了!我盼這一天盼了多久!」
見到劉備毫無戒備的模樣,蒯越緊繃的肩膀微不可察地鬆了鬆,唇邊掠過一絲冷笑。當晚營帳內觥籌交錯,賓主儘歡。
「聽說曹操正在猛攻宛城。」酒過三巡,蒯越故作憂色,「若南陽失守,襄陽可就危在旦夕了。主公為何不儘快與周瑜決戰?」
劉備長歎一聲:「我何嘗不想速戰速決?但水軍隻有萬餘,新募的北方士卒連站船頭都吐得七葷八素,怎麼和江東水師較量?」
蒯越假意沉思,忽然撫掌道:「屬下倒有個主意,能讓北方兒郎立刻適應江戰!」
這番話像塊磁石,瞬間吸住了劉備的注意力。「願聞其詳!」他身體不由自主地前傾,眼中的期待做不得假——畢竟這個難題確實困擾他多時。
劉備當即興奮地追問詳細。
蒯越執起竹筷,在酒盞間從容比劃:
"無論是鬥艦還是樓船,單艘航行總難免顛簸搖晃。"
"若能以鐵索將三艘、五艘乃至八艘戰船首尾相連,甲板鋪上厚木,便成"鐵索連舟"。"
"縱使浪濤洶湧,這連環戰船亦穩若陸地。"
"士卒不僅可免除眩暈之苦,更能在船陣上策馬馳騁,如履平地。"
"憑此優勢,何愁不能擊潰江東水師?"
蒯越從容道出謀劃,眼底沉著勝券在握的暗芒。
"鐵索連舟?"
劉備猛然想起秦牧此前提及周瑜尚未施展的計策,驟然轉身望向軍師。
——竟連對方詐降獻計的具體內容都精準預見!
此刻秦牧在劉備心中的形象愈發高深莫測。
察覺到主公震驚的目光,秦牧適時輕歎:"蒯異度此計確屬神來之筆。"
劉備恍然回神,腦海中已浮現出壯闊景象:
巍峨如城的連環艦陣碾過江麵,北地騎兵在平穩的甲板上縱橫馳騁,箭雨籠罩潰散的江東戰船......
他突然醒悟——無論蒯越是否詐降,這鐵索連舟確是扭轉戰局的奇策。
劉備拍案驚歎:"軍師此計甚妙!鐵索連船確實能彌補我軍不善水戰的弱點。異度先生,你為我解決了一大難題!"
蒯越嘴角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隨即惶恐拱手:"此計若能助主公擊退江東軍,也算是卑職將功補過了。"
趁著蒯越低頭之際,劉備與秦牧交換了一個眼神。秦牧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示意繼續這場戲碼。
劉備立即起身,親自扶起蒯越:"往事不必再提。既然先生誠心歸順,我自當信任。讓我們攜手共破周瑜!"
這番表態看似完全接納了蒯越的歸降。蒯越如釋重負,再次慷慨陳詞表忠心。劉備吩咐陳到妥善安置蒯越後,立即向秦牧詢問:"軍師以為,蒯越是否真在詐降?"
劉備雖已施霸術,但本性仍以王道為主,講究以德服人。蒯越精湛的表演和獻上的妙計確實讓他有所動搖,不過仍謹慎地尋求秦牧的意見。
秦牧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借機考校起自己的學生:"孔明怎麼看?蒯越歸降有幾成可信?"
諸葛亮從容答道:"其所謂大義之言不足為信。但江陵陷落後,蒯氏族人多為主公所獲,蒯越為保家族棄劉琮而降,倒也說得通。至於鐵索連舟之策,確能解我軍不慣水戰之憂。"
諸葛亮隱約感到異樣,卻未能立即識破其中玄機。這位臥龍雖敏銳察覺到鐵索連舟暗藏陰謀,終究棋差一著。
"周瑜竟精心挑選降將,果真煞費苦心。"秦牧嘴角泛起冷笑。劉備急問:"子璟認為蒯越與朱治皆是詐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是。"秦牧斬釘截鐵道,"此乃周瑜授意,專為獻上鐵索連舟之計。"
劉備麵露困惑。他雖信任秦牧,卻不解周瑜此舉用意——這分明在助己方解決水戰難題。
諸葛亮率先醒悟:"師父,此計莫非暗藏殺機?"劉備反複思索,仍不解其害。
秦牧直指要害:"戰船相連易而分離難。若遇火攻,我軍如何及時分散?"此言如驚雷炸響,二人頓時豁然開朗。
“這一計當真陰險至極,多虧軍師看破,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老劉猛然驚醒,額頭滲出冷汗,臉上布滿後怕之色。
諸葛亮也瞬間明悟,拱手歎服道:
“我雖察覺連環船有蹊蹺,卻始終未能參透關鍵。”
“若非先生點撥,亮至今仍蒙在鼓裡。”
“先生神機妙算,學生實在難以企及,還需多加學習。”
秦牧淡然一笑,從容道:
“主公既然周瑜已出最後一招,我們便陪他將戲演完。”
“請主公即刻下令,命人鑄造鐵鏈,連接戰船。”
劉備聞言怔住——明知連環船是陷阱,為何還要自投羅網?
雖不解深意,但他深知秦牧必有謀劃,當即不再多問,依言傳令。
數百鐵匠連夜趕工,江岸上錘聲震天,鐵鎖連環之勢漸成。
……
五日後,南岸江東水寨。
周瑜負手立於江邊,寒眸穿過江霧,將北岸巨艦儘收眼底。
十餘艘鐵索相連的樓船如水上城郭,赫然矗立江麵。
黃蓋甩開拐杖激動道:“蒯越詐降已成!劉備果真中計鎖船了!”
周瑜嘴角掠過冷笑,眉間儘是勝券在握的睥睨。
老將黃蓋單膝跪地,抱拳豪聲道:
“待敵軍儘數連船,末將願為先鋒,必叫劉備檣櫓灰飛煙滅!”
江風獵獵,老將戰袍翻飛,眼中已是熊熊烈焰。
周瑜輕抬手臂,神色平靜地說道:
"老將軍不必著急,一切準備就緒,隻差東風助陣。"
"待東風起時,再行火攻更為穩妥。"
東風?